自古以来,推拿医师或针灸医师在运用穴位治疗疾病时,多因师承与体验心得而各有不同心法,有人主张“一穴走遍天下”,也有人认为应多穴并用才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作者则认为“两穴并用”最合乎实用原则,而且除了针刺之外,还可利用敲打、按压或按摩而达到缓解与应急效用,一举多得;融会贯通之后更可运用自如,达到轻松认穴、祛病强身的目的。
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认穴,准确行事,吴建勋编著了这本《两穴合用效如神(超值版)》,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帮助。
| 书名 | 两穴合用效如神(超值版)/小穴位大智慧丛书 |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推拿医师或针灸医师在运用穴位治疗疾病时,多因师承与体验心得而各有不同心法,有人主张“一穴走遍天下”,也有人认为应多穴并用才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作者则认为“两穴并用”最合乎实用原则,而且除了针刺之外,还可利用敲打、按压或按摩而达到缓解与应急效用,一举多得;融会贯通之后更可运用自如,达到轻松认穴、祛病强身的目的。 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认穴,准确行事,吴建勋编著了这本《两穴合用效如神(超值版)》,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帮助。 目录 第1章 穴位怎么取、怎么用 穴位怎么取 1.简便取穴法 2.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3.描述穴位时要用到的方位术语 4.骨度分寸折量法 5.寻找阿是穴 简单实用的徒手按摩方法 1.按摩小窍门 2.这些情况不能按摩 3.常用的徒手按摩方法 第2章 经典有效的配穴方法 十二经脉原络穴配穴法 1.肺经疾病:取太渊与偏历 2.大肠经疾病:取合谷与列缺 3.胃经疾病:取冲阳与公孙 4.脾经疾病:取太白与丰隆 5.心经疾病:取神门与支正 6.小肠经疾病:取腕骨与通里 7.膀胱经疾病:取京骨与大钟 8.肾经疾病:取太溪与飞扬 9.心包经疾病:取大陵与外关 10.三焦经疾病:取阳池与内关 11.胆经疾病:取丘墟与蠡沟 12.肝经疾病:取太冲与光明 八脉交会穴配穴法 1.公孙与内关合用:治胃、心、胸疾病 2.足临泣与外关合用:治眼、耳、脸颊、颈、肩疾病 3.后溪与申脉合用:治眼、耳、颈、肩、小肠与膀胱疾病 4.列缺与照海合用:治肺、咽喉、胸膈疾病 第3章 两穴合用治百病 伤风感冒 1.风热感冒:取大杼与曲池 2.风寒感冒:取风门与风池 3.流行性感冒:取后溪与通里 4.夜间发热不退:取照海与大都 5.白天发热不退:取申脉与侠溪 6.咳逆不得息:取足窍阴与经渠 虚证与过劳 1.先天虚证:取气海与关元 2.体虚久病:取膏肓与神阙 3.小儿虚弱:取身柱与合谷 4.过劳:取劳宫与大陵 5.嗜睡懒言:取通里与大钟 头面部与脑部病症 1.头痛:取风池与率谷 2.头目痛:取头维与攒竹 3.头面肿:取阳谷与解溪 4.各种眼疾:取睛明与攒竹 5.两目昏暗:取肝俞与命门 6.白内障:取角孙与丝竹空 7.各种耳疾:取翳风与听宫 8.鼻病1:取风门与迎香 9.鼻病2:取上星与通天 10.鼻塞、面痒:取迎香与印堂 11.牙痛1:取太渊与鱼际 12.牙痛2:取手三里与三间 13.牙龈肿痛:取液门与小海 14.咽喉肿痛:取少商与然谷 15.晕眩、中风:取头临泣与水沟 16.中风急救:商阳、关冲、少泽、少商等取两穴合用或四穴同用 17.中风:取百会与涌泉 18.中风后遗症:取哑门与风府 19.口眼歪斜:取颊车与地仓 20.抑郁:取支正与劳宫 21.梦魇不宁:取厉兑与隐白 22.癫痫:取神庭与身柱 心胸部病症 1.各种肺疾:取肺俞与太渊 2.咳嗽、气喘:取尺泽与列缺 3.各种心痛:取间使与内关 4.心悸、精神疾病:取神门与少冲 5.胸口痛:取膻中与巨阙 6.胸胁痛:取丘墟与阴陵泉 7.乳肿:取乳根与少泽 8.产后乳汁不足:取前谷与乳根 腹部病症 1.便秘:取照海与支沟 2.呕吐:取日月与意舍 3.腹胀:取悬钟与阴谷 4.吐泻:取脾俞与三焦俞 5.水肿、腹泻:取水分与阴交 6.各种腹疾:取上腕与中腕 7.腹中肿瘤1:取天枢与公孙 8.腹中肿瘤2:取行间与三阴交 9.腹中肿瘤3:取内庭与商丘 10.腹中肿瘤4:取章门与行间 11.肝胆疾病1:取期门与至阳 12.肝胆疾病2:取肝俞与胆俞 13.黄疸病:取胃俞与肝俞 14.疝气1:取承浆与带脉 15.疝气2:取筑宾与大敦 16.消渴病:取阳池与太溪 生殖泌尿病症门 1.妇科疾病:取阴交与中极 2.月经过时不止:取血海与隐白 3.男性性功能障碍:取关元与大赫 4.遗精:取中封与曲泉180、 5.泌尿疾病:取膀胱俞与肾俞 酸痛病症 1.全身酸痛取合谷与中渚 2.肩臂痛:取_肩井与肩髎 3.上背痛取膏肓与神道 4.肘臂紧疼:取少府与曲泽 5.肘臂手腕疼痛:取外关与腕骨 6.腰痛:取腰俞与命门 7.腰酸背痛:取肾俞与大肠俞 8.腰腿痛:取环跳与委中 9.步履艰难,:取中封与足三里 10.步履艰难,:取太冲与伏兔 11.步履艰难,:取阴市与飞扬 12.半身不遂、筋紧:取阴陵泉与风市 其他病症 1.血液病:取膈俞与血海 2.痔疮1:取太白与二白 3.痔疮2:取承山与长强 4.汗流不止:取颈百劳与通里 5.腋下肿块:取少海与足临泣 6.突然声哑不能言:取灵道与太渊 7.水肿:取隐谷与阳辅 8.皮肤病:取阳溪与曲池 第4章 单穴冶病一用就灵 八脉交会穴 1.公孙:通冲脉,主治胃肠疾病与冠心病 2.内关:通阴维脉,主治胃肠疾病、失眠与冠心病227, 3.足临泣:通带脉,主治头痛、眩晕、耳疾与足痛 4.外关:通阳维咏,主治头面耳疾与上肢疾患 5.后溪:通督脉,主治头面耳疾与腰背痛 6.申脉:通阳跷脉,主治头痛、目疾与腰背痛 7.列缺:通任咏,主治外感疾病与头项痛 8.照海:通阴跷脉,主治妇科疾病、咽部疾患与失眠 其他特效穴位 1.足三里:强身健体,主治胃疾惠 2.内庭:治咽肿、牙痛有奇效 3.曲池:咽炎、中暑常用穴 4.合谷:治头面疾患疗效佳 5.委中:腰背部疾病特效穴 6.承山:主治痔疾便难与腰腿痛 7.太冲:主治头面部疾病与妇科病 8.昆仑:头痛眩晕、颈腰_足痛常用穴 9.环跳:主治腰腿足痛 1O.阳陵泉:肝胆疾病与腰腿膝痛常用 11.通里:心绞痛特效穴 附录 十四经要穴主治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