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日战争的细节(大全集共4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魏风华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魏风华著的这本《抗日战争的细节(大全集共4册)》通过全景与细节相结合的方式,描写国民政府正面抗日战场。从1926年日皇昭和在东京即位写起,一直写到1945年正面战场决战——湖南雪峰山会战。

翻开本书,查看细节、直抵真相,领略抗战八年的艰辛与残酷。本书犹如历史侦探,为您一一还原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决定性细节,将历史的真相,交还给您。

内容推荐

魏风华著的这本《抗日战争的细节(大全集共4册)》通过全景与细节相结合的方式,描写国民政府正面抗日战场。从1926年日皇昭和在东京即位写起,一直写到1945年正面战场决战——湖南雪峰山会战。

第一部讲述了从“皇姑屯事件”到“七七事变”的台前幕后,重点描写了空前激烈的淞沪会战和南京大战。

第二部讲述了1938年的抗战正面战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万家岭血战、武汉会战……生命不息,大战不止。

第三部讲述了从武汉会战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一段是抗日战争无比艰难的时期。张自忠英勇殉国、小诸葛白崇禧昆仑关歼敌、名将王耀武上高鏖兵、战神薛岳长沙大捷……血与泪浸透了中国大地。

第四部讲述了抗战胜利前的波澜壮阔。戴安澜入缅远征军深陷丛林绝望、方先觉坚守衡阳47天创奇迹、名将王耀武掀起雪峰山大反攻……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

目录

《抗日战争的细节(3战略相持上高鏖兵三战长沙1939-1942)》

第一章 继续抗战(1939年3月—1939年10月)

第二章 昆仑关(1939年11月—1940年2月)

第三章 傅作义的奔袭(1939年12月—1940年3月)

第四章 宜昌最前线(1940年3月—1940年12月)

第五章 上高飞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抗日战争的细节(4大结局大反攻血战衡阳绝杀雪峰山1942-1945)》

自序 真实的历史藏于细节

第一章 危情之年(1942年3月~1942年9月)

第二章 铁马冰河(1943年5月~1943年12月)

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

第四章 滇缅反攻(1943年10月~1945年1月)

第五章 光荣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

《抗日战争的细节(2空间换时间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

自序 真实的历史藏于细节

第一章 一九三八年(1937年12月—1938年3月)

第二章 战徐州(1938年3月—1938年6月)

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7年6月—1938年10月)

第四章 北线有战事(1937年7月—1938年9月)

第五章 寒冬将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

《抗日战争的细节》

第一章 日本人的满洲梦 (1926年12月~1936年12月)

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 (1937年7月~10月)

第三章 沪上的秋天 (1937年8月~11月)

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第五章 南京梦魇 (1937年12月)

试读章节

《抗日战争的细节》

张作霖之死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也是日本帝国大正十五年。

这一年圣诞之夜冷得出奇,东京的一些酒吧里,时髦青年过着西洋人的节日,但更多的市民躲在家里,茶余饭后,谈论着他们关心的事儿,比如满洲问题。

感觉有点怪,但日本人觉得一点也不怪。

满洲是中国的东北,跟日本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有,而且关系大了。走在东京街头,你问一个小学生:知道满洲吗?他会告诉你:那是日本的生命线!

日本人的这种想法不是凭空吹来的。

1868年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获得了一个连自己也没想到的机会。有时候,国运如人运,充满偶然性,一步走错,想追上来,不那么容易;反过来,就会跟变形金刚一样,身子一晃悠,就起来了。那个年代的日本,像个传说中的暴发户,一下子就成了。

与此同时,大海对面,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却像接恋人雪片般的情书一样,被列强们的一个个不平等的单子包围着,每签下一个,身子就虚弱一次;又像落水的流浪汉,虽然拖了一根辫子,但不是救命的稻草!所以,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井上馨在谈到中国时,已经是这种腔调:中国不足惧,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啦!

井上馨的师父是明治维新的“老前辈”“忧国志士”,“愤青”吉田松阴,所谓“日本放眼西方第一人”。当年,美国人佩里准将带着六七条军舰敲开日本的大门后,送给日本人一些“玩具”,除了一个超级火车模型外,还有电报机、望远镜什么的。一下子就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人给震了。他们抱着“玩具”,也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结果发现:只能送点优质大米给美国人。

那一代日本人,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受了刺激,所以后来开始嚷嚷“尊王攘夷”“富国强兵”,要向欧美看齐。吉田松阴昵,这哥们儿当时一度想偷渡到美国,想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但没跑成,只好在乡下非法办班——松下村塾,在那儿议论时政,并一度计划刺杀幕府高官,搞到最后被人打死,不到30岁。

吉田这小子虽然年轻,想法却非常强大。他特别焦虑日本的命运,在欧美的舰炮下,一不留神就得跟中国一样了。但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还不忘打别人的主意,盘算着怎么对外侵略。他认为:一旦日本国力充实了,就该向海对面的大陆“发展”,让朝鲜进贡,进取满洲,占领台湾,征服整个中国,以至兵临印度!

吉田一定觉得命运不济,要不然,明治维新成功后,自己肯定会混个首相当当。因为他死后没多久,他的几个高徒就联合一些人搞掉了闭关锁国的幕府,拥着明治天皇搞起了维新。这些高徒,除井上馨外,还有“明治维新第一人”木户孝允、倒幕运动的军事统帅高杉晋作、日清甲午战争时的首相伊藤博文、“日本现代陆军之父”山县有朋!

只说这个山县,出身“倒幕”两大藩之一的长州藩,他搞了个理论:除本土主权线外,日本还该有条利益线。利益线就是“跟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的地方”。他认为,对日本来说,满洲是利益线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线。作为一个岛国,他们没战略纵深,加上资源贫乏,经济依赖性强,一旦被卡了脖子,很快就上不来气儿了,所以得打对面大陆的主意。山县那一代军阀政客,差不多脑子里都有这么个想法。

这就是日本的“大陆政策”。

1937年初秋,京都第16师团的战船出现在天津大沽口海面,该师团第20联队士兵东史郎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昭和十二年九月十二日,船到达大沽海面……这下终于到达了中国。大陆!大陆!憧憬已久的大陆!……真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啊!”

兴奋又贪婪的口气。

明治维新后,这个政策被推上政府轨道。明治诏书称其为“开万里波涛,布皇威于四方”。),AI'1N怕一个疯子,也不担心一个按部就班的正常人,但日本人的扩张野心疯狂而严肃,这就很可怕了。

回到1926年的圣诞节。这天发生了件事儿:天皇死了。

在那个年代的日本,可以想象,这是个什么量级的新闻。

据说,日本的第一代统治者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他在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从此天皇万世一系,未曾断过血脉。但仔细琢磨,也有疑问:这位神武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嘛,是否真的存在是一个大问题。别管这些了,先说死的这位天皇吧,是明治和昭和之间的大正。

大正天皇叫嘉仁,日本天皇只有名,没姓儿。嘉仁是明治天皇睦仁唯一活下来的儿子。1912年,打败了中、俄而让日本坐上强国“过山车”的明治天皇死了,当时很多日本人都哭了,他们是真动感情了。有人没耧(16u)住,自杀殉葬了,就是那个日俄战争中的风云人物、把士兵当肉弹往俄国人的高地上送的乃木希典。等大伙平静下来后,发现已经是大正时代了。

说起来有点遗憾,这位天皇的精神状态很糟,确切地说,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病。最著名的事件是:在一次召开国会时,他把诏书卷成圆筒当望远镜,瞄向自己的大臣……这确实叫人很无语。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是活神,而这位活神如此古怪,以至每次在重要场合,尤其是接见外国使节时,大臣们都很担心,不知道自己的陛下会干些什么。所以,一着急,他们就拥戴大正之子裕仁出任“摄政”处理国家机要了,这是1921年。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