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防御大师”、“东线的救星”、“元首的救火队员”,被誉为“国防军zui杰出的将领之一”、“防御战术天才”,但又被评为“政治将军”、“纳粹狂徒”、“纯粹的机会主义者”……他为逃避罪责自戕而亡,并在此前销毁了许多与他相关的文字资料,致使他的生平履历成为军事研究史的一个缺口。彭志文著的《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元首宠将莫德尔元帅上下)》耗时数年,查阅各方资料,揭开了莫德尔神秘、曲折又耐人寻味的一生。
| 书名 | 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元首宠将莫德尔元帅上下)/指文人物系列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彭志文 |
| 出版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是“防御大师”、“东线的救星”、“元首的救火队员”,被誉为“国防军zui杰出的将领之一”、“防御战术天才”,但又被评为“政治将军”、“纳粹狂徒”、“纯粹的机会主义者”……他为逃避罪责自戕而亡,并在此前销毁了许多与他相关的文字资料,致使他的生平履历成为军事研究史的一个缺口。彭志文著的《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元首宠将莫德尔元帅上下)》耗时数年,查阅各方资料,揭开了莫德尔神秘、曲折又耐人寻味的一生。 内容推荐 国内二战史研究,纳粹德国的著名将领如隆美尔、曼施坦因、邓尼茨、龙德施泰特等都留有自传或由史学家撰写的传记可参阅,唯有自戕避罪、成就与能力并不亚于以上这些名将的莫德尔元帅没有一部能综合叙述他血腥征战经历的传记。 彭志文著的《希特勒的救火队员(元首宠将莫德尔元帅上下)》客观真实地揭密了一代枭将的峥嵘人生,立体呈现出铁血军人的风云岁月,填补了国内二战历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另一方面,本书也是一部我们所不熟悉的、另角度的二战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鲤鱼池中的梭鱼” 一战经历 灰色年代 在波兰战役 1940年的西线 第二章 装甲先锋 闪击矛头 “前进,通过。” “回头一笑百媚生” 基辅口袋 第三章 冬天的童话 停歇的“台风” 冰原折戟 雪地穷途 “一个烂摊子” “伏尔加河的奇迹” 第四章 “勒热夫绞肉机” “防御大师”的舞台 生死交通线 “火星”行动 “水牛”行动 第五章 “堡垒”作战 “堡垒”计划 北部攻势 钢铁熔炉 焦土作战 第六章 “东线救星” “剑与盾” 乌克兰的阴霾 崩塌的阳台 “东线救星” 第七章 没有奇迹的西线 “开水壶”里的救赎 弃守巴黎 塞纳河大溃败 第八章 1944,阿纳姆 “市场花园” 1944,阿纳姆 鏖战荷兰 莫德尔的桥 第九章 “秋雾”行动 “魔鬼森林” “小解决方案” 寒冬里的豪赌 弥散的“秋雾” 第十章 口袋里的毁灭 纸糊的防线 夺桥之战 “鲁尔口袋” 崩溃的军团 自戕谢罪 附录 附录1:“碎裂的铁拳”—纳粹王牌第78突击师的覆灭 附录2:东线“虎骑”—纳粹第505重装甲营战记 附录3:抗命将军—冯?绍肯上将东线战记 附录4:“闪电伯爵”曼施泰因—以攻击著称的德军名帅 附录5:莫德尔的个人档案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莫德尔和第3军的战友们搭乘西行的列车开赴比利时,战友们传递的报纸把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呈现在了莫德尔眼前,令人恐怖和不安,虽然有些也许是谣言。不过,现实的任务才是他们应该去优先考虑的。按照计划,冯·科卢克(Alexander。von Kluck)将军的第l集团军每天至少要前进30~40千米。莫德尔所在的第10旅(由圭多·桑塔格少将指挥)在第一天的行军中超额完成了任务。日落前,该旅差不多推进了45千米,但仍然不能确保胜利。 “施里芬计划”设计上的缺陷已开始显现,协约国的军队不会按照德军所预想的那样行动,德军一系列的错误行动让战争态势呈现出胶着状。第5步兵师在马恩河地区陷入苦战,停止了前进,随后又被撤下来,用去增援第4步兵军。 莫德尔在这些行动中狂热而无畏,表现出了一种很强的责任感,他无视伤亡和损失,不达目的决不放弃。9月20日t:t,凭借优异的表现,莫德尔获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团长弗洛姆上校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在1914年,他(莫德尔)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可信赖、可托付及永不放弃的精神。他是一个勇敢而无畏的军官,是所有下属的光辉榜样。”年底,弗洛姆还把莫德尔调到团部去任副官。 次年,莫德尔参加了苏瓦松(Soissons)等地的战斗,2月10日的激战中,他的膝盖负伤,一块弹片永远留在了身体里。2月25日,莫德尔晋升为中尉。此时,第5步兵师跟随第3步兵军调离第l集团军,被派往阿拉莫地区作战。3月29日,莫德尔赢得了1枚巴伐利亚四级佩剑战功十字勋章。在整个夏季战役中,德军伤亡惨重。9月,在兰斯德达尔甘山的作战中,时任旅长的德皇威廉第5子奥博斯坦亲王来到莫德尔所在的营视察,亲眼见证了莫德尔沉着、冷静地击退法军第2殖民军团优势兵力的进攻,大加赞赏,于是在备忘录里,亲王亲笔写下了推荐莫德尔的话(1940年法国战役中,亲王会反过成为莫德尔少将的部下。)。 10月19日,莫德尔又获颁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总共只颁授出1914枚这样的勋章)。但11月13日,在战斗中莫德尔差一点送了命,一颗子弹(一说是弹片)穿透了他的肩胛骨,然后擦着脖子飞了过去,为此他在医院里住了6个星期。 与低迷的士气、普遍的厌战反差明显,莫德尔的事迹甚至引起了战区司令官的注意,尽管他的部下对他那种玩命的打法颇有微词,并给上级打了小报告,但是团部和师里的军官们都很欣赏莫德尔的表现,于是这类报告都不了了之了。 圣诞节前后,第3军又一次撤出了前线,其中第6步兵师一度乘上火车被调往巴尔干战区,第5步兵师则后撤到比利时境内,直到凡尔登战役开始。 1916年3月,第52步兵团投入了战斗,莫德尔仅仅参加了凡尔登战役前几轮的作战,但那也是一段地狱般的经历。在那几个月里(2月—6月),凡尔登战役中,法军阵亡179000人,德军损失了72289人,第52团的伤亡十分惨重。4月25日,莫德尔的右小腿负了重伤,这已经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3次负伤了。6月,尽管长官们认为莫德尔是个“让人心烦”的部下,仍然推荐伤愈归队的莫德尔去参加由总参谋部组织的参谋培训,因为惨烈的战争让各个单位的参谋军官严重匮乏。这次脱岗培训让莫德尔躲过了接下来的索姆河会战中的大屠杀,很多的校友、战友在那次战役中阵亡了,之前的军校同窗胡贝就是在此役中身负重伤,不得不截了肢,成了“独臂胡贝”。 在战争期间到柏林军事学院学完3年课程是不现实的事,因而参谋军官的课程被压缩成战略、战史、战术、筑垒防御工事、包围、测绘、参谋工作、拉练、通信等科目;而另一些参谋人员必须涉猎的课程由于战局的原因被省略了,比如政治、经济、公共社会学、国际法、化学、物理、外语等。所学的课程虽然枯燥呆板,却是一名参谋军官必须掌握的基础。这样,经过8个月(原本需要2年),培训结业,莫德尔重返作战部队。 莫德尔临时出任了第5步兵师第10旅的旅部参谋,骑兵监察官斯比曼(Speeman)少校说到莫德尔的表现时,称赞他“表现优异,总是在靠近最前线的地方……他的表现远远优于一个旅部副官的正常标准”。没多久,莫德尔又一FN了一线部队带兵作战。幸运的是,不惧死亡、常常身先士卒的莫德尔奇迹般地再也没有负伤。1917年2月16日,莫德尔获得了在西线战区很少颁授,因而极其难得的普鲁士冯·霍亨佐伦皇家佩剑骑士十字勋章。5月18日,莫德尔调到了第8步枪团,6月,他甚至还代理了几天第l营营长。P6-7 序言 瓦尔特·莫德尔被人们称为“防御大师”、“希特勒的消防员”,也被认为是最为凶残的陆军元帅。他倡导和实施了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奴役苏联人民,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根据纽仑堡的审判,其罪行够“乙级战犯”)。作为纳粹德国肆虐横行的“急先锋”,或苟延残喘时的“防御大师”,莫德尔的身形活跃在我们所熟知的几乎每一场大战中,包括闪击波兰、法兰西战役、海狮行动、莫斯科保卫战、勒热夫绞肉机、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登陆战、市场花园行动、阿登反击战、莱茵兰战役、鲁尔战役等等。如果因为立场而避谈这么一位在第二次大战中举足轻重的军事将领,我们在军事历史的研究中就会出现一些空白和盲点,也欠缺了另视角的折射和警醒。 本书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涉及到苏联的卫国战争,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人民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者敬重也肯定苏联人民的贡献,立场鲜明地站在正义一边,因此法西斯的汹汹恶行是反面的教材,特此恳请读者吸收正能量的知识。 莫德尔本人虽然没有留下自传,但西方史学界关于他的著作林林总总有十几本,其中包括格尔利茨、莫德尔之子汉斯·格奥尔格等人的著作,而国内关于这一人物的研究却是一块空白。综观众多研究莫德尔的著作,笔者认为比较客观、影响较大的代表之作还是纽顿(StevenHNewton)的《希特勒的指挥官:希特勒最喜欢的莫德尔元帅》(2006年出版)。而另外一位美国犹太作家马塞尔斯坦写下的三本关于莫德尔的书亦颇有特色:马塞尔斯坦对莫德尔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譬如,他的第一本书《莫德尔元帅:神话与现实》更多的是侧重揭秘史实,而等到他写第三本关于莫德尔的书(2010年出版的《莫德尔元帅—一个有缺陷的天才》)时,则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在探究莫德尔的战争罪行。他也得出了相对客观的结论:莫德尔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不过有较大的“缺陷”。那些“缺陷”自然是指莫德尔对部下的苛刻、残酷(包括军事法庭审判),以及发布一些歇斯底里、违背客观实际的命令,称其“心理变态”和“丧失理智”;还有就是在苏联推行“焦土作战”,犯有战争罪行等等。 作为军史研究学者,笔者研究莫德尔这一历史人物十余载,查阅了大量相关的中外文献、史料以及影视资料等,在综合研判这些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性的再创作。 全书秉持着唯物、客观、严谨的态度,以史实、战例为依据,观点鲜明地把莫德尔这位纳粹帮凶的一生呈现给国内的二战军史拥趸者,一方面是为研究二战的历史,填补空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揭露纳粹在世界人民面前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本书的内容曾以分章节的形式在杂志《军事世界画刊》、《NASS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及港台军史繁体中文刊物《突击》上连载,因某些原因,本书的部分内容曾改正、扩展、演绎成30万字的《西线1944.6-1945.4:第三帝国B集团军群的覆灭》一书,得到读者的广泛肯定和不吝指正,特此说明和鸣谢。 本书的出版曾屡有波折,感谢指文图书编辑们的努力,方得以结集成书,以飨读者。唯作者水平不足、资料有限,书中定然会有谬误或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军事迷、史学爱好者批评指正为感。 彭志文于菊兰庑书斋 2016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莫德尔是二战中最优秀的预防型将军之一,同时又是卓越的战场指挥官,他对战场态势的判断极少受到来到任何方面的一厢情愿的影响。" ——肖伍尔特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