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东西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终生未婚的“生命天使”;妇女和婴儿的守护神;她用无私的爱托起生命的太阳……
有的长夜,只能独自走过;有的苦痛,只有自己懂得;她用爱铺满遍布荆棘的路;她用一生成就永恒……
张清平著的《万婴之母(林巧稚传)》献给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 书名 | 万婴之母(林巧稚传)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张清平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东西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终生未婚的“生命天使”;妇女和婴儿的守护神;她用无私的爱托起生命的太阳…… 有的长夜,只能独自走过;有的苦痛,只有自己懂得;她用爱铺满遍布荆棘的路;她用一生成就永恒…… 张清平著的《万婴之母(林巧稚传)》献给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内容推荐 张清平著的《万婴之母(林巧稚传)》以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的医学生涯为经,以她的成长背景为纬,详细记述了她在妇产科医学的求学、行医经历及在妇产医学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林巧稚丰富多彩的人生、博爱的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医德和精神情操。作品在对协和医院历史的梳理和对人物性格的发掘上精雕细刻,使人们得以走近和了解这位“东方圣母”式的女性。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著名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林巧稚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目录 第一章 鼓浪屿的女儿 一、女婴出生在圣诞前夜 二、少女的选择 三、走向远方 第二章 协和啊协和 一、北京城里的“国中之国” 二、专注的眼睛 三、年轻医生 四、孕育与疼痛 五、医者的使命 第三章 洁白的颜色 一、母与婴 二、胡同诊所 三、白,是一种颜色 四、医患之间 第四章 新出来的太阳 一、大红请柬 二、一个孩子名叫“念林” 三、明朗的天 四、塞外来信 五、拒斥与坚守 六、白发人送黑发人 七、救命的“林婆婆” 第五章 风起时 一、头发乱了 二、奇异诊断书 三、最后一个病人 尾声 最后的时刻 试读章节 振明学的是工科,在学校以成绩优异著称。他的聪敏曾是父亲的骄傲和希望。 振明退学回家后,与人合资在龙头山开了一家汽水厂。后来,他又到~家外国机械制造公司做事,他很快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年幼的巧稚很崇拜大哥。大哥的勤奋努力,大哥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在人们对大哥的称赞中,她很小就懂得,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她小时的作文,留下了这样的心迹:“我长大要做一个高级技术家!” 有了大哥的支撑,家里的生活也明显有了起色。父亲减轻了压力,身体状况也日益好转。两年后,大哥振明结婚了,嫂子贤惠能干。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带来了她的一儿一女——二哥振炎和妹妹勤稚。 有女人的家到底是不一样。家里的餐桌上有了可口的饭菜,全家人的衣服重新变得整洁熨帖,院子和窗台上种植着花草,屋里屋外一扫曾经的冷寂凄清,满是生机。 上街的时候,父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傍晚,他常常带着巧稚到港仔后的沙滩上散步。早年英国教会学校的教育,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思想开通,待人宽厚。见识过外面世界的他,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他的孩子里,只有小女儿巧稚和长孙嘉通可以用英语和他交谈。对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女儿,父亲有一份格外的疼爱。他把巧稚当男孩子一样养育,希望她有教养、有出息。 潮水退去的海滩,轻风拂面,波平浪静。海蛙摇摆着身子在沙滩上爬过,海蟹飞快地划动脚爪,在泥沙上留下细细的纹痕。 父女俩站在海边,看夕阳一点一点没下水面。海天相接,紫霭茫茫,落日和地平线相交处橙红荡漾,静美而开阔。 漫步在海边,父亲有时会给巧稚讲《圣经》故事和圣徒的传说,也讲过去他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事情。那是一个孩子最初的启蒙。 巧稚的父亲林良英早年在国外念书时,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人先后受洗,加入了基督教公理会。 当年的鼓浪屿,有不少像林良英这样的教徒。 散步后回家,巧稚总是在窄窄的台阶上蹦跳着跑在前面。她喜欢在小路拐弯处等着父亲,前面有点黑,她习惯拉着父亲温暖的大手往家走。一过去坡路,就能看见她家的小楼。 当地人叫这座有着八角形楼顶的三层楼房为小八卦楼。 巧稚很小就听父亲讲过,那一年,美孚石油公司要在鼓浪屿建一座油库,巧稚的父亲林良英承包了这项工程。他用赚得的钱盖了这座小楼,这是很让父亲骄傲的一件事情。 5岁那年,巧稚进了英国传教士韦艾利夫人开办的幼稚园。韦艾利夫人高高胖胖,人很和善,岛上的大人孩子都叫她“韦师母”。 韦师母教孩子背诵《基督教三字经》,厦门的传教士用拉丁文拼写出了闽南方言:“自太初,有上帝。造人类,创天地……” 星期天,父亲领着巧稚去教堂。大人们做礼拜,孩子们在外面的空地上玩儿,看牧师给他们的绘有《圣经》故事的画片。 14岁,巧稚在岛上的教堂受洗。 纯净柔和的唱诗声像是来自天外,烛光中,圣坛上的杯盘显得格外温润。在牧师的引领下,巧稚垂首接受祝福、洗礼。 一缕阳光穿越教堂高高的花窗照射进来,她觉得阳光照进了自己的心里。 晨曦透过百叶窗射进房间,巧稚睁开了眼睛。 她醒了,蹬开搭在身上的被单,舒服地伸着懒腰。 院子里传来水桶磕碰井沿的声响,她知道,那是大嫂开始了清晨的忙碌。很快,家里的小孩子都会陆续起床,小院会忙乱而拥挤。 巧稚翻身起床,趴在窗台上打开了乳白色的百叶窗。窗外的藤萝散发出青草的气息,院子里的花草树木上,有晶莹的露珠在闪动。 她麻利地梳洗完,和大嫂打了个招呼,拿起书包朝学校跑去。 早晨,窄窄的街巷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海边的空气湿润而清新。海浪温柔地涌动,海上的雾气一点点变得稀薄。海鸟掠过,宁静的海滩像天国的早晨一样洁净。 鼓浪屿的东边是升旗山。升旗山上,高高地矗立着旗杆,三角形的旗帜悬挂在旗杆上,为海上往来的船只指示风向。 升旗山下,坐落着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建于1900年,由周寿卿牧师向海外的福建籍商人募捐建成。(P6-7)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