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的出现,标志着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完成。原始瓷源于印纹硬陶的烧造过程,其近2000年的发展史跨越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原始瓷发生、发展、兴盛、蜕变的规律受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礼制文化以及自身的烧造工艺等因素所制约,各种内外因素的交织和渗透,使得各时期原始瓷的风格面貌皆呈现出彼时代深刻的烙印。
商代原始瓷的初步发展,是建立在印纹陶长期对其孕育的基础上,以至形成与印纹硬陶同胎共生的典型时代特征。
跨入西周,原始瓷步入独立发展的道路,早期与印纹硬陶初步分工,以小型器物为大宗;两周之际,出现对青铜礼器的模仿,并为原始瓷经典工艺的代表;历经持久而不间断的发展,工匠已经专门使用龙窑烧造原始瓷,随着烧造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原始瓷造型、纹饰以简洁为妙,呈现出材质本体之美感;此时,各区域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导致南方原始瓷呈现出统一的形态和风格。
春秋中晚期,随着越国的崛起,东南地区形成吴越争霸的局面。对中原礼制文化的推崇,是以勾践等诸侯建构其社会伦理秩序的需要为前提,而对青铜礼器的需求与原料的匮乏之间的矛盾又再次使陶瓷礼器成为青铜礼器的替代者。越国原始瓷礼乐器的基本形制、编列、数量、组合等,基本传承中原青铜礼乐制度,但纹饰却蕴含了越人以蛇为图腾的审美心理和王权象征。借此契机,原始瓷烧造工艺已达至极,为其千年发展史的顶峰。
王汇文著的《南方原始瓷简史》对原始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的有机构成,进行探本穷源,以完善中国陶瓷史上的这片缺憾,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