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爱华尔德著田舒婧译的《老屋子(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是丹麦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写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围绕书中主人公祖辈所建的老屋展开叙述,老屋似乎成为家族的传承和精神符号,它既是脱离世俗的静思处,也是逃避生活的避难所。故事中的两代人都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来对老屋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故事中蕴含着教育的秘密。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的真谛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生活;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就意味着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特,第二部分是科特的儿子。 《老屋子》即为精华凝结,别具风格。
卡尔·爱华尔德著田舒婧译的《老屋子(赠英文版)/双语译林壹力文库》是丹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的文学作品。本书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首版分别以丹麦语出版。本书的第一部分名为“科特”,主要描写了年轻时的科特与妻子阿德尔海德对老屋子的存在的不同看法,在第一部中阿德尔海德因为受不了老屋子的旧时气息,想追求令人激动的新生活,最后离开了老宅,也离开了老屋。第二部分名为“科特的儿子”,在第二部中,阿德尔海德回到老宅,又重新踏进了老屋子……,这部分主要描写科特的儿子对老屋子的情感,以及三人对老屋子的存在的新的理解。
从那屋子看出去便是广场,那广场如此巨大华丽以至于压根没人在那儿做生意。
白天的时候,在屋子里可以听到马车的声音,但这声响非常遥远,因为这屋子所在的房子远离街道,而且它的墙壁像城堡那样厚。傍晚,广场上闪耀起千盏灯光,夜里,你能听到喷泉的潺潺流水声,不知何时开始,也不知何时结束;还有哭声,没有人知道是谁在哭;更有孤独的脚步,来回交替。
屋子的位置比广场高出不少。它的窗户是一扇门,通向满是红色花朵的阳台。当风吹过,花朵的花瓣正好飞进广场的喷泉,在池水里起舞。
屋子又长又深。
有窗户的地方,阳光会穿过镶着有色玻璃的宽大窗格淌入房间;然而,房间里,那壁炉通向天花板的地方,却总是黑暗的。
从未有人见过窗户前的窗帘被拉开过。即使是太阳能直晒房间的时候,也从未有人出现在房间里。白天,这房间是死的。
屋子在这房子里的位置如此奇怪,看上去好像根本不是房子的一部分。日常生活在它之外展开;即使当整个房子都灯火通明,门前的马匹不断地刨着地面,玻璃杯叮叮当当,音乐声在庞大的会客厅回荡,那房间的门却依旧紧紧闭着。
除了这房子的主人和他的妻子,还有那最老的仆人之外,从来没人踏入过它的门槛。
因为这间屋子是这房子的灵魂,是这房子的传统和密室。
很早之前,建这房子的人给这间屋子预设了这样的用处。而且,他很聪明地做到不让人发现那里有间屋子,除非那人事先知道。当工程完成后,他让设计师起誓不泄露这个秘密,并给了设计师一笔丰厚的酬金,设计师遵守了他的誓言。
这房子的建造者按当时的方法极尽奢华地装饰着这屋子,不仅镀了金,还配备了有图饰的皮帘子,镶着有色玻璃的窗格,和昂贵的东方地毯。但他一直也没 有摆放任何家具,直到最后,他带来两把从米兰定制的精致的扶手椅。
这两把椅子样子奇怪。它们可以在地面上自如地滑动,就连小孩子都能挪动。它们非常巨大,人坐在椅子里会显得很渺小。椅子的木制部分都被雕刻上鸟和其他动物,这些雕像的脸在黑暗中会露出奇怪的笑容,而当灯点亮时,这些笑容又都消失了。
当一切都布置到位以后,房子的主人叫来一位自幼住在这房子里的老仆人,并给了他一把这屋子的钥匙,让他虔诚地照顾这间屋子。每个傍晚,当黄昏来临,老仆人要点燃壁炉架上的蜡烛,即便他知道他的主人在远方旅行,老仆人也必须这样做。每个早晨,老仆人都要亲自整理屋子。除了老仆人,没人进入过这屋子。
房子的主人在正式拥有这房子的那天晚上,第一次带他妻子参观了房子,最后,他带她来到这间屋子。
妻子惊喜地环顾着屋子。她的丈夫让她坐在其中一把大椅子里,然后他坐在另外一把里,对她说:
“亲爱的,这间屋子是留给你和我的,不给世界上任何其他人。我把它设置在房子最隐蔽的位置,远离我们工作的账房,远离仆人们走来走去的走廊,远离我们会见客人的客厅,甚至远离我们的婚房,在这儿你将睡在我的身边。”
她拉起他的手,吻了吻,然后看着他。
“这将是我们婚姻的神殿,我们伟大的爱情使之神圣。在这儿,我们会向上帝祈祷,是他把我们带给彼此。在这儿,每个我们心灵相交的晚上,我们会开心真诚地交谈。当我们死去后,我们的儿子将带着他的妻子来到这里,继续做我们做过的事情。”
于是,房子的主人将这一切都记录在一个文件里,然后他和妻子共同密封了这个文件,并在封口处写下各自的名字。房主把这文件藏在墙里的一个秘密壁龛里。当这些全部完成,他们面对面跪下,紧握对方双手,向上帝进行了简单的祷告,之后便去休息了以上所讲的这对夫妻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儿子、儿子的儿子以及后代们都遵守了他们的遗愿,直到现在。且不论这个家族财富如何变化,地产增加或减少,他们都一直拥有这所建在广场上的老房子。因为不管每一代房子的主人是如何生活的,他都会保住这栋祖宅。那间屋子仍然保持原样,正如最初设计的那样,那个藏在墙洞里的文件开始褪色泛黄。每一代房子的主人一生中仅取出这份文件一次,那就是他第一次带他年轻的妻子来这间密室的晚上。之后,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继而把这文件放回原处。
但每一代房子的法定主人都习惯依据自己的品位脾性在这间屋子里添置一件家具。这些添置的家具在那个时期也都非常奇怪,围聚在那两把大而奇特的椅子旁。
有一位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一生和蔼可亲的人。他以他妻子的名义,将一架昂贵的、镶嵌着华丽饰品的纺车摆设在屋子里。这个纺车夜夜欢快地呼啦呼啦地飞转,这样进行了好多年。如今它依旧摆在那里,纺锤上还缠着线。
还有一位主人,他的脑子永远在天外遨游,从不安定,不过他死前变得糊涂了不少。他给这屋子带来一个精巧的天空系统模拟仪。当按键被按下之后,星体就亮了起来,沿着它们永恒的轨道前进。他就这样坐在那里摆弄他的星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还有一位主人,他的妻子害怕那屋子里的寂静,在第一次踏入那屋子后就再也不肯涉足。她丈夫等了五年,之后做了一个布娃娃女人,跟真人的实际大小一样,把它打扮得非常漂亮。他把这布娃娃放在阳台上的一把椅子上,这样光线就能照在布娃娃毫无表情的脸上。但是他的儿子很爱母亲,把这娃娃拽了回来,藏在了窗帘后。
还有一位,他的妻子每当伤心的时候就会唱歌,而且经常如此。她带来一架钢琴,音调细长柔美,就像妈妈唱歌哄孩子睡觉那样。有的时候,钢琴的声音变得非常尖细。当它在夜晚被弹起时,声音像空气中的嗡鸣传向广场。路过的人猜不出到底是什么在响。
还有一位,他请人给他妻子画了画像并挂在屋子的墙上。但他没有遵守他的婚礼誓言,于是他的孙子把这画像取了下来。而在这画像所悬挂的地方,留下了一个轻微的污迹,无法抹去。
书中故事发生之时房子的主人还没给这屋子添置任何东西。但他的妻子倒是带来一件在她旅途中最吸引她注意力的艺术品。这是一个形状滑稽的罐子,体积很大,发亮,颜色苍白。罐子的一边是一个在荆棘中扭动的裸体男人的画像。这罐子被摆在一个由耶路撒冷附近的石头凿制的台子上。
这个房间就是这样的。
P3-7
我,这本书的作者,很年轻、漂亮、富有,也很哀伤。
在我年轻的人生里,充满了恐惧。面对巨额财富,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我的悲伤整日在我的耳边唱着同样的歌曲。这歌声在我裙摆里沙沙作响,在我胸中芬芳的花丛里叹息。漫漫长夜,我坐在床边,一遍遍推开那带着殷切期盼眼神的梦。
现在,我已写完的一切都不再真实。
在我写的当下,一切都是真实的;而现在,这一切都变得虚无。当我看到一切码成铅字,跃然纸上,我知道,我的青春就是我的力量和我的权利;我也知道,如果我面目丑陋,生来贫穷,我则无法存活。
现在,我很开心、知足。
这是我现在的状态。
但我不打算更改我所写下的词语,因为我知道,那样的时刻即将到来一一很快一一那一切都将又变成现实……直到再次成为虚无。
我的书会继续扩展,经历和平和动荡的年代,直到我再次成为现在的我。
但这本身也可能是个谎言。因为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可是,会有他(上帝)看清我的那一天到来,那时候,我的书就会结束。因为那之后的事情,和其他书里的故事就没什么两样了,而且我也不太记得之后的事情。
尽管如此,这世界确实存在一间屋子,在那里,幸福之光在我眼前闪耀。然后,那光熄灭了,屋子的门也随之关上。
如果有任何人,基于我所写的,认为我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卑鄙罪人,他一点儿都没错。但如果他认为我被这世界抛弃了,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我跟别人一样能够昂首挺胸、心中充满平静地走在路上,且被最优秀的人爱戴。在高高的大厅里,灯光流泻在我的发丝上;男人用他们的欲望向我致敬,而女人则只赠予我她们的恶意。
他们之中,只有一个知道我的罪过,那个人诅咒我。
因为待在满是灯光的屋子里的是他,而那个走到大街上的她则是我。
卡尔·爱华尔德是丹麦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出版人周刊》
(爱华尔德的)这些故事中有如此多诗意的想象力、独创的巧思和非凡的智慧,这令它们与另一位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一样广受欢迎。
——G.C.摩尔·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