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安德森等著的这本《东线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翔实纪录了苏德之间的残酷战斗。书中附有大量战争中用到的车辆、武器装备和士兵制服的图片,以及展示各方部队进攻方向的地图。正文由各研究领域权威专家撰写,并为所涉及的战役和事件配上了超过250幅的珍贵照片。
| 书名 | 东线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 作者 | (英)邓肯·安德森 |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肯·安德森等著的这本《东线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翔实纪录了苏德之间的残酷战斗。书中附有大量战争中用到的车辆、武器装备和士兵制服的图片,以及展示各方部队进攻方向的地图。正文由各研究领域权威专家撰写,并为所涉及的战役和事件配上了超过250幅的珍贵照片。 内容推荐 2000多万士兵和军官、50000多架战机、30000多辆战车、100000多门火炮、数十场重大战役、近3000万人死伤,人类历史上极其惨烈的大战…… 邓肯·安德森等著的这本《东线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再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悲壮的一幕!这是正义与邪恶的生死决战! 目录 1 “巴巴罗萨”计划的准备 生存空间的要求 希特勒的信心 虚弱的苏联 陈旧的装备 不祥的征兆 “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置若罔闻 德军面临的问题 机械化装备的匮乏 部署和意外 2 向东方推进 警告已为时太晚 北方集团军群 南方集团军群 中央集团军群 德国人面临的问题 游击队的袭击 转变 列宁格勒保卫战 向莫斯科进军 苏联的防御更加牢固 有所欠缺的考虑 3 第一个冬天 苏联幸免于难 斯大林过于乐观 朱可夫的反对 德军受到激励 德军装备的匮乏 德国人的暴行 罗斯托夫的陷落 红军在克里米亚的反攻 卡尔科夫 4 向斯大林格勒推进 希特勒在1942年的计划 德国的兵力 莫斯科的重要性 目标:卡尔科夫 苏军的不利条件 塞瓦斯托波耳陷落 “蓝色”计划的第一阶段结束 攻击目标:斯大林格勒 攻占罗斯托夫 斯大林格勒遭袭 渡过顿河 苏军的进攻 5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前的斯大林格勒 首次进攻 马马耶夫岗 目标:伏尔加河 崔可夫的自主权 熟知地形的重要性 迅速巩固 德军的进展 恢复攻势 第62集团军再次撤退 保卢斯下令休整 德国空军的疯狂进攻 拖拉机厂被围 激烈的战斗在持续 崔可夫的转移 德军的进一步准备 苏军的心理优势 6 南方决战 红军的改组 胜利与失败 “火星”行动失败 “小土星”行动 斯大林格勒:大结局 向第聂伯河进军 曼施泰因的反击 灾难性的损失 7 库尔斯克之战及其后果 策划新的攻势 等待新的装甲补充 强大的“斐迪南”式战车 未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坚固的防御阵地 “堡垒”行动开始 7月5日:北方战场 莫德尔的部队 7月5日:南方的钳形攻势 7月6—12日:北方的钳形攻势 7月6—12日:南方战场 抵御苏军 朴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 德军攻势被阻 “堡垒”行动的结局 “堡垒”行动的溃败 苏军的出击 向哈根防线撤退 向第聂伯河挺进 夺回基辅 8 冬季风暴 斯大林的警告 政治方面的考虑 瓦杜丁的圣诞礼物 苏军的战果 心理战 失踪的德军伤员 撤退变成溃败 令人震惊的一幕 苏军的进一步行动 危机中的克里沃罗格 9 斯大林的夏季攻势 德国的战略 “白俄罗斯阳台” 反游击行动 “盾与剑”策略 苏联的伪装 大规模的炮轰 来自沼泽的攻击 收复明斯克 一鼓作气 莫斯科大游行 疲惫的苏军 向南方进军 罗马尼亚危机 酷热 新的盟军 战争尚未结束 10 从维斯图拉河到奥得河 布达佩斯攻势 被削弱的维斯图拉防线 苏联的准备 德军放弃华沙 苏军的突破 撇开维也纳 11 柏林的陷落 连贯的防御计划 不安的斯大林 比索姆河更惨 科涅夫的胜利 渡过施普雷河 攻入柏林的第一支苏军部队 希特勒寻找救援 苏军井然有序的进攻 纳粹主义的高昂代价 试读章节 10月18日德军集中力量攻击巴里卡德,有一个团到达了伏尔加河,将红十月炼钢厂与巴里卡德完全隔断;在巴里卡德西面,古尔季耶夫的第308师和柳德尼科夫的第138师则在艰难地支撑着局面,保卫着工厂西墙下铁路沿线的每一寸土地。 在古尔季耶夫的第308师左侧,斯梅霍特沃罗夫率领他那优秀却名声不大的第193师继续抵抗德军第94步兵师的进攻,与其展开了近距离的残酷战斗。霍夫曼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史无前例的惨烈战斗不问断地持续了四天,在此期间我军仅向前推进了半英里。苏联人的火力给我们造成了重大伤亡,将士们都尝到了苦涩的滋味而变得沉默。”然而就在此时,德国人坚强的品质与有效的进攻发挥了作用。10月18日中午时分,斯梅霍特沃罗夫的第193师开始溃败,因此古尔季耶夫第308师南翼也就失去了保障,而其西翼与北翼则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此时第62集团军的中心阵地也面临着严重威胁。这时崔可夫迈出了勇气非凡的一步,他命令第308师切断联络,向后撤退270多米。崔可夫认为这是一个避免第308师遭到围歼的很合理的做法,但其实他是要维护自己作为斗士的声誉和改变自己在城市里相对孤立的处境。 德军的进一步准备 保存下来的苏军第308师很快就又投入了战斗。至10月20日,第6集团军已经占领了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并在事实上包围了巴里卡德兵工厂的最东侧,紧跟着就在厂内继续进行战斗。此时崔可夫的侦察系统也开始运转起动,探查德军往红十月炼钢厂以西集结的迹象。10月22日德军向红十月炼钢厂发动了首次主要突击,由第100狙击师、第94和第305步兵师攻击并牵制住巴里卡德附近的苏军,以便为主力军第79步兵师进攻红十月炼钢厂地区创造条件。 10月23日凌晨,德军第79步兵师在装甲兵与空军空中打击的掩护下对第39近卫师发动攻击,把火力集中在红十月炼钢厂的西北角。这次进攻(配合着其他部队向巴里卡德的推进)成功地将古尔季耶夫强大的部队困在了炼钢厂内,德国步兵则已推进到红十月的铸造厂与车间。第二天,德军又成功地占领了巴里卡德的中部和西南地区,从而进一步孤立了古尔季耶夫的部队。由于斯梅霍特沃罗夫的第193师的落败,一部分德军又楔人巴里卡德与红十月炼钢厂之间的苏军防线。然而德军在激战中遭受的伤亡也很大,10月25日和26日,他们的疯狂攻势终于减弱。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尽管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却也不得不进行清点,重建支离破碎的连、营、团各级部队,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崔可夫筋疲力尽的第62集团军暂时也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同时又得到索科洛夫上校率领的第45师两个团的援军。崔可夫将它们配属给受到重压的斯梅霍特沃罗夫的第193师。10月28日,调整过的德军部队向第62集团军发动了最后的疯狂攻击。在中央前线,德军最终将古尔季耶夫率领的第308师和柳德尼科夫率领的第138西伯利亚师赶进了巴里卡德,但他们始终无法靠近450多米外的伏尔加河。在巴里卡德南面红十月炼钢厂内,德军第79步兵师又一次对第39近卫师发起攻击。在几小时内就有大量德军强行冲人工厂,先头部队离伏尔加河仅有360多米。古尔季耶夫命令部队坚守阵地,整个工厂内都在进行着以喷水器、铁铲、斧头为武器的白刃战。苏方援军奉崔可夫之命穿过斯大林格勒破碎的街道向红十月炼钢厂突进。直到10月29日晚,工厂内的激战才逐渐减弱。10月30日双方两败俱伤,红十月炼钢厂终于恢复了平静。类似这种残酷的小型遭遇战时有发生,直到1943年2月2日德军最后屈服。 苏军的心理优势 在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双方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在1942年10月下旬还有哪一方指挥官没有考虑到它的话,那么此时双方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持续两周的激烈战斗中,第6集团军控制了拖拉机厂、巴里卡德兵工厂和红十月炼钢厂的一半。其中,苏军损失了4个师(第37海军近卫师与第95、112、193师),古尔季耶夫的第308师虽然保存下来,但处于危险之中。在这一周里,争夺红十月炼钢厂地域的战斗实际上已经耗尽了古里耶夫的第39近卫师的能量,第84坦克旅则干脆被消灭了。控制了城市90%地盘的德军对苏军占据的10%的地区发动了猛攻。 但这却并不足以决定胜利,德国人明白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已经意识到红军已经经受住了德国空军的重拳打击。德国空军不能切断伏尔加河意味着苏军的损失可以得到补充,而由于德国人在东线作战目的与作战方法的逐渐脱节,德军第6集团军的损失却是绝对的、无法补救的。10月31日,崔可夫向保卢斯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索科洛夫的主力军第45师在红十月炼钢厂与巴里卡德之间发动反攻。从实际战况上来看,这次进攻只不过推进了130多米,但其心理上的意义却不可估量,它明确地宣告了红军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 此时的第6集团军已经没有多少能量了。当1942年11月1日的黎明到来时,8月下旬那些充满自信的日子已经只剩下一些奇怪、模糊的记忆,所有的德军指挥官都明白他们再也无力发起类似规模的攻击了。就像在莫斯科战役前那样,部队正被拖进艰苦的消耗战,既要对付红军又要应付苏联冬季的严寒。此时德军在东线上完全取胜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只是它还不知道,红军正在组织一场代号为“乌拉纽斯”行动的反攻,将把第6集团军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并最终予以歼灭。 P102-104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