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青铜礼器是凝集统治者治国理念、大众宗教信仰、社会礼乐制度、时代艺术风尚的载体,它与所承载的三种媒体的问世,是几千年史前文化孕育、积淀、发展、创新的结晶,以及青铜时代中原王朝统治手段在青铜礼器上的视觉化与艺术化体现。
杨晓能著的《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采用多方位的探索途径和立体的观察与思维,以考古发掘的资料为纲目,纵跨史前至青铜时代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横揽各种类型的载体与多样的视觉信息,以期破译古史的密码。
| 书名 |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作者 | (美)杨晓能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代中国青铜礼器是凝集统治者治国理念、大众宗教信仰、社会礼乐制度、时代艺术风尚的载体,它与所承载的三种媒体的问世,是几千年史前文化孕育、积淀、发展、创新的结晶,以及青铜时代中原王朝统治手段在青铜礼器上的视觉化与艺术化体现。 杨晓能著的《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采用多方位的探索途径和立体的观察与思维,以考古发掘的资料为纲目,纵跨史前至青铜时代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横揽各种类型的载体与多样的视觉信息,以期破译古史的密码。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图形文字和装饰图案以其神秘性、难解性著称。当年郭沫若先生曾提出“族徽”理论,以解释青铜器的部分“徽识”,对理解中国青铜时代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郭氏理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究竟什么是这些神秘装饰和图形文字的正解? 杨晓能先生所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纪性的重大考古学课题。作者兼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美术史四大学科,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青铜纹饰、图案和图形文宁的含义、功能做了新的探索,发现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作者讨论了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和“图像铭文”三者的起源、背景及其相互关系,找到了三者在史前文化中的源头,论证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和礼制的发展密切相关。既而指出,这三大类别视觉媒体在中国青铜器时代早期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实际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承载了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信息,因而是中国古史的另类记录,对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在英文版基础上了进行了全面修订,纳入了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插图近480组。所收集的资料,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史前到商周时期的全部器物装饰主题和“徽识”,且分门别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对以往有关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的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所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都具独创性。 目录 总序 前言 年表1 史前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序列、分区与年代 年表2 青铜时代中国的王朝、国家与考古学文化 绪论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的 壹 学术沧桑 悠悠千载 第一章 图形文字研究史概览 第二章 青铜器纹饰研究回顾 贰 寻根溯源 历程再现 第三章 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史前渊源 附录3.1 柳湾墓地各墓中出土陶符详情表 第四章 商周时期青铜器图形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叁 新识媒体 图字之问 第五章 青铜器纹饰与图形文字的中介:图像铭文 附录5.1 龙形图像铭文 附录5.2 动物图像铭文 肆 释读寓意莺解功能 第六章 青铜器图形文字的背景与作用 附录6.1 保存完好的商代和西周墓葬 附录6.2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墓地 附录6.3 扶风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中的图形文字和所记载的世系 附录6.4 四个青铜器图形文字的分布 第七章 青铜器纹饰的寓意与功能 附录7.1 文王时期周原卜辞中若干重要辞条释读 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若干问题的感悟 作者鸣谢 征引文献目录 插图出处 索引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