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人性的洞察决不逊色于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批判勇敢、激烈、令人深思。
独特、犀利、深刻,被埋没多年的文字今日大放光彩!
《中国人的病(沈从文人生随感集)(精)》是沈从文的灵魂自白书,这是一个你从不认识的思想家。
他心目中的中国与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 书名 | 中国人的病(沈从文人生随感集)(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沈从文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对人性的洞察决不逊色于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批判勇敢、激烈、令人深思。 独特、犀利、深刻,被埋没多年的文字今日大放光彩! 《中国人的病(沈从文人生随感集)(精)》是沈从文的灵魂自白书,这是一个你从不认识的思想家。 他心目中的中国与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内容推荐 《中国人的病(沈从文人生随感集)(精)》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社会与人生问题的思考文字,编选视角独特,所选文章均具代表性。在沈从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给喜欢沈从文的人,或者还不了解沈从文的人,以新的思考。沈从文不仅是位极具个性和内涵的文学家,而且是位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目录 第一辑 我的存在为的是返照人 1. 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原题《时间》 2. 我的人生信念的形成│原题《无从毕业的学校》 3. 思索生命,将生命化零为整│原题《时空》 4. 当因远虑而自觉同上帝争斗│节选自《烛虚》 5. 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或意识边际│节选自《烛虚》 6. 对生命的美特具敏感│原题《潜渊》 7. 任何一种骄傲自大都无意义│节选自《青岛游记》 8. 用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价值│原题《水云》 9. 怎么说我老不进步,还不快乐工作│原题《政治无所不在》 10. 应该有“我”还是应该无“我”│原题《一个人的自白》 第二辑 精神的浸润将形成未来 1. 凤凰:游侠者精神│原题《凤凰》 2. 童心不失信仰永存│原题《青色魇》 3. 正直而有信仰,始终相信善│原题《黑魇》 4. 教育出青年女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节选自《烛虚》 5. 放大女性的生命与人格│节选自《烛虚》 6. 重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节选自《绿黑灰》 7. 将生命贴近土地,单纯而庄严│节选自《绿黑灰》 8. 年青生命倾心于实际事业,便可见国家将来│节选自《绿黑灰》 9. 将精力和信心粘附到民族发展需要上去│原题《白魇》 10. 用美与爱重造我们的国家│原题《美与爱》 第三辑 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利 1. 中国实在毫无光荣出路可言│原题《“中国往何处去”》 2. 国家的悲哀在于做人没有神圣庄严感│原题《找出路——新烛虚二》 3. 中国人的病:失去了创造性与独立性│原题《中国人的病》 4. 悲观与乐观:切不可完全浮在表面上│原题《悲观与乐观》 5. 读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原题《从“小学读经”到“大众语问题”的感想》 6. 读经与国民的道德建设│原题《论读经》 7. 知识阶级不应该沦落为政客的附庸│原题《读书人的赌博》 8. 知识阶级要用“意志”代替“命运”│原题《长庚》 9. 多数人观念与真理相反│原题《生命》 10.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原题《抽象的抒情》 第四辑 国家悲剧可望明日结束 1. 中国读书人的天真,比任何人皆多一些│原题《知识阶级与进步》 2. “学术”或“文化”常弄得非驴非马│原题《“五四”二十一年》 3. 国家重造,解决矛盾,还得用集团屠杀方式?│原题《五四》 4. 五四学人大多数够得上“君子”称呼│原题《五四和五四人》 5. 大学忽然成为银行办事员的养成所│原题《纪念五四》 6. 大学教育培养的“愚”,得想法节制了│原题《穷与愚》 7. 中国谈改造运动,实离不了制度化和专家化│原题《读英雄崇拜》 8. 说到经久,帝国还敌不过一首七言诗│原题《政治与文学》 9. 领导国家的方式完全如小买卖经纪人│原题《性与政治》 10. 想起国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不觉眼湿│原题《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 试读章节 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原题《时间》,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大公报·文艺》。 一切存在严格的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来真正的意义同价值,不过是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是无意义无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无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同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来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既如此单纯:“活下来,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这分歧是一看即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想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习惯,保护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两种人既同样有个“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找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声音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同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人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并不多,可是间或有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个时间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头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很寂寞!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着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人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而跳跃。 P3-5 序言 出版者的话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教授、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众所周知,先生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新路,他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精湛研究,提升了我们对文明的理解水准。在我们看来,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者。他一生创作的数量众多的随笔,蕴涵着真挚、独到的思索。从文艺性随笔、时政评论到1949年后的思想汇报,无不体现出作者博大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他对人性的洞察及对国民性改造的设计,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鲁迅;对文学创作特性的思考,可谓独树一帜;对现实的观察见微知著,对中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发人深思;……独特、犀利、深刻,见出一颗坦诚的赤子之心。为了发掘这方宝藏,我们特约请刘红庆先生选编了这部思想随笔集。 需要说明的是,沈从文先生的写作除了带有那个时代文白转换的特征外,还有自己强烈的风格,语法、标点往往不合语文规范。对此需要我们特别提请读者注意。我们只校正某些明显的错误,可以意会和贯通的一概不予改动。另外,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略加注释,期望有助于今人阅读。编者选文、注释均出自北岳文艺出版社之《沈从文全集》,在此谨向对出版者的劳作表示诚恳的谢意。 新星出版社 2015年7月8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