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乐园》是一本提倡朴素宁静和快乐安逸人生的书籍,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将严谨的思考渗透进生活的源泉之中,回顾着追寻自我喜乐的生命历程。在当今这样一个到处弥漫着焦躁和烦扰气氛的世界里,通过这本书一定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安宁和振作。
| 书名 | 心灵乐园(剑桥大学本森教授论快乐人生随笔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
| 出版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心灵乐园》是一本提倡朴素宁静和快乐安逸人生的书籍,作者特地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全书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将严谨的思考渗透进生活的源泉之中,回顾着追寻自我喜乐的生命历程。在当今这样一个到处弥漫着焦躁和烦扰气氛的世界里,通过这本书一定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安宁和振作。 内容推荐 《心灵乐园》是剑桥大学教授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探索快乐人生的一部很重要的随笔集,是一本充满睿智与惊喜的书,你一定不会想错过它! 全书共25个章节,思想丰富、文笔优美、对话安静、描述内在自我。本森开篇即点题:“尽我所能,这本拙作即将阐释我们如何通过滋养培育高尚快乐的思想以求做到自我救助,但这种思想往往会像所有脆弱的东西一样毁灭在冷漠无情与漫不经心中。我们当中有一些敏感、富有想象但生性怯懦的人,常常因为没有对自己的平和人生做好规划设计而失去改善的机会。”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思想解析 第二章 诗歌之本 第三章 诗与人生 第四章 艺说诗歌 第五章 德艺之辩 第六章 找回自我 第七章 育人之道 第八章 热爱知识 第九章 感悟成长 第十章 崇尚情感 第十一章 重拾记忆 第十二章 再拾记忆 第十三章 信仰幽默 第十四章 阐释遐想 第十五章 思想活力 第十六章 宽厚待人 第十七章 学会包容 第十八章 评说科学 第十九章 逃离纷扰 第二十章 满怀希望 第二十一章 亲历人生 第二十二章 追求信仰 第二十三章 放弃欲望 第二十四章 培养美感 第二十五章 尚美原则 试读章节 第三章 诗与人生 现在我想探讨一下,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诗是如何融入人生的,这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注重的只能是他亲身经历中的珍贵片段,而漫游纪念厅廊,看到的无非是褪色的帷幔、一张张图片以及高高挂在廊墙上的一幅幅肖像画而已。我想有很多人,如果他们忽然遇到一张过去也许常常凝视过并曾心生爱意的面孔,而且发现这张面容忽然增添了些许新的娇媚,如面颊的优美曲线或随风舞动的长发,这时诗往往会以爱的名义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这一眼确实反映出了前所未有的某种东西,那是对某种可以分享秘密的感悟,那是某种慌喜掺杂的热情流露,那种东西让人明白两个人两颗心在一起会为彼此带来无穷的快乐;接着就会滋生人们称为爱情的那种神奇的情感,这种东西往往在对相见的渴盼、对冷漠的忧虑、对取悦与表现的极度欲望中迷失方向;因此,也会产生各种不自然的矫揉造作,对于心绪冷静的旁观者来说,那似乎太荒诞甚至太令人厌烦了;因为原谅对方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所以选择坚守,因为让对方铭记会使自己产生快感,所以选择退缩;这是一幕疯狂热烈和激情澎湃的戏剧,在这里整个世界隐退成了背景,对于情爱者来说,整个生命都融之于对另一个灵魂的喜忧参半的感受中。 爱人一句话胜过他人千万言。 在这种情绪中,人们惊奇地发现,要想满足那些表达的需要,普通的言谈和正规的语言似乎无能为力。甚至没有文学细胞也没有品位天资的年轻人也能回想起几近遗忘的浪漫小说中的各种支离破碎的华丽辞藻;要应对一次如此振奋人心的经历,这时的语言必须细腻,必须高贵。年轻的恋人如此自然地像背书一样地讲那些脱离现实而激情浮华的词句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在一些法律报告和一些涉及解除婚约的文案中,以及一些公开引述的激情四射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多么轻易地发现一种必然框入的韵调雕琢的痕迹啊!这一切对于心智清醒的读者来说不过是一种荒诞不经的自我陶醉。然而,就像鸣叫着的金丝雀的气派和风度一样,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就像火鸡屏住呼吸昂首阔步一样,这一切做得那么自然——目的是展现本身不具备的一种伟大与高贵,以求得关注、叫好和吸引。平淡的言谈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时的语言必须韵调十足,必须激昂奋进,必须熠熠生辉,必须华丽四射;炫技必须得以展示,优势必须得以昭显。胜利者吹着号角擂着战鼓冲向胜利;接着也一定默默地伴随着绝望以及对自己有失体面、笨拙无聊和表现卑贱产生担心。每种敏感的情绪都是清醒的,甚至有着最沉静、最保守天性的人一旦受到激情支配也会变得疑虑和自恋,因为毁灭天性的激情太强烈了以至于它完全战胜了一切社会约束,赤裸裸地呈上灵魂,彻底屈从于失去控制的自我。 P9-11 序言 直言不讳地写出内心想法或信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秘密是自私的!——“我的秘密是我个人的!”——圣·弗朗西斯曾痛苦地高喊道。但是,我认为那种固守内心活动的人之本能是理应克服的。对于我来说,保守内心想法似乎不是一种什么很开化的美德,根本不是!我们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在纷繁人生的幕后,内心总会涌动一股无声的思想潮水,轻轻地、无以阻挡地向前流淌。它的来势我们无以改变或消减,因为它来自于遥远的某个无形源头,就像一条穿过草地的小溪,是由来自于天空飘浮云团之上的并降落在无名群山之间的雨水汇集而成。这种内心思想活动几乎是不受生活中繁忙事件—我们的工作、活动、社交等影响的;但是,因为内心思想代表着独特的自我,因此,它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它比我们在公众面前展现的人生真实得多。它包含着我们感受和希望的东西而非呈现出来的表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都不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因此最容易使彼此产生隔阂。 在本书中,我所表述的或试图表达的正是我之所想,也是按我之认识方式呈现的;因为这是一本提倡朴素宁静人生和快乐安逸人生的书籍,因此,我特地选择在最忙碌的工作时间而非自由空闲罅隙来写作,目的就是充分考验一下我的内心感受。我认为,如果说我推崇的那种静逸有什么价值或者真的很重要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是那种在工作、责任和琐碎生活压力下仍能意识到和珍视的静逸。我还认为,如果那种静逸之心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得以培养,那么它或许才会真正具有在平静无忧的时日中所无法获得的价值。 尽管那个时候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我还是在工作、接待、教学、会议等间隙写作,因此,该书完全是在繁忙事务间隔中写成的。不过,书房窗外的那株高大的丁香树一直陪伴着我写作,在蔚蓝晴空的映衬下,它枝繁叶茂、幽香四溢,在清冽的春日里一天天盛开着紫色的花簇;当北风如约而至时,我的房间飘满了吐蕊花蕾的馨香。有多少次,当我信笔由缰时,我会不自觉地欣赏一下那株丁香树!又有多少次,我的思绪仿佛被窗外自由芳香的气息从案头带走!而且,我感到我的内心似乎正在追随着那株丁香树的召唤—虽然它清新的气息和甜蜜的芬芳我无法触及!—我是否也在努力,使我刻意伪装喜欢的那种忙碌人生也变得如此繁花似锦并让它散发出经典所倡导的醉人芳香呢? 因为这美丽的花朵、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芬芳就在眼前,我无法无动于衷。实际就是那样!我不是在创造、渲染、夸张,不会把丁香树宣扬到发出玫瑰和紫罗兰馨香的程度。我也不是在高调声称我忠实地履行了书中提到的我应该做的一切,那样做就太矫揉造作了。但对于著书立传来说,在书中呈现一个人的希冀、梦想、渴望、愿景而非一个人的乏味卑微的表现也许是再好不过的了。尽其所能吧! 甚至在最要好的朋友面前,我们也不会总把我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这是我们自身的缺陷,并非是我们的想法出了问题。也许,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这样做就感到压抑。朋友既不理解也不在意,甚或认为那都是不真诚的,是造作的;于是我们感到一种愚蠢的羞辱感,结果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成为我们认为朋友可能希望我们成为的那个样子;因此,他(这位朋友)逐渐了解的并非是他所谓的事物真相,而是他所做的选择性“真相”。 然而,自由之笔握于手中,圣洁白纸铺展眼前,一个人没有必要不如实地做自己。我们的自尊必须自己重视,我们索取的自尊没什么价值,尤其是以虚假的方式来索取。但是,甚至最卑微的历尽风霜的花朵也会尽可能地绽放,实际上它也一定会绽放。在鲜花这个民主的王国里,甚至蒲公英也有安身一处的权利,只要它能找到一个地方,而且它也有表现的权利,如果它可以获得的话;即使它做不到这些,风儿也足够慷慨,会把它的冠毛吹向远方的田野、森林和草地,最终融进默默无闻的泥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