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是作者郭睿、王向葵在陪护母亲两个月多的过程中默默地为母亲准备的一份特别的80岁寿礼!
亲情催泪弹再次引爆!
80多岁的母亲,身患重病住院,60多个不眠之夜,一边陪护一边书写家庭往事,恩爱夫妻细心护理,留下20万字温暖的日记本。
记载的,仅仅是生活?
你可知道——妈妈心里的秘密?
感动数万读者!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 书名 | 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郭睿//王向葵 |
| 出版社 | 中国和平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是作者郭睿、王向葵在陪护母亲两个月多的过程中默默地为母亲准备的一份特别的80岁寿礼! 亲情催泪弹再次引爆! 80多岁的母亲,身患重病住院,60多个不眠之夜,一边陪护一边书写家庭往事,恩爱夫妻细心护理,留下20万字温暖的日记本。 记载的,仅仅是生活? 你可知道——妈妈心里的秘密? 感动数万读者!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内容推荐 作者郭睿母亲因患严重的腹膜炎与肠梗阻,生命病危。作者迅速将母亲从乡下接到武汉救治,母亲在中南医院住院了37天。37个日夜,作者没有请护工,也没有请保姆,自己休假和请假,日夜精心地照料着母亲。正是因为夫妻俩日日夜夜精心地陪护,母亲的情绪一直很安定,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与其他患者相比,其康复速度之快有目共睹。母亲出院后,又在家精心调养了21天,让母亲康复得越来越好。 《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为作者在陪护母亲时每天记录的日记选编。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明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趁今天放假,我和妻子坐着二哥的车,上午08:00从水果湖家中出发,怀着高兴的心情,赶回乡下母亲的家中,与母亲团聚。 沿途,我回忆着今年“五一”回家过节的情景。 母亲一向热情好客,就算是我和妻子回家,她也要花钱买来鱼肉鸡鸭等菜肴隆重地招待。 中午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仅吃了一半还不到。 母亲非常节俭,待我们离开之后,她将剩饭剩菜热着吃了一个星期。 10天之后,母亲急性肠炎发作,小腹疼痛难忍,听二妹说,母亲冷得浑身冒冷汗,5月天盖三床被子、烘着火炉还感觉寒冷。 母亲一夜没睡,上吐下泻,虚脱得四肢无力。 第二天06:10,二妹将母亲的病情告诉我之后,我赶快给中馆驿镇卫生院的同学打电话,请她帮忙尽快将我母亲接到医院治疗。 同学上班,请上内科主任,让她丈夫开着车,亲自到我家中,给母亲诊断之后,迅速将母亲接到医院治疗。 母亲住院10多天,总算将病情控制住。 母亲以为从此就好了,就回到家,继续种菜、养鸡,辛勤劳作着。 想想母亲今年快80岁了,仍然闲不住,一天到晚放下这活儿做那活儿,忙个不停。 母亲大半生忙碌习惯了,想让她停下来歇息,她怎么也歇息不下来。 父亲在世的时候,身患严重的哮喘病,身体一直不好。从父亲60岁那年开始,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种菜、养鸡、烧火、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照顾一家老小……她任劳任怨,起早贪黑,日夜忙碌着,却每天精神十足,开朗乐观,目的是让儿女们在外打拼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7月17日,父亲寿终正寝。多病的父亲能够活到85岁,全靠贤惠的母亲对他的悉心照料。 母亲的大半生,命运坎坷,辛苦劳作,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艰难地支撑着贫困的家庭,将儿女们渐渐地抚养成人,而今母亲即将满80岁了,幸亏没有患上高血压、关节炎、中风、脑溢血、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今年春节过后,我和妻子利用多个节假日,回乡探望母亲,诚心想接母亲到武汉来住一些日子,都被母亲以各种理由坚决拒绝了。 母亲不想打搅我和妻子的工作与生活。母亲习惯了乡村生活,习惯了在田间地头劳作,习惯了为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和妻子拗不过母亲的固执,只能任由母亲独自生活在乡下。我们会经常给母亲打电话,表达对母亲的问候,慰藉母亲安度孤独的晚年,防止母亲一个人在家过日子有什么意外而无人知晓。 我和妻子尽最大努力,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让母亲健康长寿,给母亲无限的精神力量。 上午10:30,我和妻子回到了母亲家。见到母亲时,母亲总是那样笑容满面,看到儿子儿媳回家,她不吃不喝都是兴奋的,忙里忙外地张罗着。 我以为母亲的身体完全康复了。 和妻子到母亲的菜地里转悠,欣赏着母亲亲手种植的各种蔬菜:苋菜、黄瓜、茄子、豆角、青椒、紫苏……它们都长势喜人。 母亲将已经成熟的土豆挖干净后,栽种了红薯,让菜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分地发挥作用。 我特别关注春节和清明节栽种的竹子、香樟树、四季青、袍桐树……看到这些我亲手栽种的竹子冒笋长出了新竹子,树木大多活了下来,我格外高兴,因为有竹子和树木的围绕,再加上母亲的菜园,才是母亲、妻子和我真正希望和喜欢的家园! 中午本想吃母亲做的饭菜,可是村干部因为感激我帮助村里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好事,都等候在家,特别邀请我和妻子到街上餐馆去吃饭。 饭后,回到母亲身边,与母亲说一些话,并问母亲的病情。母亲一贯坚强,也不想给儿女增添麻烦,她说她身体没有问题,让我放心。 我继续到菜园边,将一些杂草扯干净,便于新生的小树顺利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14:40,不得不准备离开家,离开母亲,到岳母家看看。 大哥大嫂热心地期待着我们再回来,将准备好的小白菜、马齿苋、鱼腥草、大蒜头给我们带上。 大嫂的母亲是85岁的人了,身体已经由原来的胖,转为瘦,脸色灰白,斜躺在床上,虽然头脑还算清醒,但下身瘫痪了一年,多亏大嫂悉心照顾,否则生命难以为继。 我不得不感叹,人生苦短。说长,有几十年;说短,也就这么几十年。我必须趁现在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健康的时候,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尽量完成,不把遗憾带到另一个世界!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和妻子一起,在家休息。 上午,看了一场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热火队与马刺队第三场比赛。 热火队在客场,以37分的大比分落后,从中央电视台5套体育频道现场报道的消息来看,热火队今天三巨头精神状态不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和能力,令大多数热火队球迷失望和叹息。 我也边看边想,人生就像竞技场,精神状态非常重要。精神状态影响人的行为和后果。 下午,以放松的心态,外出散步半个小时,然后回到家写作。虽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在这种过节的日子里,能够静下心来,待在家中坚持写作,就已经不容易了。 下午接到二妹电话,说二妹夫专门将母亲送到中馆驿医院拍片检查,结果可能是肠梗阻,医生建议到麻城市医院做手术。 考虑到麻城市医院没有熟人,二妹在那里招呼母亲也不方便,我赶快联系麻城市第二医院的老同学,并联系在宋埠交警中队工作的弟弟,让他明天将母亲接到第二医院做检查和手术。 母亲同意了我的安排。 P1-3 序言 照顾父母就是照顾未来的自己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赵振宇 中秋节前几天,我得知郭睿先生的新书准备出版,他给我讲述了和妻子一起照顾病危在床80高龄老母亲的故事—— 母亲因患严重的腹膜炎与肠梗阻,生命病危。作者迅速将母亲从乡下接到武汉救治.母亲在中南医院住院了37天。37个日夜,作者没有请护工,也没有请保姆,自己休假和请假,日夜精心地照料着母亲。正是因为夫妻俩日日夜夜精心地陪护,母亲的情绪一直很安定,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与其他患者相比,其康复速度之快有目共睹。母亲出院后,又在家精心调养了23天,孝心让母亲康复得越来越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作者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这个说法。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邻居们,看到作者日夜精心地陪护着母亲,佩服之余,异口同声地赞叹说:“辛苦了,你们夫妻俩特别孝顺母亲!”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作者感到很惭愧。他又给我讲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他来自大别山区的贫困村庄,出生在穷苦家庭,经历过饥寒交迫的那段难忘岁月。童年吃饭的时候,母亲将食物端上餐桌后,总是自已最后一个吃饭,甚至不吃。母亲说自己不饿。作者开始信以为真,后来才发现母亲根本不是不饿,只是因为每餐的食物数量不够,母亲为了让孩子们不挨饿,宁愿自己饿着。母亲是世界上最疼爱儿女的人。当年的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日夜操劳,忍饥挨饿,苦苦地一心要把孩子们拉扯大,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让孩子们平安长大成人。 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有一位好母亲,因为有了一份对母亲的依恋,所以作者一直生活得很快乐。作者一直珍爱着与母亲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因为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母亲爱唠叨,作者也耐心倾听,有不同意见,也委婉一些告诉母亲,充满爱心,对母亲表示应有的尊敬和爱戴。 作者结婚25年来,每年春节都带着儿子回到乡下和老人一起过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母亲生日,一家人都要回到老人身边团聚,平日里遇到应急的事,也都回到父母身边及时处理,尽其所能,照料好父母,让父母在乡村过得开心快乐。 人世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作者这样常回家看看,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然,“百善孝为先”,具有传统敬老美德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把孝敬父母作为强制性规定写入法律呢。 2013年7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列入法律。新法中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新法中首次提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的规定。新法中的“家庭成员”,主要指老人的子女和孙子女、外孙子女。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最想从子女那里获得的不是物质和金钱,而是亲情。“常回家看看”的规定,目的是为了引导家庭成员关注老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变得日益迫切。该新法的实施,说明法律正在顺应这种文明发展的要求。 老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是世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生活幸福了,家庭成员相处和谐了,亲人感情经营美满了,对家庭、社会和世情也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郭睿和王向葵是我在长江日报社工作时结识的两位年轻朋友。他俩勤于思考擅长写作,在工作之余出版了多种著作。而这本《妈妈,怎么陪您也不够》,是作者在陪护母亲两个月多的过程中默默地为母亲准备的一份特别的80岁寿礼!正如作者在书稿中体现的主题:陪护好父母,儿女怎么做都不为过!因为,陪护好父母,也就是陪护好将老的自己! 我衷心祝福郭睿夫妇大家庭幸福快乐,更祝愿作者的新书问世后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2013年9月26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