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书房等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用阅读抵抗荒诞,也可以用阅读分享生活,书房并不仅仅是盛书的容器,而是充满了更多的温暖的故事。

黄岳年主编的《我在书房等你》不只是一本关于书房的书,也是关于书房记录的书,像是一个文朋诗友聚会的场所,在这里分享阅读体验、交流新旧书资讯,都在还原一个爱书人的最日常的生活。

内容推荐

黄岳年主编的《我在书房等你》选取了多位学者、文人撰写的关于书房的随笔散文,分为名家书房、最美书房、书房小史、书斋散记、书房漫步、书房他说六个部分,把文化大家的书房作为独立的一章来开篇,其后按内容分为书房的布置、书房的建立、书房里的故事,最后用评述他人书房这一章来收尾,表现当下文化名流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阅读体验和理念。

目录

序言

辑一 名家书房

 我的书房

 不才从小有书房

 杂树生花

 我的近楼

 我的书房

 我的书房

 前花后菜中书舍

 “老虎尾巴”及其他

 所谓书房

辑二 最美书房

 杂乱无章秋缘斋

 “知也无涯”话书房

 沉静“九日斋”

 弱水轩记

 家有书房心自安

 “半俗斋”里的幸福生活

 书·墙

 我的“书窝”

 我想拥有一座“蒙古包书房”

 一枝斋语

辑三 书房小史

 也算书房罢

 唯求尽情适意

 书屋何名

 书柜成长史

 从书架到书房

 书房无故事

 飘来飘去的书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书房梦成记

 亟待整理

 我的书房

辑四 书斋散记

 我的“文园”

 再谈“拙书堂”

 我的“冰镜轩”

 “书枕斋”小记

 樱花居·南窗斋

 我的伪书房

 我的书房

 从临田斋到梦田书屋

 灯语斋:新安江畔一书房

 我的书房

 盈水轩记

 我的书斋

 我的书斋“半瓶庐”

 我的某某斋

辑五 书房漫步

 书房记

 书间的幽光

 书房的感想

 积树居絮语

 惭愧有书房

 梨花楼

 书房私语

辑六 书房他说

 金波的书房

 在姜德明先生的书房

 葛水平的书房

 书巢记

 交道口北头条有座书房

 介子平的书房

 文川书坊记

 成都的藏书楼,除了贲园,还有止一堂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书房

陈子善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

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几乎毕生与文字打交道的教书匠希望拥有一间书房,哪怕只是斗室、陋室,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属于过分的奢求。因为书房是他与中外先哲今贤心神交会之处,是他的独立思想得以萌生的策源地,也是他的自由精神得以休憩的理想场所,所谓“坐拥书城,何假南面称王”是也。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距离还非常之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开始在大学讲台上讨生活,直到去年,我一直没有一间独立的、像样的书房,个中原委,一言难尽。越来越多的新旧藏书不得不挪来搬去,长期一分为三:一在我自己的卧室兼书房的住所,二在我父母家,三在我工作过的华东师大图书馆(先在办公室里,后移到堆放杂物的小仓库里)。在外人看来,我这是自作自受,何必收藏那么多书呢,简直成了书灾,而在我自己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可以较为安心地与我喜爱的新文学初版本、毛边本、签名本等为伴了,也可以不受干扰地潜心研读我感兴趣的中外典籍了。书房里又陈列着我研究过的周作人、郁达夫、台静农,还有我与之有过交往的沈从文、冰心、唐弢等文坛前辈的大小字幅。陈从周、黄永玉两位的画幅,与我书柜里所宝藏的他们的著作互相辉映。晨夕相对,更感亲切和温暖。

书房又不可以没有名称。古人为自己书斋所起的室名不是富于诗意就是讲究出典。我搜索枯肠,草拟了几个,都不合适,最后干脆起名“梅川书舍”,这是大白话。我的新居就坐落在上海的梅川路上。又恳请董桥先生题写了室名,显得有点古色古香了。

记不清是否是知堂老人的话,书房是不能随便让人参观的,否则从你读那些书就可推断你有多少学问。我却不然。我的书房是兼作客厅的,无隐秘可言。“谈笑有鸿儒”,能够和识与不识的文朋书友在书房里浓茶一杯,海阔天空,谈严肃的,也谈有趣的,正是我的期待。一位同事到过我的书房后对我说:“你的兴趣爱好,你的专业训练,你的学术背景,在这间书房里一目了然。”我想,这是好事。

愿普天下的爱书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书房。

不才从小有书房

韩石山

看到许多学者感慨没有书房,或是书房兼了客厅,不由得生出些许羞愧与欣慰:不才何其幸也,从少年时起,几乎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记得是上高中的时候,也就是十五六岁吧,便将自己买的书,还有从家里翻出的书,放在后院的东房里,布置成书房的模样。书房就该有书柜,那时就知道这个。怎么办呢?找来两三个不大的旧式箱子,去掉盖子躺倒摞起来,权当是书柜了。这样因陋就简,原以为是可羞愧的事,后来见到许多大人物的书房里,有楠木箱子装的“二十四史”,方知当年自己无师自通的这个办法,原来竟是最贵相的一种处置。只可惜我的箱子不是楠木的,装的也不是“二十四史”。

P3-5

序言

最向往的是到各地漫游书店、书房,书店可以随意浏览,但书房是爱书人的私密场所,哪里能轻易示人。这就知道是一种梦想了。

去年,确定第十四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在甘肃张掖召开,按照最近几年的“惯例”,会议都会考虑出一本书,这也是有意思的事,不只是由参会的代表来叙述爱书故事,也可以扩大范围,写一写更多的有意思的事。那天,我们跟藏书票艺术家崔文川商量着做藏书票的事,聊着聊着,就说,可以做一本关于书房的书嘛。

还真是好想法,这几年有董宁文主编的《我的书房》、薛原主编的《如此书房》,一道道书房风景,看着就眼馋得不行,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若来一次书房旅行,也是好玩的事。可是限于条件,只能在纸上欣赏爱书人的书房风景了。

就这么着,定下了要弄一本书出来。然后,就是约稿。几个月下来,就有了这本书的规模。在我们最初的设想里,这不只是一本关于书房的书,也是关于书房记录的书,因之在内容上并没有做太多的限制,只要与书房相关即可。这样一来,书房也是洋洋大观,足堪玩味。

由书房引出来的话题,既有文人雅趣的一面,也有书房辛酸史,这都是书房带给爱书人的真实感受。

曾经,我们在文川书坊里聊天,说起今天买书不难,但住房不易,有书房也就更为不易了。不少人奋斗了一辈子,才有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房。这不能不说是书带给人的有些尴尬的温馨了吧。当我们在书房里逛世界,那种享受比做个美好的梦还要完美吧。

这么着,《我在书房等你》,其实更像是一个文朋诗友聚会的场所,在这里分享阅读体验、交流新旧书资讯,都在还原一个爱书人的最日常的生活。

“一会儿到你那里去?”

“我在书房等你。”

这就构成了书房里的约会。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翻书页呢?是不是更有趣味些?我想,这样一幅幅图景,也该是爱书人的最爱:用阅读抵抗荒诞,也可以用阅读分享生活,这就够了,书房并不仅仅是盛书的容器,而是充满了更多的温暖的故事。

朱晓剑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日

后记

二〇一五年五月的天津读书年会上,张掖取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的举办权。年会自二oo三年在南京开办以来,已先后在北京、湖北、山东、内蒙古、江西、四川、浙江、上海、湖南等地举办了十三届。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有幸能在二。一六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书人,盛事也。

为办好年会,和晓剑聊天的时候,建起了一个QQ群。大家觉得,有必要做一本书,这本书当然和读书有关。这就是《我在书房等你》的缘起。二。一五年八月,我们商量确定了做好这件事的具体办法。八月二十五日,约稿函完成,其中说“年会组织方拟组编《阅读:一百个人的书房》,此书集中展示全国各地书友的书房风景,此书为限量珍藏版,由正规出版社出版”。

后来,专门的微信群也建好了,讨论、组织书稿。客观上,这个微信群成了第十四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的预热群。

二。一五年九月,我去苏州开会,拜访名满天下的王稼句先生。聊天中,谈起了书稿的事,他说这是极好的事。那一回的纪行诗云:

稼句先生殷殷意,读书年会来年期。

酒酣未觉兴致减,问过晓剑问浣溪。

浣溪,是西安著名的读书人吕浩。

关于这本书的出版,还有下面的书信往还,可以见证书友们的热情。

维祥兄:

《阅读:一百个人的书房》的编辑正在进行中,这是十四届民间读书年会举办前的一项有意思的工作。晓剑、文川和我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工作。

上个月去姑苏,和稼句先生也说了这个事。稼句先生以为这事值得做好,并慨然允诺,为书的出版事宜尽力。按照稼句先生的建议,“书房”中的文字可以选一些先在《藏书报》上刊发,然后结集,这样更好一些。现在,书稿的汇集已经有一些进展,彭国梁、易卫东、崔文川、袁滨、韩三洲、于晓明、胡忠伟、杨栋、姜晓铭等各位书友的稿件已经到位,倘有可能,烦请兄和相关友人接洽一下,玉成此一美意。

读书人之于书房,钟情至深,故虽千写万写而新意不尽。此回集稿,亦心动神驰之又一例也。众人撰述,或有瑕疵,然成岭成峰,未尝不是风景,做众生相观之,可一乐也。

日前李辉来,快谈巴金、贾植芳、胡风,说及故人与《藏书报》。

即颂书安

岳年上

十月十五日

张维祥回复云:“兄客气。此事晓剑与我议过。必须成。文章发我,月底起与大家见面。《徐光耀日记》,我稍后寄给贵馆。”

以后的工作自然是催稿了。  此后,又经过一番研究探讨,书名的确定是在微信群里讨论了的。我想还是灵动些好,就采纳了大家的意见:《我在书房等你》。

书稿是先汇集到晓剑处的。之后我统稿一过。接着是相关的几个人轮流看。按照稼句先生的意见,又分了小辑。最后是易卫东兄主动请缨,认真校核后发稼句先生付梓。

朋友们都在关注关心着这本书,关注着张掖年会。

吕浩有《浣溪沙》一阕咏《我在书房等你》,美甚,抄录之:

旧雨别来已数春,相逢纸上见乾坤。文人心事梦中寻。

幸有书房娱小我,何妨今日又逢君。酒茶相对饮几樽。

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这本书因年会因张掖而出,为书香社会留一印痕,是值得记忆的。

黄岳年

二〇一六年四月三日

书评(媒体评论)

书房是他与中外先哲今贤心神交会之处,是他的独立思想得以萌生的策源地,也是他的自由精神得以休憩的理想场所,所谓“坐拥书城,何假南面称王”是也。

——学者、作家陈子善

对我来说,书房的意思有点不同,它是我日日周旋的小小隙地,当然也未必一直在那里做什么。

——学者、作家王稼句

书房话题,少谈意义,多谈趣味。

——学者、民国书刊收藏家谢其章

我就在这杂乱的书房里,感受着缤纷的世界。

——学者、文艺评论家罗文华

寒来暑往,书与所谓的书房让我的现实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而一个人的视界呢?说到底,书房最是心房。

——民俗学者、收藏家由国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