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海子诗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清秋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海子——太阳之子、永远的青春诗人,

他纯粹地活着,

舒展、咏吟、结束,

把生命献给自由浪漫的八十年代!

在他那充满诗情的岁月里,你能看到他脚下的道路,他脸庞上的汗水,他明媚的欢笑,他心底的泪滴。曾经,他用笔墨写下了灵魂的赞歌;如今,他用笔墨写下了诚挚的眷恋。若你也念着他,请翻开李清秋所著的《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海子诗传)》,打开海子人生的门。

内容推荐

李清秋所著的《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海子诗传)》是一本美文类传记。本书以优美抒情的文笔,还原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他是被命运遗弃的孩子,也是被簇拥上神坛的巨人。他说着,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却将命运的休止符画在了今天。他是海子,当心脏停止跳动,他成为了永远的青春诗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春天·一场荒诞的新生与死亡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野花是一夜喜筵的酒杯

 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

 父亲用渔火,编织成海的翅膀

第二章 村庄·当麦香浇灌灵魂的成长

 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的袜子里装满了错误

 影子在手掌上漫游

第三章 月亮·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

 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

 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活在珍贵的人间

 河静静卧在人的村庄

第四章 云朵·给理想挂上崭新的翅膀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忘却了走路的声音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语言的本身像母亲

第五章 露水·爱情在云朵中歌唱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男人是,没有河流的河伯

 再美的爱情也不像花朵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第六章 花色·伤心的天幕下流浪的梦想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像花色的土散着香气

 藏族老乡亲在屋顶下酣睡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第七章 阳光·以诗歌光芒刺破生命的彷徨

 诗歌的金弦跺瞎了我的双眼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真的曾经这样幸福

 谁在美丽的火中飞行

第八章 王冠·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荒凉的高冈上站着四姐妹

 秋天的屋顶叉苦叉香

 太阳是我的名字

 面朝大海,春暧花开

后记 诗歌的殉道者

试读章节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1989年3月里,春风扶摇而来,也吹开了春天的记忆。春天里,荡漾着柔软的春光,野花烂漫地对着诗人绽开娇美的笑容,就如同那些他爱过的人,如此地美丽、芬芳。然而,曾经的甜蜜,曾经的温暖,在这一年的3月里,都酿成了失望。

此时的海子正沉浸在失恋的痛苦里,那些感情曾经让他的心激情澎湃,让他爱上这个世界,最终也在他脆弱敏感的心上留下斑驳深刻的伤痕。

3月14日,夜色拥抱着大地,星子困倦地闪烁着光辉。在这静默的黑夜里,诗人的世界却在歌舞、沸腾。

他记录下了生命中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

这个诗歌国度的帝王,却孤独地守着自己的高贵和凄凉。他被十个复活的海子嘲笑,而他则成了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在黑夜里为绝望呐喊,也播种希望的曙光。

可以说,诗的灵感成就了海子,也使他最终走向消亡。越来越多的幻象充斥着他的头脑,他的每个细胞都变得格外敏感,仿佛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而这种幻象,也最终达到了顶点。压抑到极致,文字便是他最好的宣泄。

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和××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一定要追究这两个人的刑事责任。

海子89.3.24

沉重的肉身,再也支撑不起诗人渴望飞翔的灵魂。海子承受着两种极端的撕扯。在那天宁静的深夜里,他大喊着“我活着没意义了”。这一声死亡的呐喊中,他似乎探寻到了一种解脱,寻找到了一种平衡。被吵醒的同事前来问及情况,海子抱歉地说只是噩梦。  之后,他睡意全无,兴奋刺破了内心的彷徨,仿佛是在无边的暗夜里找到了灵魂出口。他在黑夜里穿好了衣服,等待着黎明,去寻找他的自我救赎。

25日,海子孤独地见证了晨曦的来临,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投射在海子幽深的眼眸里,静默地完成了一场生命的契约。

海子起身,穿上了他的蓝裤子白衬衫,如同蓝天簇拥着云朵。他来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在学校里流连一番便走向了火车站。海子的好友西川之母,目睹了海子低头疾走的背影。只是时间匆忙,她没有来得及叫住海子。

火车缓缓开动,载着海子颠簸着驶往远方。窗外风光自顾自地展示着秀丽壮美,火车有节奏地发出悠然声响。车厢里的乘客,各自上演着自己的喧嚣故事。而这一切声色光影,却未能闯人他绝望的世界。攘攘的世界里,他只听到了灵魂的呼唤,听凭心灵的指引。

中午的时候,火车将海子带到了山海关,他走出车厢,游览了山海关。平静的脚步声中,有着悲壮的铿锵。第二天又在那儿闲逛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炽烈如火的太阳,点燃了他死亡的渴望。他开始沿着锈迹斑斑的铁道,朝龙家营方向走去。最终,他卧倒在象征工业文明的铁轨上。当火车疾驰而过,他用滚烫的鲜血,点亮了诗歌的殿堂,“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

他踏着“天梯”走向太阳,回归灵魂的故乡,平静地走向了太阳。海子的死亡却仿佛是在现实里投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带给人们巨大和持久的震撼。他的诗歌也成为了绝唱,被争相模仿,麦田、村庄、泥土……中国大地上一股乡村诗歌的热潮席卷而来。

海子去世后,校方用电报通知了他远在安徽农村的父母亲。不久后,痛不欲生的父母亲将他的骨灰盒从北京带回查家湾村,回到了他生命开始的地方。他在3月苏醒,又在3月沉睡,用整整25年的时光,完成了一个诗人生命的轮回。

如今,他回来了,用他的肉体滋养了这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一切都没有变样。家乡的风和家乡的云,都收聚着翅膀,睡在诗人的双肩上。麦田上,逆流着诗意的悲伤。

渐渐地,从前那座平静的村庄,被无数的崇拜者一次次地造访。他们慕名去寻找海子的气息,看他家乡的月亮,抚摸他守望过的麦田,踏上他涉足的土地,淹没在曾经有他的黑夜,聆听风中传来的诗句……

P4-7

序言

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涌人灵魂,打湿过多少眼眶?当呜咽的琴声穿透时光,又被传过多少地方?诗人海子,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神世界的怀想。就如同一个灵魂的引导者,以诗歌的力量,带我们穿透世俗厚重的墙,将我们引向美的真相。

他在春天苏醒,落在那美丽的村庄。勤劳的父母,呵护着他生命的成长;乡村的和风,浇灌了朴素的意志;麦田的金黄,点燃了他心中诗意的渴望。艰苦而又平静的岁月里,他坚强地成长。为学业奔走,为生计奔波。安徽古朴的村落,庄重典雅的北京,神圣静美的西藏,感性热辣的四川……这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他真实的生命痕迹,也见证了他诗歌世界的成长和繁荣。

许许多多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笔下有了诗的意志。五月的村庄里飘扬着麦香,黄金草原上的湖泊将羊群照亮,宁静的泉水中睡着的鹿王,诗人的双手向着河流飞翔……

伟大的诗人,热情地活在这个珍贵的人间,感受太阳的强烈、水波的温柔。然而,这个世界也终是让他失望。曾经珍贵的人间变成了蓝得伤心的天幕,他胸脯里装着吞下去的种子,寂寞、酸楚地飞翔,甚至带着对凡俗的仇恨,最终在诗歌的世界里,上演荒诞的情节。

1989年的春天,以梦为马的诗人,选择拥抱死亡,随着轰隆隆的铁轨声,踏上天梯,走向太阳。他的死亡,让大地轻颤,短暂的生命,化成叹息的风,吹过世界的每个角落,吹落孤独人的泪水,吹醒疲倦干瘪的灵魂。

相信,天国的世界里,他会得到粮食,得到婚礼,得到星辰和马匹,得到永远的安息。

后记

诗歌的殉道者

2015年,离诗人海子逝世整整26周年。海子生前一直与孤独为伴,死后却成为一个任人评说的对象,真实的海子已经被各种喧嚣所覆盖,我们至今无法揣度他的许多心思,他留给世人的谜团,真的太多太多。

所幸他得到了世界应有的肯定——虽然迟到了这么多年,在中国不同版本的高校教科书里,海子总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章节;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海子的地位亦无人撼动。他死后二十多年里,研究海子的著述层出不穷,一度掀起了“海子热”。在他的家乡安庆,诗人童年生活的故居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总有一批批心怀理想的青年来到他的墓前悼念,因为他的作品,曾经温暖了一颗颗悲伤的心。

如果海子知道世界终究会伸出柔软的双臂拥抱他,他还会不会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青春?

关于诗人之死,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飞转的社会造就了新中国一批最杰出的年轻诗人,他们激扬文字、叱咤文坛,掀起狂热的诗歌浪潮,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都曾产生过一种完美的幻觉。然而,喧嚣过后,谁也未曾预料到,诗人们的放逐之路才刚刚开始,短短几年间,诗坛损兵折将、风雨飘零。

关于海子自杀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西川先生曾提出了几种比较可靠的猜想,此处不再赘述。有人说海子的死亡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种符号,一种必然的文化现象。其实,我们无须将一个诗人放在宏大的社会话语中研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我们只需倾听属于他的声音,感受他的呼吸,触摸他的文字,感悟他的情怀——这是对一个诗人最大的尊重。

叶芝曾说,写诗,是天才的特权。

然而,天才总是要忍受天才的疲惫。海子所钟爱的诗人们:莱蒙托夫、裴多菲、普希金、叶塞宁、马雅可夫斯基、兰波、彭斯等,无一不是英年早逝,将青春雕刻为永恒。追随天才的脚步,海子倒在他所挚爱的太阳之下,他的诗稿却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得以完整地呈现在你我面前。

诗歌,造就了海子,也毁灭了他。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他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名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太诗。”

海子的诗,是海子的嘴唇和肌肤,他写诗的状态完全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很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朋友,没有爱情,在一间逼仄的房间里,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一写就是一整夜。对待诗歌,他是狂热而积极的,犹如迫不及待地要征伐天下的国王;对待生活,他是冷漠而骄傲的,犹如不愿触及大地的上帝。  海子的痛苦在于,理想的双翼已经张开,现实生活却一直缠住他的双脚。查家湾是他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在那里,他承载了太多的父母的期望,他曾经的理想是离开黄土,让粮食不再成为生命的至重,若干年后,当他真的到达城市彼岸时,才发现即使脚步已经离开故土,灵魂却早已在那里生根发芽。理想主义者要经受一场注定失败的旅行,诗歌,是对这场旅行最隆重的纪念。

没有砖头和水泥,房屋一直背在身上。英雄登上了顶峰,来不及享受山呼万岁,就颓然倾倒。大地震动,雪山崩毁,诗稿成为他短暂的羽翼,同他热爱的伊卡洛斯一样,只享受了片刻的欢愉。他的诗作一度被冰封在诗歌圈子之外,然而太阳终究没有辜负他骄傲.的儿子,乌云散尽,冰雪消融,那些曾经落满灰尘的字句,如今一笔一画都光芒万丈。

在这个嘈杂而忙碌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在急匆匆地奔向生存的路途。很少有人再愿意拾起当年的浪漫,读诗,成为一种怀旧的集体行为;写诗,更成为浮华世界的一种奢侈。人们不再喜欢孤独,唯恐世界将自己遗忘;人们不再尝试流浪,预设的生活已然无法打破。

然而,在众声喧哗的街道,总有那样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轨迹、各自的人生路途,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又如此相像——诗人海子,躺在他们灵魂深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海子的诗集前驻足观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追寻海子流浪的足迹——因为生活的艰难从未褪去,而理想的光芒常驻心间。

我是芸芸众生中钟爱海子的一个普通人,在写本书之前,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海子的生平资料,读完了那本厚厚的《海子诗全集》,那些诗句在我心头热烈翻滚,催促我不停地敲击着键盘,试图告诉大家一个痛苦的、孤独的诗人海子。这本书必然有瑕疵,但无妨我对它的坚持,它是我的理想,是这个春季海子的力量。

海子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其实天空并非一无所有,天空中有他温暖的倒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