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严著的《过往》是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20年教育生涯期间的心灵成长历程。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腻、质朴的文笔和独到的人生观察,将爱恨离别、亲情、爱情、友情,一一详叙,其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汇集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对财富、对命运、对社会、对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与探究,既饱含着人生感悟,充满着真挚情感,又注重写实,关注社会;文章虽然所述的都是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引发的思考,却能做到以小见大,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书中所辑录的文章既有优美的抒情,又有动人的叙述;文笔清新流畅,语言极富个性化却质朴简明,清新活泼,宛转悠扬。
杜严著的《过往》是时间跨度20年的心灵之作,集中展现了一位挚爱母语的教师的文学情怀、哲学思考、美学意向、心理学考等,亲情、友情等人间大爱小情语义叠加。书中以纯粹的语感,沉静的心灵旅程,一路走来,对生命个体的有言、与时间的无言中敬畏生命的健康成长。这是一本守候职业荣光、坚持生命品质的杂文随笔。
本书还辑录了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精彩华语以及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青春》等,供一起愉阅。
心语之语
心语,一般是指人的内心对自身人生阅历体验的一种自然表达。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经受岁月历练,得遇时间考验,不经意间再去咀嚼其中的味道,那些闪烁着来自灵魂感悟的霞光掠影,不由使人内心震颤。也许只有岁月,只有时间,只有沧桑后才能使我们日渐领悟到。若能留于后人,使其受到些许启悟、借助乃至激励,以减少感性的曲折,少浪费时间,少浪费生命,在有限的时间中走向成熟、成功,乃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贡献。
能读懂婴儿的心语,对于初当母亲者来说,这样的心语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心语是不一样的。这里是指意识和精神上的心语,是心灵的通灵感应。这类心语是来自灵魂的心音。如果没有这样的心语也就无法领略感受青山绿水,碧野清风,大海波涛,这是心与心、心和大自然的相通交融,这样的心语,人与人的理解、领悟是不同的。有的会从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里满眼清新雅兴起,感觉到草木随心风中舞,可以用意识去探寻和领略天地万物的神秘与苍茫。若站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极目四望,刻记蓝天碧水赐予的情怀,闻到海底生物唱大歌,那波浪拍岸,海鸥如离弦之箭的风景,从而给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海增添了无限生机、无限诗意,这些,靠的是用心灵读懂大海和翔鸥。这也是灵性的心语,靠的是灵性、觉悟。
与年少的心语、与青春的心语、与天使的心语、与勇士的心语,这样的心语是幸福快乐的,是空灵飘逸的,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无悔誓言。心语的表达常常是真挚的、含蓄的,也许有太多的遗憾不尽达意。这样的含蓄或者遗憾,感动着有情的年少、青春的少年。让我们不要错过少年青春的积极向上,等待空留白发时的悲切,不再用愁苦、回忆来进行生命的延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用爱的心语记录生命的点滴,让情意不再遗憾,让更多的感情进发在暮去晨来、冬去春来的时光中,不停留、不停息,勇往直前。
人的需要不同,幸福也各不相同。幸福若是水,就是老农立在雨过天晴的田间,握着锄头,沐浴阳光,望着丰收的庄稼暂歇的那一刻;就是航天专家仰望“嫦娥”奔月的那一刻;就是我偷闲种的蔬菜成熟时的喜悦……幸福若是泪,就是渗出额头的那滴汗水,和着那滴轻滑脸旁的泪水,微笑或苦涩之间带着满足与欣慰。
世界是复杂的,如果幸福的选择只有一条路,那么,我们都要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轻言后退。我们只要负责任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无悔的,就是幸福的,就是快乐的,心灵就是充满安宁的。
然而,世上有千千万万条路,如何选择?很多时候是要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不断坚强地激励自己。不管儿子是否有一天恍然大悟,是否愿意承认……
P2-3
1
记得在2009年春的一天,我给12岁的儿子尘尘说:“小鸟慢慢长大后,是不是应该自己去觅食,去飞翔呢?否则,还要鸟妈妈天天衔食来喂它吗?”尘子不加思考,很利索、特爽快地回答:“这是——必须的!”甚慰,就记下了这真实的母子对话。宽慰于心,心灵放歌:儿子在慢慢成长。
2
在我最青涩的年龄,我最亲的娘亲,在她鼎盛的年华里,决绝地、断然地就去了天堂。那一刻,那一种一世心疼的悲伤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无人可以想象到的那空荡荡的一颗心悬在半空中无法落下的迷茫、悲伤;是天塌下来的重压。那一夜,那清绝凄美的月光凝在心底冰冻起来,不知何时可以溶化开来。我和弟弟如上的这种成长的点滴记忆就随着母亲的永生,永久地封存了。在人世间,所有的、亲昵昵的对白就压藏于心底,只有偶尔走入梦中的母亲,与梦醒时的热泪浸湿被褥。而与儿子尘尘的心灵对白,在过去、在未尽的岁月,如滚滚山与水之长长无穷无尽地流淌。
3
一直干工作到68岁的父亲,终于离开了他赖以工作的岗位,光荣地、自豪地、很榜样地完成了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了崭新的事业,就是要与我上高一的尘子朝夕相处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网络的诱惑太强大,约束不了自己,也还懂事的尘子每天不带手机去上课了。我与子相隔两个城市之间的沟通是用父亲的手机,很多时候是以短信的形式传达。我的父亲日积月累的记录与转达的内容太多太多,整理以后,就是这本绝世的、唯一的、心之所至的上篇的一些片段,是随心所语的东西。第一稿,我以随笔的形式写上了《蓝色心灵》;第二稿,是《你和我》;今天,是定稿的模板呈现《过往》。我要表达的思想,是一位过早失去母亲的心灵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与诉说;是与人间最挚爱亲朋的交流与表达,是以自己职业追求的心灵与所有宝贝学生的对话,是与湛蓝无边的、宽广的大海爱的交流与倾诉。
一位外祖父是这些点滴岁月心灵交流的见证者,一位母亲是创作者,同时,她自己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无私无畏的爱,我并不问儿子前程如何,随他的兴致,在这个国度里,我要他能够安康、自由、幸福、快乐地成长就足够了,直至负责任地到生命的尽头乃至无怨无悔就好。
4
20年间,记忆如歌、岁月如梭,流淌着的是人间亲情、友情、真情。心的交流,已经不再只是亲情,不再只是血缘,不再只是本分,是所有亲的、爱的传递与表达。
若能够相识、偶遇读来,那就是最大的缘。那就把此爱、此情、此心,送达至您的心间。 只为教育大计,只为立德树人;只为百年大计,只为百年树人,只为这个德才俊雄辈出的时代。
5
“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只要父母安康、爱子成长,爱无疆,家无恙,国永昌。
足矣,足矣,真的是这样。
6
当理想主义的情怀日日填满心灵,无数的情趣会支撑每一天十分充实地度过。不必是物质的丰盈,不必是世俗的困扰。每一个人的过往,让生命彼此精彩,让笑容各自纷呈,让世界和而不同,这就是本真的幸福。
(2014年7月29日)
与尘子各个时期的话语片断,上篇的随想,都是正在进行时的一些事情,没有过多的加工与整理;下篇的短长,亲情记录跨越了20年的长短,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很多还是身边小之又小的琐屑事。当拿来回忆经年,不经意间流淌的是20年间相依相存的生存印记。编辑成册时,内容均做了合并与修正,并加了标题。聊以欣慰甚至自嘲,是否自己对似水流年平凡日子的亵渎。
陪伴尘子最美丽的一个个记忆瞬间,恍如一次次地穿越梦境。冥思而问,我的生命还有20年吗?真的,我不知道。
已经过去20年的教师职业教育生涯,真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平静如清水、平凡如纤尘、平淡如四季、平常如三餐,也如正在燃烧着的蜡烛一样一直幽幽又悠悠,“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尘子的16年,从6斤多的小苗苗,长到体重170斤,1.8米健壮的、魁伟的身躯,睿智敏捷的思维模式,倔强、真诚、乐观、正直、善良地给予我的欣喜与忧思,这16年的一切苦乐年华都是值得的、是幸福的。
我的生命观告知我,现在每一天,都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人世间的最后一天去度过。给自己些许压力,些许紧迫感和强加自己更多责任,无非是对无法挽住的时间的珍惜。盛年不重来,谁能神算:我在人世上还能有1个乃至2个20年。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种有压力的日子,既很给力,也散发着无穷的正能量。因儿子的不可预知的未来带给我的压力异常充实,乃至充实到时刻都在思索。即使你不去思索,脑海里,时不时地也冒上思绪的泡泡来!思想的火花,思索的动力带给不惑的我更大的热情、活力与思维的想象。
只是,儿子依然大智若愚。不急不躁的心态、不紧不慢的学习行动,我佩服极了这种超然尘世的大方、大将乃至从容的气度。作为妈妈,我实在学不来,但还在一直努力地向你学习,向所有的孩子们、向学生们学习。在欢喜中,还是时常担忧着、关注着很多很多的大现实与小未来。比如,当前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会怎样缓解,如何保持持续的社会稳定、世界和平;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引起的雾霾天气何时解除,生态文明如何推进;更重要的是,一批又一批我的医学生孩子们的成长等等。还有天气忽冷忽热、父与子的健康问题、卫生食疗的保障、日常的强身健体等等。
今生与子的爱,至今无怨、无悔、无愧;与一届一届的医学生们,20多年的相守、相携,始终无瑕、无邪、无畏。儿子在青春年少中,加油无限极。亲友们都有自己的空间生存着彼此的幸福。所有的学生们各安其所,各尽其能,在他们成长的时空里时时传来收获的喜讯。一块一块的感恩石在校园里,一年又一年不断地矗立起来,不是丰碑,胜似丰碑。
感恩的心。 感谢爹娘,你们给了我生命。
感谢儿子,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感谢学生,你们激活我的生命,不会衰老。
感谢师长亲友,因你们,我活在多彩、有趣的生命里,永不寂寞。
感谢焕泉同学,无与伦比的书法,留香青史。
感谢翔儿侄女,兰心惠质的漫画,直至最美的情怀。
无限小我,心喜不显于形,静心得益在人间,安享岁月,芳华如诗似歌。
成就大我,爱无悔,需接力,代代传唱;
爱无悔,少年强,志在四方浩气荡。
情无恙,佑我国富民强,风调雨顺万年长。
(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