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风家训故事365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家风家训故事365》编写组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独特作用,全国妇联儿童部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了这本有关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故事的图书。家风家训故事365编写组编著的《家风家训故事365》旨在传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发挥广大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全书依照历史的线索,精选不同时期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让读者朋友从这些名人家训、家风故事中,汲取营养,找到并逐步确立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家风家训。

内容推荐

家风家训故事365编写组编著的《家风家训故事365》所选的家风故事、治家格言和家书家训,古今传承,相融相通。它既展现了古代传统的齐家美德,也呈现了现代的红色家风,以及当代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的优良家风。旨在传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中华美德,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试读章节

孙叔敖功泽后人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宰相叫孙叔敖(约前630年~前593年)。他被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里面列为第一人。循吏就是奉公守法的好官。

孙叔敖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他任宰相时,淮水流域常常闹水灾,一方面影响农业发展,一方面危及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身居宰相高位的孙叔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淮河沿岸崩塌的地段调查,主持兴修水利设施。在他亲自带领下,修筑了芍陂水利工程,消除了水患,使沿岸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农业收入也比较稳定。芍陂又称安丰塘,有一种说法,它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孙叔敖这种不顾个人安危,换取更多人平安的思想,与他从小就有一颗善心是分不开的。传说,当孙叔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一般小孩子见一只脑袋的蛇都害怕,更不要说两只脑袋的蛇了。孙叔敖顾不上害怕,用石头把这条蛇打死埋掉了。但他到底是小孩子,回到家中见到母亲,一下就哭起来了。母亲赶快问他:孩子,你怎么了?他说:母亲,我快要死了。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就会死,我今天看见了两头蛇,恐怕我要离开母亲死去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把它打死埋掉了。母亲问:你为什么没赶快跑,还要打死它呢?孙叔敖回答说:母亲,我怕其他人再看见两头蛇也会死,所以我就把它打死并且埋了,不要它再去害其他人。母亲一听,欣慰地说:好孩子,你是为了别人而打死这条蛇,你不但不会死,而且会有好报的,因为你积德,上天会保佑你,你一定不会死的!

果不其然,孙叔敖发愤读书,在乡邻间以仁慈闻名。心中存善念,必将成贤土,孙叔敖后来成了楚国的宰相。埋蛇享宰相之荣,就是说孙叔敖打蛇埋蛇这件事。一个小孩子就有这样为他人着想的心,就算自己死也想着别人,难能可贵。

孙叔敖当宰相以后,不谋私利,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他的功劳很大,但是他功高不欺主,从来不与楚庄王讨价还价,一心想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情。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俸禄丰厚,不取分外之财物。不但不取分外之物,还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需要的人,俸禄越厚,施舍越广博,只留一点给自己及家人生存所需。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可以说家徒四壁,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因为孙叔敖的功劳,楚庄王一直想额外封赏领地,孙叔敖都婉拒了。但他知道自己死后,楚王一定会封赏他的儿子,所以临死前,他就交代儿子说:我在世的时候,大王多次要赏赐我,我都没有要,但是我去世后,大王一定会把这个恩典落到你的身上,他一定会封赏你领土的,你可以领受。但其他好地方你不能要,只有一块地方你可以答应,就是楚越交界的那块地方,名字叫寝丘。为什么?这块地方就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地名很不吉利,没有人愿意要。你就要这个地方。家风家教也是遗传的,所以孙叔敖的儿子也满怀善心。后来楚庄王要赐给孙叔敖儿子封地的时候,儿子谨遵父教,先对楚庄王表达感恩,然后说肥沃富饶的土地他都不要,就要了这么一块没有人想要的土地。此后孙叔敖后代10世都居住在这里,丰衣足食,而其他人受封赐的土地却保不住,正是不争才得长久,孙叔敖是功泽后人

敬姜以勤治家

春秋时期,鲁国文伯歜的母亲敬姜早年便守寡,但她一生勤劳,从不松懈,靠绩麻线为生,抚养孩长大成人。

文伯歇做了鲁国丞相后,她仍旧操劳纺织。文伯歇认为母亲的这种行为与他现今的地位不相符。

有一天,文伯歇上朝后回到家中,看到母亲正在绩麻,就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季康子看了会生气的,以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

敬姜听罢儿子的抱怨,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她认为,上自天子、诸侯、卿大夫,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劳动,或劳心,或劳力。只有这样,才能政清人和、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和前提。敬姜在此阐发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国则兴,逸乐怠慢国则败。

敬姜还说: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来就用敬姜犹绩指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

敬姜的诫子家训是《国语》中的名篇,敬姜因这篇出色的《论劳逸》之文成为有名的贤母,也成为后世以勤治家的典范。

序言

家风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究竟什么是家风呢?家风一般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被家庭、家族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家风也可以称为家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t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在传统的家风家训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髓,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依托家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中。不同时代的家文化各有特点,但其基本核心,比如爱国敬业、尊老爱幼、忠厚传家、克勤克俭、和睦友善、诚实待人等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体吻合的,是今天我们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我们在全国妇联家庭与儿童工作部的指导下,特别聘请相关专家,编写了这本《家风家训故事365》。读者可以每天阅读一篇家风家训小故事,有的故事稍长,也可两三天读一篇;故事侧重可读性,但所述内容均为史实。在选材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两点:一是古今打通,家风是世代相传的,在今天仍在发挥着作用;二是上下打通,家风不是仅限于文化世家、革命之家,普通人家亦有优良家风的传承。

我们期待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家庭美德的熏陶。做到注重家庭,融骨肉亲情与爱国情感为一体,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将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在追求家庭幸福的过程中建设好社会和国家;注重家教,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注重家风,弘扬优良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筑牢社会风气的坚实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丁晓山教授为本书主要执笔者。袁荣、王薇、滕军、张军立、谢达、丁然等参与了编写工作。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肯定还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17年9月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7: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