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春
燠热的夏日
其实也很好
每一朵紫茉莉开放时
都有夏天夕阳的芳香
山樱桃
夏日虽然闷热,在温差较大的南台湾,凉爽的早晨、有风的黄昏、宁静的深夜,感觉就像是小小的春天。
清晨的时候沿山径散步,看到经过一夜清凉的睡眠,又被露珠做了晨浴的各种小花都醒过来微笑,感觉到那很像自己清晨无忧恼的心情。偶尔看见变种的野茉莉和山牵牛花开出几株彩色的花,竟仿佛自己的胸腔被写满诗句,随呼吸在草地上落了一地。
黄昏时分,我常带孩子去摘果子,在古山顶有一种叫作“山樱桃”的树,春天开满白花,夏日结满红艳的果子,大小与颜色都与樱桃一般,滋味如蜜还胜过樱桃。
这些山樱桃树在古山顶从日据时代就有了,我们不知道它的中文名字,甚至没有闽南语,从小,我们都叫它莎古蓝波(Sa Ku Lan Bo),是我从小最爱吃的野果子,它在甜蜜中还有微微的芳香,相信是做果酱极好的材料,虽然盛产时的山樱桃,每隔三天就可以采到一篮,但我从未做过果酱,因为“生吃都不够,哪有可以晒干的”。
当我在黄昏对几个孩子说“我们去采莎古蓝波”的时候,大家都立刻感受着一种欢愉的情绪,好像莎古蓝波这几个字的节奏有什么魔法一样。
我们边游戏边采食山樱桃,吃到都不想吃的时候,就把新采的山樱桃放在胭脂树或姑婆芋的叶子里包回家,打开来请妈妈吃,她看到绿叶里有嫩黄、粉红、橙红、艳红的山樱桃果子,欢喜地说:“真是美得不知道怎么来吃呢。”
她总是浅尝几粒,就拿去冰镇。
夜里天气凉下来了,我们全家人就吃着冰镇的山樱桃,每一口都十分甜蜜,电视里还在演《戏说乾隆》,哥哥的小孩突然开口:“就是皇帝也吃不到这么好的莎古蓝波呀。”
大家都笑了,我想,很单纯,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幸福。
青莲雾
很单纯,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幸福,当我们去采青莲雾的小路上,想到童年吃青莲雾的滋味,我就有这样的心情。
青莲雾种在小镇中学的围墙旁边,这莲雾的品种相信已经快灭绝了,当我听说中学附近有青莲雾没人要吃,落了满地的时候,就兴匆匆带三个孩子,穿过蕉园小径到中学去。
果然,整个围墙外面落了满地的青莲雾,莲雾树种在校园内,校门因为暑假被锁住了。 我们敲了半天门,一个老工友来开门,问我们:“来干什么?”
我说:“我们想来采青莲雾,不知道可不可以?”
他露出一种兴奋的、难以置信的表情打量我们,然后开怀地笑说:“行呀。行呀。”他告诉我,这一整排青莲雾,因为滋味酸涩,连中学生都没有一点采摘的兴趣,他说:“回去,用一点盐、一点糖腌渍起来,是很好吃的。”
我们爬上莲雾树,老校工在树下比我们兴奋,一直说:“这边比较多。”“那里有几个好大。”看他兴奋的样子,我想大概有好多年,没有人来采这些莲雾了。
采了大约二十斤的莲雾,回家还是黄昏,沿路咀嚼青莲雾,虽然酸涩,却有很强烈的莲雾特有的香气,想起我读小学时曾为了采青莲雾,从两层楼高的树上跌下来,那时觉得青莲雾又甜又香,真是好吃。(P3-5)
自序
——“菩提系列”以“有情”做句点
1
我曾经在我的文章里,写过一首童年时唱的日本歌谣,歌词已经忘记了,大意是:
黄昏时红蜻蜓飞来飞去
我的姐姐十五岁时就嫁出去了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
这篇文章后来收到《拈花菩提》中,出版过了很久,突然接到一封从日本名古屋寄来的邮简,是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里面附了一首歌和一张卡片。
歌正是我写的《红蜻蜓》:
彩霞绚烂满天
红蜻蜓正艳
自在林间飞舞罢
又停枝头间
保姆身世本凄凉
十五嫁他乡
春耕夏耘无消息
愿她平安无恙
卡片是以青山为背景,前景是开满红花的村间小路,一位少女背着婴儿漫步在小路上。
收到这封邮简,我才惊觉到记忆是多么不可依赖,我一向自以为记忆力一等,没想到却把一首悠远动人的童歌,记成前面那样俗气的句子。
童年的时候,我的母亲喜欢唱歌,常教我们她在小时候学到的童谣,这些童谣原是日语,母亲把它译成台语教我们唱,在这方面,我的母亲似乎有一些文学的才华,可惜没有得到开发。我读小学的时候,母亲还有读《文艺春秋》的嗜好,后来由于母亲太操劳了,《文艺春秋》又很昂贵,就停阅了。我当时偶尔会去翻看那非常厚重的《文艺春秋》,在三十年前的乡下,我们对日本的情感既纠葛又复杂,但当时我就对日本人每个月能出版一本这么厚的文学杂志而有一点敬佩之情。
中国的文艺春秋,到底在哪里呢?
由《红蜻蜓》想到这些琐事,实在令人心酸。
来自名古屋这封未署名的邮简,使我怅然良久,我很感谢这位细心的读者,想写封信向他道谢,竟不知要寄往何方,心情像雨后的红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
2
在我写作“菩提系列”的几年来,类似这样值得感谢的读者很多,有时会有细心的读者来信指正我书中的错误,有的读者写信来与我讨论生活的观点,有的读者写信向我倾诉生命的感怀,有的读者告诉我,他们在情感与困苦中心里的彷徨……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我总是以一种敬谨而感恩的心情捧读来函,就像读着老朋友的来信。 ……
所以,把“菩提系列”的句点称为《有情菩提》。
7
彩霞绚烂满天,
红蜻蜓正艳,
自在林间飞舞罢,
又停枝头间。
人生世相,在更大的现点看来,就像一只渺小的红蜻蜓在天空飞来飞去,有时舞于林间,有时在枝头小憩,红蜻蜓对于我们,虽然渺小,却是美丽的意象,它那样艳红,那样自在。
想到红蜻蜓,我就会想到童年的乡间雨后,红蜻蜓成群在晚霞遍照的田间飞舞,这美丽的景象虽然许久未见,但它映在心版上从未消失。每次想起,仿佛又回到无忧在田野奔跑的岁月,红蜻蜓成群在天空交织的红色,与晚霞齐美,带着美丽的诗、动人的梦,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的心,依然有许多美丽的红蜻蜓飞来飞去,在人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不也是如此吗?说远实近,说近还远,每一个旅程历历在目,我们应该真诚的、充满善意的来过每一个日子。
佛法,是使我们许多零碎、渺小、无以形容的美串联起来,走向生命的大美。
忆念永存、感谢永存,美丽的心也将永存,愿大家平安无恙。
林清玄
一九九二年开春
于台北永吉路客寓
林清玄著的《有情菩提/菩提系列散文》收录林清玄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夏日小春》《林妈妈水饺》《心的蒙太奇》《芒花季节》等四十余篇。
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是为人间的一切有情而写,希望从唤醒有情的觉悟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有情的圆满。
本书以情感的净化,在人间确立,以大爱与解美来澄清心性,永保明觉。在有情中觉悟,使小爱化为大爱,使小情转成大悲,使我们的人间之爱得到再生的泉源,使我们的爱扩展而深入一切的生命。真诚的、充满善意的来过每一个日子,走向生命的大美。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林清玄著的《有情菩提/菩提系列散文》是作者散文集大成者、创作生涯最重要作品,是台湾“四十年来畅销有影响力的书”。加印超过1000次,大陆独家完整授权。获星云大师、南怀瑾、余秋雨、张德芬、于丹……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