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助词界说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词类划分的依据
第三节 助词的划分依据及界定
第四节 助词与词缀及连词的关系
第五节 中古汉语助词的次类划分
第二章 结构助词
第一节 之
第二节 其
第三节 者、所
第三章 语气助词
第一节 句首语气助词
第二节 句中语气助词
第三节 句末语气助词
一 也
二 矣
三 乎/诸
四 邪/耶
五 与/欤
六 哉
七 焉
八 耳
九 尔
十 已
十一 夫
十二 兮
十三 为
十四 那
十五 不/否
十六 未
十七 非
十八 无
十九 而已
第四节 汉语正反问句的来源及发展
第四章 表数助词
第一节 余、许、数、所
第二节 有
第三节 第
第五章 列举助词
第一节 云、云云
第二节 等
第六章 动态助词
第一节 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动态助词——得
第二节 酝酿中的动态助词(一)——“完结”义动词与动态助词
第三节 酝酿中的动态助词(二)——着(着)
第七章 事态助词
第一节 事态助词“来”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动词“来”的典型用法及特徵
第三节 事态助词“来”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尝试态助词
第一节 尝试态助词“看”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看”的用法及尝试态助词“看”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 尝试态助词“看”的用法及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中古汉语助词系统及特点
第一节 中古汉语助词系统
第二节 中古汉语助词的特点一一次类变动大
第十章 理论探索
第一节 语言演变如何发生
第二节 语法化理论述评
第三节 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
第四节 共时与历时研究方面的思考
第五节 “估推”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六节 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中古汉语助词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中古汉语助词在十六部文献中的分布状况表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