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著的《海底两万里(嵌式阅读)》既普及了海洋生物知识,又以奇妙的想象与构思讲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追捕的海上怪物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他受艇长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后来阿龙纳斯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 书名 | 海底两万里(嵌式阅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儒勒·凡尔纳著的《海底两万里(嵌式阅读)》既普及了海洋生物知识,又以奇妙的想象与构思讲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追捕的海上怪物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他受艇长尼摩邀请他作海底旅行,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后来阿龙纳斯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内容推荐 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科学的完美融合。一场通向奇妙世界的海底游记。 儒勒·凡尔纳著的《海底两万里(嵌式阅读)》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受艇长尼摩的邀请作海底旅行: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后来阿龙纳斯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目录 1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作者生活背景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2 阅读辅导 3 原著阅读 上部 第1章 巨型海怪神秘出没 第2章 海军部长的邀请 第3章 “林肯号”战舰驶向大西洋 第4章 强悍的“叉鱼手之王” 第5章 海怪突现魔影 第6章 战舰败给了海怪 第7章 海怪?潜艇! 第8章 我们遭到了绑架 第9章 扼住侍者的喉 第10章 神秘莫测的尼摩船长 第11章 史无前例的“鹦鹉螺号” 第12章 驱动潜艇的魔力 第13章 科技与艺术的杰作 第14章 驶向黑潮暖流 第15章 接到狩猎邀请信 第16章 前往克利斯波森林 第17章 海底旅行奇遇 第18章 航行在太平洋 第19章 拉·贝鲁斯遇难的往事 第20章 “鹦鹉螺号”搁浅 第21章 登岛行动,惊喜交加 第22章 尼摩船长的秘密武器 第23章 突然被禁闭了 第24章 海底葬礼 下部 第1章 孟加拉湾的浮尸 第2章 鲛鱼,令我不寒而栗 第3章 人鲨生死大战 第4章 新的发现 第5章 阿拉伯海底隧道 第6章 策划逃跑 第7章 海底的白骨累累 第8章 逃亡前的忐忑 第9章 沉没的大西洋城 第10章 海底煤坑 第11章 萨尔加斯海探测 第12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的厮杀 第13章 被困南极冰川 第14章 南极落日 第15章 意外,还是事故 第16章 挣脱死神之手 第17章 从合恩角到马罗尼河口 第18章 章鱼的恐怖攻击 第19章 再次策划逃亡 第20章 曾经悲壮的海域 第21章 复仇,撞向敌舰 第22章 被大漩涡吞没 第23章 尾声 4 阅读体验 感悟作品 嵌记解读 5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嵌记链接 试读章节 最初发现情况时,“希金森总督号”船长巴克,还想当然地误以为那仅仅是一座巨型礁石,只不过是航海图上没有标识而已。当他准备测定其具体方位时,却惊讶地看见这个怪诞的物体居然猛烈喷射出两道水柱,足足高达150多英尺,直冲云霄! 如此看来,它可能是巨型岛礁上的一个间歇式的热喷泉,也很可能是一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海洋哺乳动物——那两道水柱,是其两个鼻孔中喷射出的气热混合的泡沫。 1866年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轮航运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航行在太平洋海面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庞然大物。 可以这样说,这个怪异的鲸类动物,正在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活跃在大海上。在两个全然不同的海域,相距。700多海里之遥,仅仅间隔短短三天时间,“希金森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两艘海轮,居然分别与它不期而遇1 15天后,在距离前面提及的两片海域2000多海里的海面,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国立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在介于欧洲和美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近舷迎面对驶时,两船的海员们在格林尼治子午线北纬42°45'、西经60°35'的地方,竟然同时目睹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活动。 根据这两艘轮船同时观测到的情况来推测,如果把“山农号”和“海尔维蒂亚号”两船首尾相连,其长度超过100米,但也无法跟它相比;就算是最长的鲸鱼,如经常出没于阿留申群岛的久兰马克岛、翁居里克岛附近海面的鲸鱼,也从来没有见过超过56米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发现如此长度的鲸鱼。因此,可以基本推测出这个奇异的哺乳动物至少长达350英尺。 有关巨型海怪的信息,屡屡见诸报端:横渡大西洋的“贝莱尔号”,对怪物所进行的种种新观测:伊斯曼舰队的“埃特那号”,跟这个奇异的庞然大物的猛烈相撞;法国二级军舰“诺曼底号”军官们,亲笔写下的目击记载;分遣舰队司令官弗兹·詹姆士手下的高级船员,在“克利德勋爵号”船上所进行的科学测定…… 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使舆论界掀起一次次轩然大波。 在民族性比较浮躁的国家里,大都把这些传闻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度,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对这些传闻则表现得极为关注。 在各大中心城市,对于这个怪异的庞然大物,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各色人等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谈论着、争执着:在咖啡馆里赞叹它,在报刊杂志上嘲讽它,在舞台上扮演它。 报社正因为没有奇闻逸事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陷入尴尬的窘境。这时,报社就以这个怪物为噱头,借机大肆炒作,大量刊发诸如此类的消息。不仅如此,还大量推出关于各种巨型奇异动物的报道,如白鲸、北极海中可怕的“莫比·狄克”、庞然大物“克拉肯”等,极尽炒作之能事,令人头晕目眩。 克拉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传说中巨大无比的海怪,其触须可以缠住500吨重的大船,并将其拖到海底。 有些古板较真的人,甚至不顾一切地扑进古典文献的海洋,寻找亚里士多德、蒲林尼等大家们的看法(他们都认为这些怪物是存在的),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记述,等等。(P8-9) 序言 把伟大“嵌入”孩子的心灵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在哪里?无疑,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在哪里?在图书馆里,在我们家的书架上。 但是,如果没有阅读,这些著作就是一堆废纸。书籍的生命是通过阅读唤醒的。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也是通过阅读,才能“嵌入”我们的心灵。 成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品位、阅读能力,与我们从小开始的阅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曾经说过,儿童的秘密还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认识。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人的精神成长,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所体验、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从生活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建设属于他们的世界,开创属于他们的人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谈及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时曾经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另一位著名作家格林也说:“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者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会影响到未来。我想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我一直认为,根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第四种孩子是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与学业从不矛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只盯着分数,其实是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方面,成长绝对不仅看分数,阅读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另一方面,阅读只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取得更好的分数。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单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由飞翔。 这正是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新课标必读名著“嵌入”式阅读丛书的价值。 首先,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虽然目前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已经有不少好的名家名译本问世,但其中不少版本翻译的时间比较久远,语言表达的方式与习惯与当下有一定的距离。这套书尝试着邀请一些优秀的译者进行经典重译工作,本身值得探索。同时,新课标书目中许多是公版书,在各个出版社竞相出版的过程中,出现了鱼目混珠、粗制滥造的乱象。所以,应该鼓励负责任的出版社,用心地出版一些高品质的经典著作新译本。 其次,导读编写有创意有特色。每本书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的生活背景、书中人物图解、故事图解、地标物语等;用“阅读辅导”引导读者对全书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欣赏;用“原著阅读”在原书的精彩片段与教材文字边上做了嵌入式的批注;用“阅读体验”从语言品位、情感体验、角色体验、人生思考等方面感悟作品,以及读后感;用“阅读拓展”介绍相关图书、影像与文化链接等。作为图书的向导,这些设计显得细致入微、别出心裁。虽然学术界对是否需要把原著这样“嚼烂”了喂给孩子有不同的争论,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阅读“拐杖”的读者,无疑是有益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每本书一一细读。就已经翻阅的部分书稿来说,还是让人欣慰的。感谢现代出版社和各位专家的辛勤劳作,为孩子们奉献了这样一套有品质的经典名著导读本。希望面世以后,能够在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让那些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嵌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