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挽回局面,并杜绝以后民众的反叛,清朝统治者在每座大城市里都布下重防,这些防守的勇猛彪悍的将士甚至还有独立的住房,260年来,这些将士及其家人靠政府发放的米粮维持生活,他们不得进行商贸活动,也不得与汉人通婚,这样的规定造成的后果是无可避免的,他们就逐渐变成一支懒散的队伍,以往满族男性刚勇的个性已经消失,并且大部分人都不服管制,冲动好斗。直到近期,这两项禁令才得以废除,他们也会最终同化为普通民众。
从士兵接受专业训练的角度而言,这些“部队”不过是一群持有武器的暴民,对军事行动只有最基本的了解。而北方的局势危急,部队需要像西方军队一样,将各地军队集中加强训练,虽然这样的训练让军队能力增加了,但却削弱了军队的形象——因为各省都有自己的独立部队,但是人员数量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人员数量多少和质量的好坏,都依据部队将领的能力和资源而定。
据称,中国军人的俸禄每月有6美元,这些钱足够他们每月的开销了,不过在实际发放的时候还会被上级正式和非正式的官员克扣大约一半。他们还能得到100磅的大米,不过这些大米下发的时候,米里面还掺杂了很多沙砾和泥土。
军人的军装是一件猩红、蓝色和黑色相间的中式马褂,前后都有他的军团名号和标志物,袖子很宽,空空荡荡的;每个军团的帽子形状都不一样,有的是老式的小圆帽,有的就是一顶尖尖的盖帽,而有的军团戴的是巨大的草帽,这些帽子,除了太阳毒辣的时候,其他时间都是背在背上的;裤子都是普通的中式风格,深蓝色的,裤脚在脚踝处打了结,这种装束很适合军人,大量的军人身着这种装束的时候,场面可是相当壮观的,但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推论,说所有穿着这种衣服的人都是军队里的士兵。当军官接到上级检阅的命令时,他们总会找来很多劳动力应付。例如,要举行重大游行,部队军官就向上级提请2000人,并且要求支付2000人的日薪,而实际上部队的真实人数可能不超过300,这是一场关于财富的赌博,本质上是部队军官向上级勒索钱财,所有的中国官员都是这样做的,但他们肯定没有被发现。因此,官员们费尽心机召集了1700个苦力,全都整装待发,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握枪向上级致敬,仪式结束后,这些苦力全部被遣散,武器装备和服装再次被收藏好,等待下一次召集军队的时候再用。
军官是从社会等级较高的人中选出来的,但有时候,部队抓到了特别厉害的盗贼,盗贼的勇猛受到上级赏识,这样他也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年轻的官员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基本训练,在广州,直到近期,对军官的骑术和箭术进行年度考核才逐渐成为一种执行惯例。城郊的一个校场里,有一块约250码的场地,被围篱围好作为训练演习的场所,围篱约5英尺宽,2英尺深,每隔50码,就有3根软材料制作的圆柱,每根6英尺高,直径2英尺。每位应试者都骑上一匹小矮马,坐在马鞍上,他们骑马疾驰,还要努力射箭,拉满了弓,两支箭插在腰带处,沿着场中的沟渠来回跑,这沟渠显然是为了防止马由于缰绳紧勒住了脖子突然转向而挖的。应试者距离箭靶不过两三英尺的距离,这样他们才能射中目标。3支箭都射中了箭靶的靶心,应试者才算通过了测验,坐在近旁另一个空旷场地里的长官才会向上级推荐这位应试者。然而,北方省份却不是这样的,因为这里的某些军队都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装备齐全,像欧洲军队一样。事实证明,中国军队绝不缺乏勇气,只要得到恰当的引导,如今的中国常备军能够与13世纪成吉思汗的铁骑相提并论,当时,成吉思汗的大军横扫西亚,入侵欧洲,最远打到了今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过去,我们常说,一个帝国是由其统治者而凝聚起来的,但在中国,我们也许应该说,中国是因为普遍接受孔子的学说而凝聚起来的,孔子的著作《论语》发表于耶稣诞辰的500年前——宣扬的是人应遵循的基本品行,包括敬爱父母,敬畏君王,遵从长者和上级,以及泛爱众等理念。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