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这才是真实的二战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赵文亮//崔美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才是真实的二战历史》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通俗性读物,是《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的姊妹篇。由资深世界近现代史专家赵文亮、崔美撰写,内容丰富,结构完备,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晰,是军事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手头必备的一部好书籍。

内容推荐

赵文亮、崔美著的《这才是真实的二战历史》与《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是姊妹篇。由起源起因篇、战略战役篇、武器装备篇、政治外交篇、功臣罪魁篇和结局影响篇六大部分组成,分别选取许多对二战的起源、进程及结局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事件、人物、战略、战役、武器、会议、条约等进行专题评介。内容森罗万象,是大众了解二战历史的好读本。

目录

一、起源起因篇

 “迦太基式的和平”的缔造——《凡尔赛和约》

 挑起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法西斯主义

 纳粹“圣经”和对外扩张的总纲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是共产党的罪行,还是希特勒的阴谋——“国会纵火案”内幕

 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确立——“长刀之夜”事件

 希特勒战争计划的出炉——《霍斯巴赫备忘录》

 日本对外侵略的指导方针——《田中奏折》

 扩张在反共产国际的幌子下进行——《反共产国际协定》

 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的绥靖——《李顿调查报告》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绥靖——《慕尼黑协定》

 世界大战的军演——西班牙内战

 助推战争的美国式绥靖——《中立法案》

 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秘密交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略战役篇

 装甲部队在欧洲战场上的狂舞——闪击战与大纵深作战理论

 小试牛刀的闪击战方案——“白色方案”

 令人瞠目结舌的西线作战方案——“曼施坦因计划”

 “固若金汤”的超级防线——马其诺防线

 影响深远的敦刻尔克“奇迹”——“发电机计划”

 大英帝国的存亡之战——不列颠空战

 “海狼”在行动——邓尼茨的“狼群战术”

 德国空降兵的坟场——克里特岛战役

 “让整个世界震惊”的侵苏行动——“巴巴罗萨”计划

 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基辅会战

 希特勒“闪电战”计划的破产——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

 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登陆战役——“霸王行动”

 纳粹德国的最后反扑——阿登战役

 欧洲战场的收官之战——柏林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大对决——以航母为主力的海战

 开创海战新时代的战役——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之战——中途岛海战

 被戏称“火鸡射击战”的空中屠杀——马里亚纳海空大对决

 日本法西斯的垂死挣扎——“神风”特攻战

 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海战

 太平洋战争的“绞肉机”——冲绳岛大血战

 加速日本投降的特殊轰炸行动——原子弹轰炸

三、武器装备篇

 苏联的战争女神——“喀秋莎”火箭炮

 现代坦克的先驱——苏联T—34坦克

 纳粹德国的坦克之王——“虎”式坦克

 二战中的“地狱火鸟”——B—29轰炸机

 太平洋战场的空中幽灵——日本“零”式战斗机

 名不副实的“日本帝国的救星”——“大和”号战列舰

 见证盟军胜利的功勋战舰——“密苏里”号战列舰

 纳粹德国的海上幽灵——“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

 助推盟军取胜的“千里眼”——雷达

 纳粹德国的复仇利器——V-1导弹

四、内政外交篇

 法西斯国家是如何实现勾结的——从《反共产国际协定》到《三国同盟条约》

 罪恶滔天的独裁侵略工具——纳粹党卫军

 纳粹孕育“优等种族”的项目——“生命源泉”计划

 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最后解决方案”

 日本军队犯下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国主义对占领区妇女的奴役——慰安妇制度

 苏联对波兰人民犯下的野蛮罪行——卡廷森林事件

 牺牲中国利益的丑恶交易——《苏日中立条约》

 美国是如何冲破孤立主义阻挠的——从孤立主义到“租借法”

 美国援华抗战的突出贡献——“飞虎队”在中国

 英美两国开始协调作战——《大西洋宪章》

 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法律依据——《开罗宣言》

 一个可圈可点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波茨坦公告》

 美国的原子弹研制项目——曼哈顿工程

五、英雄罪魁篇

 书写美利坚传奇的轮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欧洲盟军总司令的传奇人生——艾森豪威尔

 从败军之将到日本的“太上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四星营长”的战争传奇——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

 名副其实的铁腕政治家——斯大林

 “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朱可夫

 永不妥协的“不列颠雄狮”——温斯顿·丘吉尔

 为重振法国而战的“自由法国”领袖——夏尔·戴高乐

 法西斯的鼻祖与意大利“新恺撒”——墨索里尼

 是“超人”还是专制魔王?——希特勒

 铸造纳粹利剑的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

 “宣传的天才”和缔造希特勒的恶魔——戈培尔

 “沙漠之狐”和“战争之神”——隆美尔

 德国“闪击战”的设计师——古德里安

 日本海军航空兵之父——山本五十六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罪魁——近卫文麿

 恶贯满盈的“东方劳伦斯”——土肥原贤二

 认贼做父的“帝国之花”——川岛芳子

六、结局影响篇

 美苏之间的一场特殊竞赛——导弹专家及技术争夺战

 对纳粹战犯的世纪审判——纽伦堡审判

 对日本甲级战犯的末日审判——东京审判

 一纸片面的对日和约——《旧金山和约》

 一个可圈可点的决策——中国放弃战争赔偿

 美苏由战时同盟到尖锐对立——冷战的出现

试读章节

史学家格哈德·温伯格在《手边的战争》中指出,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中获益匪浅,因为俾斯麦一手建立的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实施大规模的军管。英国军事史学家科热里·巴尼特声称,与德国所期待的一旦赢得战争后他们强加于协约国的和平条约相比,《凡尔赛和约》实际上是相当仁慈的。强有力的例证是,在《布列斯特和约》中,俄国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业、90%的煤产地并需支付多至5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

当然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凡尔赛和约》为后来纳粹德国的崛起提供了温床。他们认为“鲁尔危机”不仅使德国得到同情,还获得了来自美、英等国的大量贷款,而且也加速了《道威斯计划》的出台和对和约的第一次重大修改。其后《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成为主要受益者,令其取得与法国平等的地位。再后来德国加入国联,成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恢复了政治上的大国地位。《洛迦诺公约》的签定,实际上已标志着《凡尔赛和约》的破产。总之,德国战败,理应受到惩罚,只是用刑过度。而《凡尔赛和约》也只是暂时削弱了德国的势力,为之后世界大战的战火重燃埋下了隐患。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战后处理德国问题时曾提出,德国应该被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凡尔赛和约》一味强调压榨德国,加重了德国的经济负担,使德国丧失众多权利并失去安全感,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荣誉,使其全国从上到下都对这个和约充满怨恨,成了对年幼的魏玛共和国的一剂危险毒药,为希特勒独裁做好了准备。战争也许是打破这个强加给德国人民“枷锁”的最好办法。

《凡尔赛和约》使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法德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也没有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的野心得到满足。美国不满意其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英国不满意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及自己在远东地位的削弱;法国则不满意自己对德国的领土及赔款等要求未能得到充分实现;意大利也不平于未能够实现其在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的野心。《凡尔赛和约》深深地刺痛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因为和约不仅把发动战争的全部责任完全推到德国身上,而且在领土划分时拒绝考虑德国人的意愿就把众多的德意志人分割出去。特别是把但泽和东普鲁士同德国主体分割开来一事,引起了本就对战败心有不甘的德国人的更大不满。同时和约中禁止德奥合并的条款,背离了所谓的民族自决原则,为后来德国吞并周围小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凡尔赛和约》最后的结果是两头落空:一方面既不像法国人希望的那样严厉得足以把德国永远踩在脚下,另一方面也没有宽大到足以使被征服的德国人心悦诚服。

《凡尔赛和约》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巴黎和会中战胜国们不允许德国代表团参与谈判,德国国内有许多人极力反对政府在和约上签字。后来的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就曾说道:“作为一个军人,我不能不感到,与其接受耻辱的和平,不如光荣地战死在沙场。”《凡尔赛和约》第231条将战争罪责全部丢给德国,以至于没有一个德国政治家乐意接受这样的一个条约,他们普遍将这个和平看作是“不能忍受的耻辱”,最终协约国不得不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强迫德国人签字。一战后德国终归是遭受了领土、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多方面的沉重打击,这种“迦太基式的和平”最终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P6-8

序言

20世纪上半叶,接连发生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人类文明处于毁灭的边缘。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非常全面和深刻的,甚至有的影响至今犹存。

自战争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们出于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一直对其进行着研究和思考,从而使两次世界大战成为学术界的热门研究领域,至今热度不减,并推出了琳琅满目的著述。具体到中国,学术界对两次世界大战也非常重视,至今已经出版了数以千计的相关图书。这些图书的出版,对于世界大战知识的普及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图书大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么太注重可读性、趣味性,具有“戏说”“演绎”的特点,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使读者不可能了解真实的世界大战;要么专业性、学术性太强,具有“学究式”“学院派”的特点,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解决可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问题,我们编写了这两本书:《这才是真实的一战历史》和《这才是真实的二战历史》,均由起源起因篇、战略战役篇、武器装备篇、政治外交篇、英雄罪魁篇和结局影响篇六个部分组成,分别选取对大战的起源、进程及结局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事件、人物、战略、战役、武器、会议、条约等,进行专题评介。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尽量较为详尽地介绍每个专题的来龙去脉,而且尽可能结合学术界的观点,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从而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之余回味和反思。假如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将是非常欣慰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书内容庞杂,加之时间和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不当甚至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