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悲情中条山(1941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卢兴顺//刘波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迅速解决“中国事变”,日方决心集中兵力进犯中条山,并阴谋策划全歼中国守军。为此,日本中国派遣军“不顾警备地区治安状况的下降”,“从华中抽调第17、第33两个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再由关东军调集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在运城、新乡两个机场展开,担任空中配合。接着,日华北派遣军将其所辖兵力做了适应性调整,编成了参加中条山战役的序列——第1军:第33、第36、第37、第41师团,独立混成第4、第9、第16旅团,军预备队;方面军直辖兵团:第21、第35师团,原配属第35师团之骑兵第4旅团一部分及第3飞行集团。指挥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总兵力约10万余人。1941年5月7日,自感稳操“胜券”的日军,于傍晚时分突然一齐出动,由东、西、北三面进犯中条山地区。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据日方的统计资料,中国军队“被俘约35000名,遗弃尸体42000具,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

卢兴顺、刘波编写的《悲情中条山(1941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41年,中国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中条山战役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中条山,“中国的马奇诺防线”。这本应该是抵御日军入侵的一道壁垒,但因为种种原因。

这道屏障之下隐藏着无数的隐患。只有战争爆发的那一刻,才会显露出来。

王芸生、周恩来、李记鸾。三个人,三支笔,

在《大公报》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墨之争。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八路军正名……

卢兴顺、刘波编写的《悲情中条山(1941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41年,中国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中条山战役的全过程。

此役被国民政府视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

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目录

第一章 轻敌埋下的隐患

 一、有名无实的根据地

 二、防务部署,混乱无效

第二章 痛败中条山

 一、阴谋,初现端倪

 二、调兵遣将行不义

 三、在溃败中落下战幕

 四、痛定思痛

 五、硝烟之后的笔墨交锋

第三章 诡计多端的战术

 一、“斩首行动”,瘫痪指挥系统

 二、临阵扰乱军心

第四章 战败之后的反思

 一、将领的“自我反省”

 二、军队战后教训总结

第五章 侵略者与捍卫者

 一、最高指挥官多田骏

 二、被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

 三、部分参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简介

第六章 惨无人道的日军暴行

 一、沁水西山毒气杀人

 二、寿阳郭家庄惨案

 三、平定马家庄惨案

 四、血洗兴县城乡

 五、五台铺上沟的悲剧

 六、定襄上零山毒气杀人

 七、应县下社惨案

 八、惨绝人寰,绛县里册峪

 九、火烧桐峪镇

 十、榆社圪坨惨案

第七章 充塞天地间的抗日英魂

 一、无人生还的永济之战

 二、八百壮士投身黄河

 三、望原会战

第八章 人民大众,抗日有功

 一、掀起壮大抗日武装的热潮

 二、组建地方游击队

 三、军民同心,共御外敌

 四、再建抗日

第九章 永垂不朽的抗战精神

 一、“宁战死千遍,不投降一回”——唐淮源上将

 二、“不成功,便成仁”——王竣中将

 三、“决心殉国,以保全国人格”——寸性奇中将

 四、“军人当战死抗日战场!”——武士敏中将

 五、“坚守阵地,流尽最后一滴血”——梁希贤少将

 六、“有敌无我,有我无敌”——陈文杞少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当时,沦陷区的日本特务机关、汉奸与根据地内暗藏的汉奸内外勾结,大肆活动。卫立煌由于汉奸的出卖,差点被日军飞机炸死。沁县故县镇的汉奸特务机关,收集情报,拉拢动摇分子,具有相当规模。长治的汉奸机关,参加者均系相当有名的人物,与安阳日本特务机关直接发生联系。

1940年12月的一天,卫立煌正与重要幕僚准备共进午餐,机要处送来紧急公文。

“报告长官,紧急电文!”机要参谋报告。

“念!”卫立煌不知道是紧急文电。

“这……长官,你还是先过目一下吧!”

“嗯?”卫立煌意识到这份文电不同寻常。

原来是一封联名急电: “石友三投敌有据,正待机发表通电。职等为先发制人,杜绝日寇宣传利用,危害我抗日圣业,已将石友三扣押,并拟就地正法,以绝后患。是否妥当,请钧座批示。”署名的有第39集团军第8军军长高树勋、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总参议毕广垣等人。

卫立煌看完电报,转身向在场的幕僚们传达了大致内容。

“你们看,这件事该怎么办?”卫立煌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长官,这种事还是调查清楚,再做打算吧?”

“还需要调查什么?这个人我了解他不是一天两天了。”卫立煌瞬间怒火中烧。

“那……长官,你决定吧!”众人不再吭声。

在征求了各位幕僚的意见后,由军法处向上呈报,后接密令,即时处决了石友三。

事实上,石友三早在1 939年就有动摇投敌的倾向,卫立煌发电要他以民族大义为重,甚至说可把省主席的职位让给他。1940年,臧伯风、毕广垣去重庆开会回防,向长官报告石友三已有投敌行动。卫立煌又连续去函电给他,要他珍重自爱。这次,证据确凿,投敌在即,对他实在毫无挽回余地了。

当天午后,西工长官部内均在谈论石友三正法之事。这是抗战以来继韩复榘后的第二名省主席兼带兵官被镇压,在第1战区震动很大。过去观望、动摇分子,受到警戒,都表示愿意抗战到底。

之后,卫立煌又通令各县县长全力打击有确证的通敌/W'--7-,破获特务机关,其效果立竿见影,汉奸活动大为减少。

建立游击根据地的第二个举措就是:加强救济,促进生产。

中条山地区战事不断,严重影口向农民的耕种,日伪又有计划地掠夺、破坏粮食等资源和实行经济封锁,再加上突然入驻十几万部队,导致物价飞涨、粮食出现空前的危机,很多老百姓只能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不少人。

针对这一情况,1939年,中条山平赈委员会成立,以调节民食、抑低物价为主要任务,从河南采购米麦,运往中条山区。卫立煌又向国民政府行政院请求救济,要到30万法币的赈灾款,按灾民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形,发给赈灾票;对于抗战军人家属则酌加赈灾款。

1940年,在晋灾救济会的呼吁下,国民党中央赈委会两次共拨款80万元。2月,山西省署订立扩大春耕运动注意事项,通令所属办理,规定公私荒地应先由抗战军人家属、贫民及自耕农垦耕,在行政上努力解除农民不合理的经济负担,绝对禁止不必要的差务,要求各部队机关切实保护人民耕耘。同时,中央赈委会又拨春耕种子费2万元。

紧接着,全中条山将近一半的部队都参加助民耕割运动。为打破日军的经济封锁,中条山区开展了“不弱于大后方的经济建设运动”。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的领导下,合作社在中条山区发展迅速,仅1939年就成立了数十个,有造纸、纺织、煤铁、印刷、面粉、军服、军鞋等,甚至有小型玻璃厂,极大地缓解了日用品的缺乏。

建立游击根据地的第三个举措就是:成立战地工作团。

1 938年4月,卫立煌参照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集中、引进大量进步学生和青年,成立战地工作团。当时,卫立煌的总部人员精神世界空虚,缺乏长期抗战的决心,纪律也不好。有人秘密聚赌,各处室工作人员白天睡大觉,甚至参谋处的勤务兵强抢村民家的鸡鸭,一时风气极差。

针对这些情况,工作团办起油印刊物《西线》,根据国民党军官们的思想实际,言传抗日救亡、加强团结的道理。工作团还办起晚会,演出充满教育意义的节目,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巩固大家长期抗战的决心。卫立煌还指示工作团要协助地方政府恢复地方秩序,安定人心,依靠战地人民建立抗日根据地,改善军民关系,发挥群众抗日力量。

工作团一面把前敌总指挥部的布告贴遍远近,严禁军队侵犯人民利益,不许散兵游勇随便搔扰;一面向群众进行言传、慰问,召开群众大会、军民联合会,展示战利品,提高民众抗日胜利的信心,使之安心回家生产,重建家园。

同时,工作团还帮助当地原有的行政组织和牺盟会、总动员委员会恢复组织,成立干部训练班,召集失学知识青年进行集训,然后让他们担任村长和运输队长。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之下,工作团迅速组织起盘查哨、防奸哨、鸡毛信站,建立了几条通往前方的交通线,交通线上组织了运输队,帮助军队运送伤病员和弹药等物资。在军情紧急之时,工作团员到交通线上主要村庄向群众报告敌情,进行空舍清野,有计划有组织地躲进深山。

1938年下半年,日军“扫荡”垣曲县两次,在工作团的组织之下,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大大减少。由于文化水平较高,工作团成员还肩负着对日军的宣传、对日军俘虏的审讯和教育工作。由于工作团的成绩有目共睹,后来军队的政治工作和军队的纪律等问题都由工作团考虑意见,用战区前敌总指挥部的名义行文。

建立游击根据地的第四个举措就是:与八路军友好相处。

抗战之初的山西保卫战,使卫立煌认识到八路军是一支坚强可靠的劲旅,在大敌当前、晋南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如果和八路军合作得好,许多困难就能减轻。

有一次,李公朴南下,一到洛阳,国民党特务便知道了,马上严密监视。

卫立煌得知情况后,对李公朴说:“李先生,在我这里,你尽管放心,安全我可以保障。”P5-7

序言

爆发于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例,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外辱、屡战屡败之后取得的唯一一次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也都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记住这段历史,颂扬抗战英雄,并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下去,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乃至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大陆尚没有一套系统、全面介绍抗日战争,特别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抗日前线正面战场的全景丛书。在海峡两岸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今天,编辑这样一套在大陆出版,已经到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时候。

由长城出版社组织、策划、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丛书》,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5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丛书作者均是当今军史、战史、军事文学及军事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文学大家,参与创作及编辑。该套丛书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反映中国抗战的万余幅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场铭刻于史的战争,直观、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套丛书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并且得到了台湾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及国民党党史馆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套丛书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正面战场

涵盖了长城抗战影像全纪录、平津抗战影像全纪录、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淞沪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南京保卫战影像全纪录、徐州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武汉大会战影像全纪录、长沙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枣宜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原抗战影像全纪录、中条山会战影像全纪录、滇缅大会战影像全纪录、滇西反攻战影像全纪录、缅北反攻战影像全纪录、浙赣会战影像全纪录、常德保卫战影像全纪录、衡阳保卫战影像全纪录、桂柳会战影像全纪录、湘西会战影像全纪录、上高会战影像全纪录、南昌会战影像全纪录、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美国援华空军抗日影像全纪录、东北义勇军抗日影像全纪录、绥远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苏军出兵东北抗日影像全纪录、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审判日本战犯影像全纪录,计31册。

第二部分:敌后战场

涵盖了平型关抗战影像全纪录、百团大战影像全纪录、东北抗联抗日影像全纪录、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计5册。

全书共36册,单册15—20万字左右,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此套丛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丛书,以报告文学形式全景式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图书尚属首次。这是一项具有传承和警示意义的浩大工程。它将昭示后人:中华民族是不能分裂的,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什么都重要!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