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
一
刘福成一大早就起了床,坐在自家客厅里一袋烟接着一袋烟地抽着。实际上,整个晚上刘福成都没合死眼睛,只要一合上眼睛,燕子山二当家的那张疤瘌脸就在眼前晃来晃去,特别是临走时撂下的那句“七月十五我带人来取家伙,要是交不出货的话,那就只能让你们全家到那边过节了!”疤瘌脸从腰间拔出盒子炮,“啪”的一声拍在八仙桌上。疤瘌脸带着两个手下骑着枣红马走了,但刘福成忐忑不安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知道疤瘌脸是奉燕子山大当家、外号“鬼见愁”的命令来铺子里订货的,到时要是真交不出货来,鬼见愁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刘福成望了望八仙桌上的订金,长叹了一口气。
刘福成的兴隆铁器铺位于镇子的中央,是六十里铺最大的铁匠铺之一,仅伙计就有四五十号。铺子分前院、后院,共三排三十二间房子。前院一排八间是生活区;后院两排二十四间是生产、办公区。其中,中间一排以储藏、办公为主,刘福成坐的那个厅堂就位于这排的东边第二间,跟厅堂通着的东边那间,是他们平时议事的地方。后院的两排房子虽然东西一样长,但后排房子比前两排房子南北宽三米,且没有间隔,是铺子的加工区,被称为打铁房。铺子除了有三排堂屋外,还有一排十二间东屋。最南边的五间是兴隆铁器铺的酒馆,紧挨着酒馆的三间是客房,最北面四间是商铺。前后院之间留有小门,经过小门就进入了后院。在六十里铺,虽然大大小小的铁匠铺有六七十家,是方圆几百公里内最大的铁器生产、集散基地,但与兴隆铁器铺规模相当的只有三家。一家名曰火麒麟铁器铺;另一家名号为瑞祥铁艺铺,其他规模较小的铁匠铺依姻亲或协作关系,分别隶属于三大铁器铺,形成了三大派系、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大铁匠铺的产品虽有差别,但主打产品都是炊具、农具。因争抢人才、争夺客户,三大铁器铺素来不和,龌龊与争斗从未停止过。三大铁匠铺中,成立最早的当属兴隆铁器铺。据刘氏家谱记载,兴隆铁器铺是光绪元年刘福成的爷爷刘兴隆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干起来的,到刘福成这一代历经三代六十多年。铁匠铺成立之初并无名号,人员只有刘兴隆兄弟三人,主打产品是锨镢锄犁。刘福成的父亲刘长号十五岁进铁匠铺当伙计那年,店铺才有了正式的名号——兴隆铁匠铺,并开始制作锅盆、鏊子之类的炊具,刘氏家族因此殷实富足起来。在普通人家连红薯、玉米面都没得吃的那个年代,刘兴隆一家却能吃上烧饼、豆腐甚至肥肉肘子。刘长号结婚的那年冬天,积劳成疾的刘兴隆死了,兴隆铁匠铺因此一分为三。继承了兴隆铁匠铺名号的刘长号苦心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而他的两个叔叔一个好赌、一个好嫖,家业很快就败落下来,分家不到五年就被刘长号收购了回去,铺子从那时起就更名为兴隆铁器铺。 跟兴隆铁器铺相比,火麒麟铁器铺和瑞祥铁艺铺成立的时间要晚一些,成立之初,处处受到兴隆铁器铺的排挤、刁难和打压,从那时起,三家铁器铺就结下了梁子、种下了冤仇。火麒麟铁器铺和瑞祥铁艺铺虽然成立时间晚,但有区别于其他铺子的主打产品,在当地迅速站稳了脚跟。六十里铺不产铁,却能在几十年内就成为北方最大的炊具、农具生产、集散基地,除了靠近济南、胶济铁路穿中而过等地理、交通优势以外,还与最早成立的三家铁匠铺的兴起与带动分不开。
六十里铺的铁器方圆几百公里内有名,六十里铺周边地区的土匪方圆几百里内也同样有名。六十里铺近靠济南,北有黄河天堑,东南群山环绕,地势险要,地形复杂,自古以来就有盗匪、山贼出没。军阀混战年代,六十里铺周边地区曾活跃着几股土匪,几经围剿、火并之后,最后仅剩两股实力最大的土匪,一股以疤瘌脸为首,他们占据燕子山天堑,到处打家劫舍,滋扰百姓,搞得周围百姓苦不堪言。一股以鬼见愁为首,他们占据泰山山脉的角子山,山下公路穿越,商队经过频繁,但与商贾集中、百姓富庶、交通发达的济南府周边地区相比较,鬼见愁占据的角子山可谓是穷乡僻壤。一九三五年冬,驻扎在六十里铺的国民党吕象山部奉命围剿燕子山,鬼见愁以驰援燕子山为名,趁机夺了燕子山,成为山上大当家的。山头被占领,疤瘌脸虽心有不甘,但无奈队伍死伤大半,自己又欠人家一条命,只好屈尊当了山上二当家的。
鬼见愁当上燕子山大当家的之后,陆续收编了鲁西北地区几股流匪,队伍快速扩大到三四百人。他们依山修筑工事,形成以“燕头”为中心,两边数十个山头为犄角的“燕形”防御体系。吕象山虽多次劝降、派兵攻打,但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由于当地老百姓称燕子山上的土匪为鬼见愁,时间一长,鬼见愁就成了燕子山大当家的名号,其真实姓名谁都不知道。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