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缺失的档案(顾圣婴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顾圣婴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5月9日(六)六小时

??又是一天过去,Bach似稍有进展,但Ballade仍不好,明天必须加把劲。我不知道究竟应该用自由方式来弹,还是严格些,它的音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曾想仿林中情景,但有些地方却又解释不过去。总之,个人的言语逻辑不强,这是不能服人的。Bach和Ballade是一轮必弹作品,如果没有特色就糟糕了呢!其他六首作品,丁院长认为Prokofiev、Liszt和Ravel被抽到的可能性最大,再下去是Chopin、Haydn和Franck,当然如遇刁难者,抽Franck也极可能,必须作最大的最坏的准备啊。

??今天头痛,胃亦不舒服,大概累和受凉了。丁院长说Petrov也一般,技术很好,但亦不突出;今日有一美国人亦较好,不知何名。

??Ballade啊!非攻下你不可,否则我如何过二关呢?

??今天又想小乖了,也想妈妈。

??5月10日(日)六小时

??昨晚睡较好些,但背开始疼了,今天练得较多,每个作品都弹到,时间是不够的,可也只能这样。Ballade和Bach还需努力,Ravel和Liszt也有该捉摸之处,背谱更应该开始了,Ballade还危险啊,脑子常会转不过来的,而这是必弹作品呢!

??今天男爵夫妇走了,我明日搬进他们房中去住,丁、陈住我屋中,谁知过几天又是什么模样,什么情况!

??我总是累,这儿疼那儿疼,精神不好。还是应振作,否则如何去完成使者的任务?

??想想同志们吧!的确,他们给了我鞭策和力量,支持我每天的工作,支持我每天生活着。

??5月11日(一)七小时

??背仍疼,不知何故,是着凉吗,还是累了?头颈也有点僵。今天弹得较多些,Ballade略有进展,但仍不满意,已知第二轮弹40-45分钟,这样,有很多东西可弹了,谨防抽到Chopin Sonate和Franck!据云是由两名评委负责挑选一个人的曲目的。明天必须请老太太听Ballade,这个东西无把握的话,很影响情绪,对Franck也需如此,Chopin应整理一下,Prokofiev则需慢速度练习,Liszt亦然。今天把Ravel弄了一下,似较好一些,但我对所有曲目都不甚满意,是自己累吗?所以多挑剔,还是因累故而弹不好?

??心情不很好呢!

??丁、陈搬来了,我今天换了房。

??5月12日(二)六小时半

??今晚要宣布第二轮的名单了,我不去,几乎肯定明天要弹的,而且还可能是下午。

??Ballade虽总在进展,但我亦总不满意,明天老太太请Absil来听听,真是抱佛脚,其实她早提出过,但丁院长一个“no”字回头了。我很累,作品都缺少新鲜感和灵感,在重复程式了。昨晚又受了凉,今日手板不舒服,真是麻烦多。但是我必须振作起来。男爵说多想花草树木,少想评委,的确,我应该带着走进大自然的喜悦心情,走上比赛台,像第一轮那样,甚至更好。同志们支持着期待着我!

??5月13日(三)六小时

??弹过第二轮了。

??很不满意,没有一首好的,曲目是挑到Chopin Sonate 1 st mvt.,Ravel和Prokofiev,也是猜到的,但缺新鲜感。丁院长说比第一轮差些,听去有不够满足之感,Prokofiev不够扎实,凶,高潮就突不出,Chopin不够smooth,Ravel较好,Bach也较好,Ballade则技术上有些不干净,比台下打了些折扣。我自己觉得造成这一切情况的原因是Ballade,在国内下的功夫不够,因此在这几天内拖垮了精力,也影响了其他作品的练习,累了不仅体力而且也是精神情绪上的,所以弹得不好。丁院长看到Ashkenasi给我81分,不知其他评委怎样?据说我第一轮分数很高,当然这一次不如了,丁估计上次Ashkenasi可能会给我87分左右,可见其悬殊了。

??但是能进第三轮就好了,在第三轮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呢!已透露第三轮我将弹Franck(从Chor。ale起到Fuga为止),这又是难题,这几天有的练的呢!但是首先要休息好,恢复精力、情绪!

??“全国人民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是的,我必须要弹出风格,弹出水平。

??5月14日(四)三小时

??昨晚只睡了三小时左右,早起浑身都疼,洗了澡,热一些,略舒服。陈去海牙,我和丁院长聊了一会儿天,十点去友协。老太太见我不满意昨天的演奏,备为关心,一再说大家都觉得很好,很多人听了Chopin流泪。

??Absil又来,请他听了Franck后去对面公园散步,丁院长聊起民族化、群众化,聊起我们四个钢琴家,聊起我们喜欢北京还是上海,后又说到我的家庭问题,谈到团的工作,说到入党问题,先我将考虑李名强的入党问题,要我回去也……说现在将吸收一些(丁院长的提法是较令人惊讶和感兴趣的)。

??整天都累,但也就是如此,不见得比一轮更怎样,怪!

??下午苏联选手二人演奏了,还有一意大利人,苏都粗、响。丁说只能看各人喜好了,的确只能这样说,他也讲不出何人更好一点。晚间不知怎样?

??现在局势是微妙的,据云空气与一轮时不一样了。自然,这里还是有斗争,需手段的!绝对的公正即纯艺术较少!

??我想国内,然谁知何时回去?

??5月15日(五)一小时半

??昨晚等陈归来,浴后未即入睡,受凉,今日有些感冒,疼,全身酸疼无力,背脊也疼,喉哽、多痰。等于休息了,弹得极少,上午Absil带来了他的协奏曲和乐谱,都送了我,他的作品我还感兴趣,不知新协奏曲如何!

??明晚要宣布决赛名单了!我能去吗?

??今日购Rachmaninoff第一协奏曲唱片,325法郎,贵得惊人,我的零钱一半去掉了。

??情绪不好,例假不来,大约有关系,如果进了决赛,再来例假麻烦。

??P38-41

作者简介
顾圣婴(1937—1967),20世纪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1937年7月生于上海,自幼习琴,毕业于中西女子中学。1954年进入上海交响乐团担任钢琴独奏。1955年举办首场钢琴独奏会。1955—195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曾师从苏联钢琴家塔图良和克拉芙琴柯。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上获得金质奖章。1958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获女子钢琴...奖(获男子...奖的是波利尼)。1964年在布鲁塞尔参加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进入前十名并获奖。在欧洲和国内举行过多场独奏音乐会,演奏风格和水准赢得国际声誉。1966年“文革”开始后受到批斗。1967年1月31日在经受了一场严酷的身心折磨后,与母亲、弟弟同时自杀身亡,英年早逝。

编者
曹利群,长期致力于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推广,曾任《爱乐》杂志主编。从事音乐写作,出版并翻译过音乐类作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大学、书店、剧院和其他场所,做过多场古典音乐讲座。
书评(媒体评论)
顾圣婴在音乐理论的学习中也充分显露出她的音乐才华……她对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
性的把握,已趋于完美,她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也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 马革顺
一个女孩子,琴弹得这样明澈丰满……演奏得那么热情奔放,几乎有贝多芬作品那样的
气势。 
—— 李嘉禄
她(顾圣婴)第1次参加国际钢琴比赛获金质奖章的时候,就是靠她精彩的手指技巧取
胜的,那时她演奏的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的《谐谑曲》(由拉赫玛尼诺夫改编)和伏拉基格罗夫的《幽默曲》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周广仁
顾圣婴是一位既有感性、又有理性,而感性化更多一些的充满深情、激情和富有诗意的
钢琴演奏家。 
—— 刘诗昆
圣婴有着天才钢琴家所必需具备的一切素质:绝好的音乐感、充满灵秀的演奏气质、一
双匀称柔韧又机能极好、对各种钢琴都能迅速适应和掌握自如的手以及惊人的记忆力。 
—— 鲍蕙荞
后记

??缺失的档案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

??在一个美丽却残酷的真实世界里,我们不讲故事,我们关心历史。

??——加莱亚诺

??2016年的初春,一本十二年前出版的《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由一个忘年的朋友交到我的手上,他说这本书你会有用的。打开一看,方知传主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前总编辑杜高,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他的家里见过杜先生。老人回忆说,这本被人从旧货市场捡回来的厚重的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其个人在中国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命运的真实记录。“它像一个可怖的暗影紧紧地跟随了我二十四年,目睹了我从一个活泼的青年变成一个衰颓的老人,目睹了我作为一个人的最美好的人生岁月的毁灭。”面对记者,杜高感慨万千。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漫长年月里,档案的威力在于迫使一个人不再是原来的“我”,而变成一个被政治运动塑造成的“敌人”或“罪人”。对杜高个人来说,这本如影相随的档案神秘而令人恐惧,对一个长期被关押的人来说,档案更构成心灵的枷锁,几乎使那个人持久陷入精神窒息的状态。

??杜高先生的坎坷遭际,让我联想到顾圣婴。2017年1月31日是顾圣婴不幸逝世50周年忌日,同年7月3日,将是顾圣婴80周年冥诞。两个日子发生在一年,让挂怀她的人心情格外沉重。随着岁月退隐到历史深处,许多与她有关的事件真相也愈加扑朔迷离。历史谜团之外还有心灵的谜团。近几年,每次去上海,我都要在湖南路105号上海交响乐团旧址那座小楼底下徘徊。年复一年,杂沓的落叶踩在脚下,楼宇转角落满灰尘的蛛网织了一环又一环,这些淡出生活的岁月就这样延续着每一天。同样的崇敬伴随着同样的疑惑,楼内紧锁不得入内,只好围着小楼四下兜转,带着近乎病态的执拗,我揣度着哪个是顾圣婴的琴房,哪个是她最后一次被谈话的房间,哪里是批斗她的现场。那些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里隐约藏匿着批判的口号声,那些遥远却又恍如昨日的残酷场面一次次撞破脑海直逼眼前。人去楼空,隔着半个世纪的苍凉,顾圣婴的冤魂不肯散去,她在等待真相大白那一线穿透阴霾的光明。

??回望20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在国际上拿奖牌的日子日渐远遁、苏联专家的离开,巅峰时期的顾圣婴开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和广州举行不定期的音乐会。个人状态尚好,观众口碑亦佳。进入1964年下半年之后,文艺界意识形态风声渐紧,演奏会上,肖邦、李斯特和德彪西的作品越来越稀少,中国曲目像贺绿汀的《晚会》《牧童短笛》,丁善德的《新疆舞曲》,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孙以强的《引水到田心欢喜》《谷粒飞舞》悄然成为了主角。当时年幼的我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读书,听青年钢琴家刘诗昆在礼堂演奏过《翻身的日子》,他那一米九的个子,强大的力度,几乎可以把钢琴掀翻。很难想象顾圣婴那样温润的触键如何面对这样的“翻身”,更不知她的肖邦之魂如何在《谷粒飞舞》中安放。到了1965年,也就是所谓“四清”·进入高潮的那一年,除了音乐厅之外,演出场所还移到文化公园,甚至是基层工厂,上海电缆厂、国营第一棉纺织厂、上海重型机械厂、上海乐器厂等工厂的礼堂都是顾圣婴曾经演出的地方。弹奏的曲目更染上清一色的革命色彩:《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解放区的天》《高举革命大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式演出和下乡下厂两边跑,让顾圣婴疲惫不堪,“因着留团人员演出之需,把我拉去。整个一天人很累”,“从车间里抓出来,参加晚上为陈总举行的晚会”,“临时任务,恢复尚快,唯体力不足”,“很久没练琴,手指发软,而且精神体力均差”。虽然如此劳累,她还一门心思想着演出的效果和不同的针对性,“能够纯粹地为工人同志演出,没有学生、职员在内,这样实验就可更确切”。而在国外哪怕是国内的音乐会上,演奏家不会遇到针对观众调整曲目的问题,都是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演奏家。从国际到国内,从知识分子观众到普通工人,顾圣婴做着各种实验,更竭力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在读了团代会有关领导的讲话后受到鼓励,她表示要“努力革命化,彻底革命化,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个共产主义的战士,一个共产党员”。(见1964年7月10日日记)即使是从今天的角度来分析,我感觉她的表态都是发自内心的。让人困惑的是,那个和俄罗斯老师如琢如磨的学生,那个当年在国际舞台上摘金夺银的钢琴家,那个勤奋有加的钢琴天才顾圣婴,如何会热衷于改变演奏曲目,加倍进行自我思想改造,向着革命化的路上迅跑?没有其他道理讲得通,唯一的原因恐怕是要尽早卸掉那个政治原罪的包袱(1955年,父亲顾高地因所谓历史问题被判刑二十年)。年复一年,这块沉重的精神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如今看来,过于残酷的周遭环境造成了顾圣婴人性的反常或反常的人性,在一个一切以“革命化”看齐的年代里,人们不知不觉就压抑了自己,歪曲了自我。就在身心俱疲的顾圣婴自我感觉即将脱胎换骨之时,甚至都有人动员她写入党志愿书了,1966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她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一夜之间从山巅坠入深谷,厄运把中国最优秀的钢琴家送上了有去无归的绝路。至于悲剧发生的原因,坊间传言凿凿:有人在批斗会上打了顾圣婴的耳光,那么是谁打的?有人带头去抄了顾圣婴的家,拿走了录音机和其他物件,那么是谁抄的,谁拿的?有人在顾圣婴当天夜里自杀的下午找她谈过话,那么是谁跟她谈的,谈的内容是什么?在上海的讲座现场,我不止一次在私底下听人们嗫嚅着,抱怨着,但是很少有人出来指认,只是说批斗顾圣婴的当事人很有背景,如今在上海的文艺圈还吃得开。有人甚至已经说出当事人的名字。但是证据呢,谁来作证?人证物证皆无,冤案如石沉大海。

??……

??直到现在,社会上还在反复提倡讲真话。巴金的《随想录》没有责问历史和整个社会,不时还为自己的行为或内心感到羞愧;他说历史不需要再去揭伤疤,不需要再现当年的苦难和疯狂甚至口诛笔伐。对这个说法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忏悔和反思并不意味着要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清算,而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谁有权利代表那些被施虐者和被施暴者去宽恕那些施虐者和施暴者?苏珊·桑塔格说,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记录大屠杀的作者莱维说,我们乃在他人的脸上看到自己的责任。这话说到我心里。很多时候,文学的责任或者说文字的责任,就是要在面目尚且不清晰的历史中努力刻写一个本来的样貌。

??陆洪恩也好顾圣婴也好,但愿那些不安的魂灵不会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

??逢顾圣婴五十周年忌日、八十周年冥诞,是为祭。

??曹利群

??2016年3月初稿于上海

??2017年2月修改于北京

目录

序?被背叛的遗嘱

卷一?日记

卷二?书信

卷三?演出手记

尾声?寻访

跋?缺失的档案

附录一?生平年表

附录二?师友谈顾圣婴

顾圣婴钢琴独奏音频目录

?肖邦?升f小调前奏曲?顾圣婴演奏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2?顾圣婴演奏

?肖邦?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顾圣婴演奏

?德彪西?快乐岛?顾圣婴演奏

?肖邦?升c小调练习曲?顾圣婴演奏

?弗拉基格洛夫?幽默曲?顾圣婴演奏

?肖邦?升c小调谐谑曲?顾圣婴演奏

?门德尔松?谐谑曲?顾圣婴演奏

?舒曼-李斯特?奉献?顾圣婴演奏

序言

??被背叛的遗嘱

??人们不再纪念她之日

??2010年初夏,在上海见到《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一书,随书附有根据当年顾圣婴演奏录制的两张唱片。看了一下出版日期,竟是2001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印刷了5000册。总顾问是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赵、讽,主编周广仁,副主编里有鲍蕙荞的名字,想来这些钢琴界的名人大家是认得的。可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钢琴家顾圣婴,恐怕知者寥寥。当年,她的名字可是十分受人瞩目的。也不过是半个世纪的光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顾圣婴全家自杀事件”之谜还被人们挂在嘴边,渐渐则少有人提及。更何况那个年月,自杀并不是“艺术圈”内才有的特殊事件。顾圣婴,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书里尽是当年的师长、好友、同行散落的记忆片段,关于顾圣婴的各种不同表情始终逃不过两个主题:她是百年难遇的钢琴天才;1967年她携家人饮恨离世。从书里得知,顾圣婴的父亲顾高地因潘汉年案获罪二十年,出狱之后,方知妻子儿女三人早已在“文革”初期自杀身亡。饱受磨难而从未被击倒的坚强父亲竞一夜白头,他四处搜集关于女儿的遗物:钢琴、乐谱、节拍器、奖状、日记、照片……简单地布置了一个顾圣婴纪念室,日思夜念地守着。

??合上书本,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日期,恰逢顾圣婴73冥寿,忽然觉得有责任给顾圣婴写点什么,也很想找人问问这个纪念室在哪里,了却拜祭的心愿。但问了音乐界一圈人也没有下文,包括贺绿汀的秘书、上海音乐学院的老书记孟波也是语焉不详。顾圣婴家所在的愚园路老洋房早已成了“七十二家房客”,顾高地在落实政策后,也没有住在那里。有人透露,顾高地在后来住的地方的确搞了一个纪念室,里面有一架顾圣婴用过的旧钢琴,一些旧谱子,以及放在玻璃柜里的顾圣婴的一些照片。最有价值的是一具肖邦的石膏手模(是肖邦临死时翻制下来的)。当年顾圣婴弹奏的肖邦颇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为此波兰政府专门复制了手模奖励给顾圣婴。顾高地在1990年去世,他出狱后住在哪里也是无人知晓。最终在《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那本书里找到了一些线索,一位名叫蔡蓉增的女士出于对顾圣婴的仰慕,撰文讲述顾圣婴的遭遇,传播顾圣婴的故事,在顾高地出狱后自愿无偿照料十一年,直到老人去世。顾高地也将蔡蓉增认作义女。想必蔡蓉增应该知道纪念室的下落。随着顾高地的离去,她成了这个纪念室的唯一知情者,我们仅存的一点希望。

??寻访遗嘱继承人蔡蓉增

??1988年3月,顾圣婴仅存的直系亲属即父亲顾高地立下遗嘱:“……我所有一切遗物概由义女蔡蓉增继承,现住兴国路41弄2号楼303室寓所由蓉增继承居住,并在此设置顾圣婴纪念室,保存圣婴所遗全部文物。”这个线索让人有点兴奋,一切总算有了下落。??兴国路4l弄2号楼303室,顾高地出狱之后的栖身之所,现在蔡蓉增的家。在楼下按了几次303室的门铃,无人答话。难道人不在家?找到门房说明来意,一位女同志帮我们打开了楼门,一面说,这家的男人有糖尿病,一般不出门的。上楼来站在303室门前,敲门后竟有些不安。一个年近七十的男人出来应门,从微微打开的门刚刚能够看清他的脸。门缝里飘出一丝闷热潮湿的空气,那是上海不常通风的房间常有的腐败气味。老人带着不解的表情问:你们找谁?

??……

??尾声

??据说顾圣婴一家三口自杀的时候也留下了一份遗嘱,指望看到的人或许能够把它交给出狱的顾高地。相信这份遗嘱应该是存在过的,按照推测,收尸的人,包括抬担架的人,签字的医生,哪怕太平间里的人员,都有可能见过的。想来这些见证过顾圣婴死亡的人压根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人,更无从谈起她的价值。那么,那份也许能够解开顾圣婴之死谜团的遗嘱也就在历史的混乱中散失了。永远不会有人知道顾圣婴写下了什么,不知道她会给十多年一直没有谋面的父亲留下些什么叮嘱的话。

??确实,对临终遗言的服从是神秘且神圣的。其实死者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意愿是否得到正当对待,那些活在爱他们的人心中的灵魂将永远不会遭受背叛。顾高地后来的生命一定都是为了纪念他的女儿而活着的,在万念俱灰的绝望与度日如年的思念中他选择了后者。正如福克纳小说《野棕榈》结局中那段激动人心的独自:“当她不再存在时,我记忆的一半也就不在了;而假如我不再存在时,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就都不在了。是的,在忧伤与虚无之间,我所选择的是忧伤。”

??1975年8月29日,顾高地“刑满释放”,回到上海,满以为一家人还等着他,谁知妻子女儿和儿子已经不在人世。有关方面回答他的质询时说:“不通知你为了有利于你的改造。”追悼会上,顾高地从顾圣婴的老师李嘉禄教授口中听说了女儿第一次举行独奏音乐会的情景,他用颤抖不止的手,一个劲地抚摸着女儿空空的骨灰盒,良久,只说了一句:“圣婴,我的好女儿……”追悼会后,顾高地在家里为女儿布置纪念室,兜兜转转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著名的画家俞云阶,求其为女儿作画。当看着这幅名为《此时无声》的画悬挂在画展厅堂的中央时,顾高地老泪横流,泣不成声。他希望女儿圣婴能一直活下去,不仅在他的心里,还有更多人的心里。顾高地临走之前还是欣慰的,一心想着女儿尚未出版的传记终有所托,自己走后的纪念室也不至于无人照看。如今纪念专辑虽然出版多年,但也不过几千册,知者寥寥。纪念室更没了去向。唯一的继承人蔡蓉增病态地秉持着顾高地老人的遗愿,却惹得一身官司,灵魂不得安宁。

??顾圣婴的遗嘱,顾高地的遗嘱,一份我们未曾得见,一份始终没有实现。不知这被背叛的遗嘱还会不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2010年8月?曹利群、庄加逊写于上海

??2017年2月?曹利群修改于北京

内容推荐


\t顾圣婴(1937—1967),20世纪杰出钢琴家,虽百年难得一遇。演奏风格轻巧流利,如微风掠叶;云飞浪卷,似蓝天一线;细致缠绵,优雅悲怨,又兼有磅礴豪迈的英雄气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际比赛中揽金夺银,蜚声国际乐坛。1967年英年早逝。《缺失的档案(顾圣婴读本)》荟集顾圣婴日记、书信和演出手记,并以音频二维码的形式首度披露其天才演奏录音,在顾圣婴诞辰八十周年之际出版,是一份微薄的纪念,也是对历史遗忘的警醒。

编辑推荐

??顾圣婴(1937—1967)是我国20世纪优秀的钢琴家,被誉为“天才女演奏家”的她早在50年代就蜚声国际,与傅聪、刘诗昆、顾圣婴、李名强、殷承宗等并成为“中国钢琴五圣手”。1967年,顾圣婴英年早逝,也带走了她非凡的音乐才华与艺术魅力。《缺失的档案(顾圣婴读本)》收集了顾圣婴的日记和书信和演出手记,以及编者曹利群的延伸性研究。这些文字保留了她关于音乐的最诚挚的心得和感悟,是重现音乐天才顾圣婴艺术场域的开创性作品;这些关于钢琴艺术的珍贵资料,也较为全面地带领读者了解了五六十年代的音乐人的思想与生活状态,既可作为普及性的音乐艺术读本,也是颇具收藏和学术价值的音乐文献。本书还以二维码的形式收录了顾圣婴演奏的八首钢琴作品的录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