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怪谈奇谭(小泉八云集)(精)/译文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小泉八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通常为小泉八云的夫人小泉节子及诸位友人先行阅读四处搜集而来的古文献原典,并对其内容进行口头的概括与讲述,最终,再由小泉以英文完成改写。堪称国内现金诸多单册译本收录小泉作品最多最全的译本。《怪谈奇谭(小泉八云集)(精)/译文经典》中配有小泉遗稿中其手绘插画,更令此译本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怪谈奇谭(小泉八云集)(精)/译文经典》共收录五十五篇怪谈故事,皆为小泉八云根据日本古典文学名篇所作的复述与改写,采自《卧游奇谈》《夜窗鬼谈》《十训抄》《今昔物语》《雨月物语》《古今著闻集》《百物语》《新撰百物语》等诸多日本古籍。《怪谈·奇谭》是日本历史的间接体现,同时也承载着东方共有的文化美感,全书所呈现出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书中配有小泉遗稿中其手绘插画及多幅日本名家浮世绘作品,令此译本弥足珍贵,实乃收藏佳品。

目录

无耳芳一

鸳鸯

阿贞的故事

乳母樱

计策

镜与钟

食人鬼

辘轳首

被埋葬的秘密

雪女

青柳的故事

十六樱

安艺之助的梦

宿世之恋

因果谭

天狗谭

和解

普贤菩萨的传说

骑死尸的男人

菊花之约

毁约

阎魔殿内

果心居士的故事

梅津忠兵卫

鲤梦

幽灵瀑布的传说

茶碗中

常识

生灵

阿龟的故事

蝇的故事

忠五郎的故事

镜之少女

伊藤则资的故事

碎片

振袖和服

屏风少女

辩才天女的同情

鲛人报恩记

死灵

雉鸡的故事

风俗

傻大力

弘法大师的书法_

食梦貘

向日葵

蓬莱

穿武士服的跳舞小人

丢失饭团的老奶奶

蜘蛛精

画猫的少年

不老泉

鸟取的棉被

磨豆桥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无耳芳一

去今七百余年的往昔,源氏与平家两族间连年争霸,终于在下关海峡的埴之浦展开了最后的决战①。平家势力于此一役悉数覆灭,满门妇孺,包括当年在位的幼帝,亦即史书记载当中的安德天皇,也于决战之中丧生。其后七百余年间,埴浦海域及其沿海一带,便时时可见鬼魂逡巡出没……我在此前其他著述当中曾有谈及一种叫做“平家蟹”的、埴浦湾所特产的奇异蟹类。这种蟹的甲壳上生着状似人脸的纹路,据说便是由平家武士的亡魂变身而成。不过除此之外,那一带的海边更有不少奇谭异事广为流传。月黑之夜,数以千计的流火在海岸上空飘荡流窜,驭着浪涛起伏舞动,令人毛骨悚然,渔夫们都称这青白火焰为“鬼火”。每当风起,海面上传来阵阵喧嚣喑鸣,犹如决战沙场的人啸马嘶。

话说早年间,平家亡魂之神出鬼没尤胜今日,性情相比如今也更为凶残凄厉。每逢船只航经这一海域,厉鬼们便会攀上船舷,将船扯翻。不然便专门窥伺在此游泳的人,将其拖入水底溺死。赤间关②的阿弥陀寺便是为了祭悼这些死者的亡灵而建。寺院附近,靠近海滩的一侧还辟有墓地,同时寺院境内更修造了多座祭塔,以投水而亡的天皇为首,塔身上刻载着平家一族中所有主要人物的名号,并定期举行法会,为亡魂们祈祷冥福。寺院落成,墓地竣工,平家的亡灵们自此不再如往日那般扰人。然而尽管如此,依然会时时生出些匪夷所思的怪事。似乎并非所有鬼魂皆已投胎转世,彻底平息了怨念。

大约几百年前的赤间关,住着位名叫芳一的盲人,以其精湛的琵琶弹词技艺而闻名远近。据传他自幼起便开始习练琴艺,尚年轻时,造诣已远超几位师尊之上。芳一作为琵琶说书艺人立身扬名,尤其以讲述《源平物语》的一段书最为拿手。人道是:吟唱起《埴浦会战》一节时,芳一的弹奏简直已臻于“鬼神共泣”的化境。

当初立意要成为一名弹词艺人时,芳一曾饱尝贫寒之苦。然而,幸得良人接济,蒙受了不少恩惠。阿弥陀寺的和尚素喜诗曲管弦,时常将芳一邀进寺里,请他奏起琵琶,唱一阕《平家物语》。和尚深为这位年轻后生的卓绝技艺所折服、赞叹,不久便力劝芳一搬入寺中同住。芳一心怀感激地接纳了这份邀请,于寺院内得一间小屋栖身,三餐起居’皆有了照应。作为酬答,则在未有冗务烦扰时,通常是黄昏时分,抚起琵琶,为和尚敬献一曲,聊以开怀。

某个夏日之夜,和尚受邀前去某位往生的施主家中执法事,也带了寺里的小僧同行,只余下芳一独自留守寺中。沤热的夜晚,盲眼的芳一来到卧房前的檐廊下纳凉。檐廊面朝阿弥陀寺背面的一座小小庭院,芳一在那儿等候着和尚们归来,同时挑琴弄弦,聊以排遣寂寥。谁知直至午夜已过,依旧不见和尚回转,而待在卧房中又嫌过于闷热,芳一便留在了屋外。终于,后门上有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有人横穿过庭院,冲着檐廊笔直走近前来,在芳一面前停住——却不是和尚。忽然,来者既无寒暄,亦无客气,操着武士呼喝下人的口吻,以一把低沉浑厚的嗓音,直唤盲眼琴师的名字道:“芳一。”

直把芳一骇了一跳,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才好。如此一来,那声音则以更为严厉的命令语气再次喝道:“芳一!”

“是。”盲眼的芳一畏怵于对方口气中的威胁意味,战战兢兢应道,“在下眼盲瞧不见,请问是何人唤我?”

“不必担心。”陌生的来者换了副稍微平和的语调,“我就落宿在附近的寺院,此番受我家主公差遣,来此传话于你。我所侍奉的家主,乃是家世身份无比高贵显赫之人,此刻正与多位嘉宾一同逗留于赤间关,因想要参观埴浦会战的古战场,今日特意走访了那里。家主听闻你是弹唱《埴浦会战》的名手,起兴定要请你前去唱上一曲。此刻大人并随众们已齐聚于下榻的宅邸等候多时,如此,你即刻拿上琴随我走一趟去。”

那个年代,对于武士的命令,是决不可轻忽怠慢的。芳一赶忙换上木屐,取了琵琶,随同那位武士动了身。武士在前方熟练地为芳一带路,芳一则勉力加快步伐紧跟其后。牵着他的那只手冷硬如铁,武士大步流星,每迈步便发出金属碰击的铿锵之声,一听便知身上披挂着甲胄——肯定是哪个贵族官宦人家的守护警卫。芳一最初的疑惧逐渐消散,内心甚至暗自窃喜,以为这次不知要交什么好运。他心忖:既然武士曾说“家主乃是身份无比高贵显赫之人”,那么期待听自己弹唱的这位大人,官阶至少该在一品的大名①之上。不出多时,武士停下了脚步,芳一察觉自己置身于一座大门之前。除阿弥陀寺的山门外,很难想象下关町内还有如此巨大的宅门存在。芳一正兀自诧惑,却听武士叫了声:“开门!”

话音方落,便响起了门闸抽动时吱吱嘎嘎的动静。二人进得大门,穿过广阔的庭院,又在另一处入口前站了下来。只听武士扬声唤道:“来人啊!我已将琴师芳一带到!”

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拉动隔幛、纸门的声音,绞起木板雨窗的声音,女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声音……据她们的言谈措辞,芳一判断:这必是一群在高官府邸中侍奉司职的女侍。尽管如此,对于自己究竟置身何处,却是完全摸不着头脑。也未容他细想,便给人牵着手连登了几级台阶。来到最后一级时,被吩咐脱去木屐,又给人引领着,脚踩经宫女之手擦洗打磨后滑不留足的木板地,走过一段漫长似无尽头的长廊。也记不清到底绕了几个柱廊转角,横穿过几间敞阔到令人心下暗惊的榻榻米厅堂,终于来到一座极其宽广的大殿之上。芳一心下知晓:此时这殿宇内,已是达官云集,貂蝉满座。只闻衣履寒率,如林中万叶飒飒飘落;耳边四下,一众人皆压低嗓音轻言慎语,所用的也尽是文雅郑重的官话。P1-5

后记

小泉八云(Lafcadio Heam 1850--1904),在日本文学史上堪称最为“特殊”的存在。他身为爱尔兰人与希腊人的混血,生于希腊,长于爱尔兰,先后旅居过英国、法国、美国等,却对东瀛的思想、文化、风俗人情抱有执着的兴趣与热爱。他中年时赴日(39岁),定居日本长达十四年之久,不仅在日本娶妻生子,改换日文姓名,归为日本国籍,死时埋骨于此,且穷尽生涯对这个国度的各个领域与侧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写下了浩繁的专着(日文版《小泉八云全集》共达17卷之多),体裁包括小说、随笔、游记、话本、时论等,内容则不仅涉及宗教、社会、历史、艺术、教育、产业、风土考、人物志,更将日本传统文学中占据相当大比重的神话传说、民间怪谈、妖魔志异等,做了整理、拔萃及英文改编与复述的工作。

他的特殊,一在于以一双西洋人的眼睛,借着西洋文化与哲学的背景、视角去考察,去理解东瀛的思想与现象,却显示出深厚的归属感与发自内心的共鸣。这些日本研究方面的专着悉数以英文执笔,因此被号称“小泉八云研究第一-人”的学者兼译者森亮教授美誉为“用英文写就的日本文学”。二在于,小泉对于“恐惧”、“恐怖”这种体验号情感的、自始而终的浓厚好奇。他玩味推敲恐惧,想方设法搜罗与之有关的一切,记述它,传播它,与家人、友朋、读者分享它,几乎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

小泉八云幼年时父母感情失和而离异,母亲归返故土希腊,而父亲则远走印度,将他撇下给叔母抚养。童年的不幸与创伤,孤独无助的体会,使他形成了对灵异事物异常敏感好奇的性格,即所谓的“强灵感体质”——说他“皮肤的每个毛孔都能嗅到、呼吸到恐惧”,或许并不夸张。据说他五岁那年,曾在半梦半醒之间亲眼见到幽灵出没,因而遭受极大的惊吓,不久,便写下一篇名为《梦魔的感触》的文章,来追忆和回味那种体验——这或许便是他一生志业的发端。

本书收录的五十五篇怪谈故事,皆为小泉八云根据日本古典文学名篇所作的复述与改写,它们采自于《卧游奇谈》《夜窗鬼谈》《十训抄》《今昔物语》《雨月物语》《古今着闻集》《新着文集》《百物语》《新撰百物语》《怪物舆论》等古籍。通常为小泉八云的夫人小泉节子及诸位友人先行阅读四处搜集而来的古文献原典,并对其内容进行口头的概括与讲述,最终,再由小泉以英文完成改写。

在日本,小泉八云的着作版本繁多,多年来由多家出版社做过各种全集、选集、校注集,甚至绘本漫画等,出版年代不同,内容也时有修编与更改,再加上参与的译者人数颇众(有时单单一个版本就可能牵涉六到十位译者),版本与版本之间差异显着(即使相同的篇目,从篇名到语句表达亦多有不同。且诸版本之中,都各有错误,有时甚至出现整行整段的脱漏),因此使得本书在版本的甄选与篇目的搜集、釆撷上面临一定的难度。

为了尽可能做到全方位收录所有的怪谈篇目,亦为了互相比较和参照,以弥补各日文译本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本书将翻译时所依准的日文原版,最终确定为以下六种一一

第1-36篇,为《怪谈·奇谈》,平川佑弘编,《小泉八云名作选集》(讲谈社学术文库),1990年版。

第37-45篇,为《小泉八云集》,上田和夫讯,《新潮文库》,新潮社1975年版,2011年第55回刷。

第46-48篇,为《全讯小泉八云作品集》(全12卷),平井呈一讯,恒文社1964年12月版,第10卷《骨董。怪谈·天·川绮谭》。

第49-53篇,为《天の川幻想ラヮカディハヘン珠玉の绝唱》,船木裕讯,集英社1994年版。

第54篇,为《耳なし芳一·雪女一八云怪谈杰作集》(青ぃ鸟文库),保永贞夫讯,讲谈社2008年版。

第55篇,为《文豪てのひら怪谈》(ホプラ文库),东雅夫编,ホプラ社2009年版。

翻译时,各个篇目分别依照所开列的主要版本,不过,当某一版本中某处存在语义模糊、注释不清、名称迥异,或段落短少的现象时,为了修正错误,校准汉译,有时译者亦会参考其他版本。

例如:《雪女》一篇的末尾结局处(P55),所依照的讲谈社版中就存在整段的情节脱落,妨碍了理解,读来颇为突兀。在翻译时,译者则参照新潮社版进行了补完。

再如:《菊花之约》中,出云国的前主公应为“盐治氏”,但历史中多被误记为“盐谷”,讲谈社版亦不例外,本书在翻译时则查询并比较了若干资料,进行了纠正(有些是历次版本变更中造成的新旧假名、新旧字、汉字略体与俗体的转换错误;有些是由于小泉节子在阅读古书文献时发生错认,之后误传给小泉八云;有些是小泉八云在从日文假名转译为英文时发生的误记,或对民间的误记与道听途说未加鉴别而沿用。出版社出于尊重原着的原则,皆原样予以保留。具体参见各篇目下方的注释)。

鉴于小泉八云的着作在日本文学与英文学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都具有学术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力争不仅照顾到以趣味为出发点涉猎日本怪谈物语,或对日本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的一般读者,也同时兼顾那些对小泉作品意图进行更深专业研究的读者的需要,尽量为人名、地名、历史专有名词、原典出处等提供了详细的注释。

最后,就翻译中所遇到的其他细节问题,需加以说明的几点是:

一、人物对话的断行与分段,原则上尽量保持原貌,但也并未完全遵照日文原文。鉴于中文表述与排版方面通行的惯例,对于有些较长的对话段落,遵从原文断行之后另起新行;有些极为简短的对话,因不符合中文书写习惯,断开后会显得十分奇怪,或直接影响语义理解,因此根据需要,视上下文语境做出了微幅的调整,合并段落,不另起行。

二、注释当中若无添加特别说明,例如“小泉八云原注”字样,则皆为译者注。已在前面的篇幅中出现,并给出过注释的词汇,再度出现时则不另加注。

三、由于小泉八云的作品创作于一八八九年至一九○四年(明治年间),借鉴了大量日本古籍,因此在从英文转译回日文时,为了使文体、文风呈现出一种“古意”,译者们使用了许多今已不太常见的古日语或旧式的表达。译者将其翻译成中文时,在兼顾行文的流畅度与表达浅显白话的同时,对这种风格尽量予以了保留。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同行不吝指正。

最后,则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以她的包容与尊重,给予一个译者最大的发挥空间和最长时间的译稿打磨。她在合作中所显示的责任感、沟通的细致和耐心,让我看到浮躁时代中一位编者的优秀质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5: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