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启蒙教材。其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千余字,但却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其中,礼仪规范、基本名物、历史知识、勤学故事等均有涉及,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而且它三字一句,隔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诵。
为了更好发挥《三字经》的作用,让小朋友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萧史对这一古老典籍进行了全新诠释。首先,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进行分节,每节的原文采用大字注音,以方便儿童诵读;其次,附有准确的译文,同时根据每节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既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便于亲子共读,也可扩大阅读面,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还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三百千”“四书”等国学书籍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本套书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意义明确、少年儿童易于诵读的启蒙教育读本,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释义,同时根据每节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典故),而且每则故事还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以反映当时的生活情境,汇集丰富多彩的中华元素,深度解读国学经典启蒙,打造与众不同的国学盛宴。
本书是其中的《三字经》,由萧史编著。
危杆喻正
北宋时,宋仁宗在宫中树立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木杆,下面埋得很浅,他让大臣们据此猜猜他有什么用意,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猜出。宋仁宗说,以后谁能猜出来,这个人就可以重用。过了八十年,到宋哲宗时,这个谜才被大臣吕大防猜了出来,意思是:木杆又细又长,时刻都可能倾倒,往左用力,它就往左倒,往右用力,它就往右倒,必须时刻把它扶正;就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样,必须时刻留心,提防各种坏思想的侵扰。后来,吕大防果然为政清廉,做了宋朝的宰相。这个故事强调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符合《三字经》强调用学问之道匡扶人性的宗旨。
孟母三迁
孟轲(ke)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相传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
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边,见多了出殡(bin)的,孟轲就模仿着做丧事。孟母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孟轲的学习,就把家搬到集市上,与屠夫为邻,结果孟轲又模仿起杀猪宰羊来。孟母认为在这里居住也不利于孟轲学习,因此又把家搬到一座学堂附近。
从此,孟轲就跟着学堂中的先生专心读书,研习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认为这里的环境对儿子成长很有利,便长期定居下来。
孟母断机
有一天,孟轲读书厌倦了,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十分生气,剪断了织机上已经织好的布。孟轲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孟母说:“我织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织,才能织成一匹布。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昼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便像我刚才剪断了已经织好的布一样,这是前功尽弃呀!”孟轲听后恍(huang)然大悟,从此以后发奋学习,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时后晋人,据说他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虽然他妻妾成群,却没有一个儿子。有一次他做梦,梦见去世的父亲对他说,如果他再心术不正,上天就会发怒,对他进行惩罚。窦禹钧醒后十分害怕,再也不敢做坏事了,从此开始帮助穷苦的人。后来他又梦见父亲对他说,他将会有五个儿子,而且能长寿。果然,他有了五个儿子。
窦禹钧汲取自己的教训,对儿子严加管教,使他们一个个健康成长,后来都金榜题名,他们家族也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民间“五子登科”的佳话,即来源于此。
陶坶封鲊
东晋时期有个叫陶侃(kan)的人,不仅从小勤奋学习,而且十分注意人品,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对他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陶侃当了管理渔业的小官后,有一年托人带回去一坛腌(yan)鱼(古人称腌鱼为“鲊”,音zha)孝敬母亲。陶母得知腌鱼是公家的东西,十分生气,就用封条把坛子封好,让人把鱼退回去,并写信告诉陶侃:“你是朝廷官员,怎么能用公家的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陶侃看到信后十分震惊,深感愧对母亲。此后,他时时以母训警诫自己,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臣。
P3-11
中国自古就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达到启迪儿童智慧,培育儿童品德,使之健康成长的目的,这种教育被称之为“启蒙”。
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在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字经》。相传《三字经》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对它进行增删修订,可以说它也是历代文人学士集体智慧的结晶。《三字经》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千余字,但却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其中,礼仪规范、基本名物、历史知识、勤学故事等均有涉及,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而且它三字一句,隔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诵。
《三字经》从问世起,就以其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三字经》早已走出中国,传向了世界。它不仅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文化圈,还被译成英、日、朝等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入该组织编辑出版的《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的儿童推荐。
为了更好发挥《三字经》的作用,让小朋友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对这一古老典籍进行了全新诠释。首先,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进行分节,每节的原文采用大字注音,以方便儿童诵读;其次,附有准确的译文,同时根据每节的内容,配以相关的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识,既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便于亲子共读,也可扩大阅读面,以加深对原文精髓的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则故事还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或反映当时生活情境的文物照片,以尽量还原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经过重新诠释,使古老经典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从而给阅读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相信小朋友在传统文化的沐浴中,一定会不断进步,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