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思想缘起
第一节 别开新论的理由
第二节 思辨同一性
第三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对哲学的理解
第五节 哲学研究的对象
第六节 三元论概说
上弦 六纲
第一章 天道——物质世界的基础
第一节 元子
第二节 空间
第三节 时间
第四节 物质
第五节 引力悖论
第六节 压力场
第七节 思辨经典实验
第八节 把牛顿从上帝身边拽回来
第九节 运动场
第十节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第二章 物理——客观辨证法
第一节 有限、无限、界限
第二节 无对、绝对、相对
第三节 自然、必然、偶然
第四节 差异、逆反、同一
第五节 正位、配伍、佐使
第六节 积极、中立、消极
第七节 不足、充足、充溢
第八节 同化、自化、异化
第九节 定格、流变、废止
第十节 建构、解构、同构
第三章 人文——人类社会的演变
第一节 人的形成
第二节 人的历史活动
第三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四节 自由自觉市场经济
第五节 三元世界人为核心
第六节 共产主义理想
第七节 对历史的思考
第八节 历史竹节 时代
第九节 人的本质
第十节 人与社会的二重属性
第四章 事理——实践辩证法
第一节 料质与性质
第二节 周易八卦初解
第三节 周易八卦再解
第四节 周易八卦三解
第五节 矛盾的五种结构
第六节 连三易初解
第七节 连三易卦象详解
第八节 归四易初解
第九节 归四易详解
第十节 三易图解意犹未尽
第五章 心知——心理思维的规律
第一节 回顾传统认识论
第二节 认识论的基础
第三节 两种同一
第四节 认识论的接受生成说
第五节 人脑的认识系统
第六节 概念及其形成
第七节 认识的路向
第八节 判断推理八原则
第九节 表达与理解
第十节 释义与信从
第六章 思辨——主观辩证法
第一节 确定概念
第二节 反转来看对照着思
第三节 主观矛盾
第四节 定义包含与构成包含
第五节 肯定与否定
第六节 流变与定格
第七节 理与境之辩
第八节 区别与统一
第九节 量变与质变
第十节 主观悖论
下弦 四纪
第七章 食货——人与物的辩证互动
第一节 商品
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资本
第四节 剩余价值
第五节 工资
第六节 利润
第七节 生产链条
第八节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九节 产业升级
第十节 理想的生产方式
第八章 国政——人与人的辩证互动
第一节 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国家主权
第三节 人民主权
第四节 民意上同
第五节 两种模式
第六节 政党政治
第七节 民主与集中
第八节 协商与票决
第九章 人伦——人与心的辩证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人
第二节 社会要素
第三节 社会文化
第四节 社会纲常
第五节 社会个体
第六节 社会评价
第七节 社会流变
第八节 人生态度
第九节 人生境界
第十节 人生意义
第十章 天理——心物人的真理天命
第一节 道德
第二节 法制文明
第三节 本相
第四节 真理
第五节 天理
第六节 真理性的验证(一)
第七节 真理性的验证(二)
第八节 天命
第九节 人生真谛
第十节 认识自我
合——归要明宗
第一节 尝试推陈出新
第二节 思考路线图
第三节 思考的方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