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前的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曾留下大量记录长征的原始文本。这些文本反映了长征最原始的形态,展现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的细节和场景,抒发出英雄和平凡人真挚热烈的情感。时隔80年重读这些文本,还能让人仿佛回到长征现场,激情澎湃、扼腕沉思。吴江、青霖主编的《重读长征原始文本》展现长征原始形态,重回长征真实现场,体念英雄真挚情感
2015年,一本《重读抗战家书》感动中国。2016年,《重读长征原始文本》将继续感动中国……
| 书名 | 重读长征原始文本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80年前的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曾留下大量记录长征的原始文本。这些文本反映了长征最原始的形态,展现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的细节和场景,抒发出英雄和平凡人真挚热烈的情感。时隔80年重读这些文本,还能让人仿佛回到长征现场,激情澎湃、扼腕沉思。吴江、青霖主编的《重读长征原始文本》展现长征原始形态,重回长征真实现场,体念英雄真挚情感 2015年,一本《重读抗战家书》感动中国。2016年,《重读长征原始文本》将继续感动中国…… 内容推荐 吴江、青霖主编的《重读长征原始文本》从流传下来的大量原始文本中,分门别类,精心拣选,设文电、日记、名篇、诗词、歌曲、图画、报道七块,有可读的文字,还有有声的歌曲,有形的图画,让各种文本立体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文本前,还加入了精心编写的导读,简要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情况、后世影响等,便于读者阅读赏析。一个个原始生动的文本片段,串联起一部真实具象的长征史诗。 目录 文电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优待技术人员的指示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告全体指战员书 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去!(节选) 夺取松潘赤化川陕甘 向北行动后应向洮河以东发展 红二、六军团关于是否渡金沙江与四方面军会合的请示电 日记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名篇 清贫 出发前 夜行军 老山界 禁忌的一天 渡乌江 我失联络 病员的话 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 芦花运粮 松潘的西北 诗词 十六字令三首 无题 忆秦娥·娄山关 小茅屋,曙霞 定决策 吾非石达开 得讯我军已过泸定桥 过草地 长征 突破天险腊子口 清平乐·六盘山 阿坝即景 天明始觉满身霜 无题 过乌江 北渡金沙江 渔家做 过岷山 歌曲 凯旋歌 渡金沙江胜利歌 两大主力会合歌 战斗鼓动曲 提高红军纪律歌 打骑兵歌 到陕北去 长征歌 图画 黄镇漫画 廖承志漫画 图画 廖承志漫画 各地宣传画 报道 随军西行见闻录(节选) 大渡河英雄 长征(节选) 徐海东果为萧克第二乎?(节选) 神灵之手(节选) 试读章节 扩大会议认为我们没有胜利的保卫中区来粉碎五次“围剿”的原因,除了许多客观的而且重要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 扩大会议认为当时党的总的政治路线一般的是正确的,一切在苏区内部的后方工作是模范的,必须奖励的。但是正因为国内战争中军事指挥是党的总的政治路线的一个主要的部分,我们党正是由于军事指挥上在这个时期以及西征中是基本上错误的,因此在保卫苏区与顺利的粉碎五次“围剿”的意义上来说,以及达到西征军预定的湘西目的地来说,是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 扩大会议认为蒋介石在五次“围剿”中没有完全成功,主力红军非但冲出重围,而且在川黔滇湘活跃着发展着。相反的在军事的力量上来说,经过五次“围剿”的一年半的血战,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是削弱了。 扩大会议认为中国苏维埃运动决不是低落,相反的依然是发展的。几个苏区红军的胜利,中央红军的活跃,以及反帝运动的高涨与国民党统治下的全国经济的破产。中国苏维埃运动有着浓厚的历史的泉源,中国苏维埃运动与红军是不可占用的力量。 (B)为什么说军事指挥上基本上是错误的?(把五次“围剿”起至西征到遵义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粉碎四次“围剿”以后到朋口战争及与十九路军订定作战协定以前。 这个时期,首先在东黄陂战争胜利以后(粉碎了四次“围剿”),因为当时对于胜利的估计不足,把红军主力停留在北线上一个短时期,以后向着闽江活动来开辟东战场是对的,朋口战争胜利了,这都是对的。这个时期一般的是指挥正确的,但是极大的错误是没有集中主力,只有三军团与东线原有较弱的兵团与十九路军决战,如果那个时期,集中更多的力量,我们在东方战线上的胜利,必然远过于当时所获得的。 第二个时期——从与十九路军订立作战协定起,到十九路军的失败与敌人占领军事要点——黎川。 这个时期党中央决定与十九路军订立作战协定,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军事指挥上并没适应政治上的要求,当时我们非但没有出建黎泰去侧击向延平前进的蒋军,反而把红军主力向着赣江活动,等到后来洛甫(指张闻天——原文注)同志(他是军委的委员)知道而提出反对时,再把红军向东到永安、沙县时,福建的人民政府的局面已经改变了。而使蒋介石把东方战线在自己的掌握中组成积极的进攻苏区的战线。同时在个别指挥员的贻误之下失守黎川。 政治局扩大会认为这个时期,如果我们在军事上能够正确的指挥,那末我们完全有可能粉碎五次“围剿”,国内形势将成另外一个局面,而有利于革命运动苏维埃运动的发展。 第三个时期——从十九路军失败以后的广昌战斗到主力红军出发西征时。 这一时期是五次“围剿”战争中最残酷的战斗的时期,敌人用最大兵力压迫我们于苏区内部。同时,我们严重的指挥上的错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不去尽力寻求运动战与敌人翼侧的活动,而采取阵地式的与敌人堡垒对峙的战略战术,发明以“赤色堡垒”来抗阻敌人。在赤色堡垒与敌人堡垒对峙之下,用所谓有名的“短促突击”战术来作战。这个战术拒绝了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战术,放弃了外翼侧的活动。结果苏区边界上到处造了宫殿式的堡垒(当然不是说个别的必要地区的堡垒是不要的),我们依靠这些堡垒和工事与敌人对抗。这个战术完全暴露我们的主力,完全在敌人面前暴露我们的弱点,使敌人的飞机大炮能够按照一定目标的配合步兵师团向我们进攻。结果,我们与敌人只是拼“消耗”(这对我们是不利的),许多赤色堡垒被毁于飞机大炮,一些被敌人占领来作为进攻苏区的军事据点。 “短促突击”的战术,使人们不能获得运动战中应能获得的胜利(龙岗战斗),使我们在敌人的强大的火力之下受到极大的损失。在敌人以几倍于我们力量向我进攻时依然不得不退出赤色堡垒地带(建泰广昌)。“短促突击”在广昌战斗、三溪圩战斗、太阳嶂战斗、石城战斗,以及退出苏区时的许多战斗中,红军的有生力量受到极大的损失。每次战役总是死伤二三干,三军团在一个短时期中全军团的老的连长完全死伤。即使在将要西征出发的前两天,军委依然命令十三师的兴国城市死守。“短促突击”的结果,使1933年红五月直到1934年9月扩大来的15万以上(将近20万)的新战士,除去因为政治工作的薄弱、动员扩大红军时工作上的错误而使一部减员以外,都在这个战术之下损失了。 第四个时期——开始西征起到黎平为止。这个时期在指挥上组织上一般是错误的,已如前述,不再重复。 总括以上四个时期来看,当时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是基本上错误的。 (c)右倾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 扩大会议认为当时军事指挥上所采取的战略是单纯防御路线。这个战略之政治来源,是由于对我们可以战胜敌人的堡垒主义,没有信心。 这种单纯防御路线实际就在: (a)拒绝运动战与在敌人的翼侧的活动。 (b)企图以赤色堡垒的消耗战来保卫苏区。(把不失去一寸苏区土地的口号在战术上机械的运用。) (c)敌人分六路进攻,我们也分兵抵御。这样就不仅居于被动地位,而且使我们主力不集中,各个战线上力量薄弱而处处受敌打击。 如果否认五次战争中敌人战略上的堡垒主义的特点,是错误的,但是诱敌深入的机会依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很少的。正因为我们采取的战术是敌人出动——三里五里——即对敌进攻,这样使敌人更加小心而步步筑堡垒。P7-9 序言 1935年底,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的报告会上谈到中央红军的长征时说:“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像一座桥梁,把中国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瑞金时期和延安时期联结了起来。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奠定了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 长征还谱写了豪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精神,需要英雄人物、感人事迹去承载、流传,记述长征人物、故事的各种文本,成为长征精神的生动体现。大量的文本中,在长征途中写就的,应该是最原始的长征记录,有的本身已经成为长征历史的一部分。 在转战的征途中,在艰苦的岁月里,能有这些原始文本记录并流传下来,是多可宝贵的啊!重读它们,会感受到,虽然讲述直自,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和丰富.让读者看到长征的原始形态;虽然关涉细微,却展现了历史的场景和细节,让读者恍如置身长征途中;虽然表达质朴,却能抒发出真挚热烈的情感,屡屡拨动读者的心弦。可以说,这些原始文本,是解读、诠释长征精神最生动鲜活的素材?时隔80年重读这些文本,依然能让人激情澎湃、扼腕沉思。 编者从流传下来的大量原始文本中,分门别类,精心拣选,共设置了七个单元,分别是文电、日记、名篇、诗词、歌曲、图画、报道,涵盖了工作文本、私人记录、感怀文章、诗歌图画、新闻报道等多个门类。这些文本不但有可读的文字,还有有声的歌曲,有形的图画,让各种原始文本立体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单元中的文本前,还加入了精心编写的导读,简要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情况、后世影响等,以便于读者阅读赏析。 在长征已经过去80年之后,让我们重读原始文本,回顾长征历史,体念长征精神。在我们这一代所进行的新长征路上,把伟大的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编者 2016年8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