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青少版)》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赢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青少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赵云、司马懿等人。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让读者感受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袁绍率军追到官渡扎寨。审配说:“现在可以在曹操寨前筑起土山,让士兵们站在土山上向曹寨放箭。”袁绍听从了他的计策,在各寨中挑选精壮士兵,用铁锹挖土,在曹操寨边垒成土山。曹军见袁军堆筑土山,想出去冲杀,却被审配的弓弩(nu)手挡住了咽喉要路,不能前进。十天筑成五十多座土山,上面立着高高的橹杆,派弓弩手在上面射箭。曹军很害怕,都顶着遮箭牌防守。土山上一声梆子响,箭下如雨。曹军都拿着盾牌倒在地上,袁军呐喊着,大笑着。曹操见军兵慌乱,连忙召集众谋士商议。刘哗献计说:“可以做发石车来打败他们。”曹操命令刘晔呈上发石车的样式,连夜制造了数百辆发石车。等对方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起拽动发石车,炮石飞上去,往上乱打。敌人无处躲藏,打死弓箭手不计其数。袁军都称这车为“霹雳车”。于是袁军不敢再登高射箭。
审配又献上一计:叫军人用铁锹暗中挖地道,直接穿到曹营内。曹兵望见袁军在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曹操又向刘晔问计。刘晔说:“可以围绕营地掘出一条长沟来,那么这个暗道就没有用了。”曹操连夜派人挖沟。袁军挖地道到沟边,果然不能前进,白费了兵力。
曹操从八月初到九月底,一直把守官渡,军力困乏,粮草也跟不上了,想着放弃官渡退回许昌去。荀彧献计说:“应在原地把守,阻挡着敌人的道路使他们不能前进,等敌人力量耗完的时候,一定会有大变。”曹操听后大喜,命令将士们死死守住官渡。
袁军后退了约三十多里,曹操派兵出营巡哨。徐晃的部将逮住了袁军的一个奸细,押解着来见徐晃。徐晃问他袁军中的实际情况。他说:“不久大将韩猛将运送粮食来接济,让我先来探路。”徐晃便将这件事报告给曹操。
荀攸说:“韩猛只有匹夫之勇。如果派徐晃率领几千轻骑兵,从半路上截击他,断了他的粮草,袁军自会大乱。”于是曹操派徐晃和史涣先出战,后面派张辽、许褚接应。当晚韩猛押解着数千辆粮车往袁绍军营中来,正走着,被徐晃、史涣率军截住了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迎着厮杀。史涣便派人去放火焚烧粮车。韩猛抵挡不住,回马便逃。徐晃让士兵把袁绍的粮草统统烧掉。曹操大喜,犒劳士兵,又在寨前结营成为掎(ji)角之势(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
袁绍得知粮草都被烧掉后,大怒,想斩杀韩猛,在众官的劝谏下,方才赦免。审配说:“行军以粮草为重,必须小心提防。乌巢是屯粮要地,必须重兵把守。”袁绍说:“我已经计划好了。你先回邺(ye)都去监督粮草,别断粮就行。”审配领命而去。袁绍派遣大将淳于琼率两万人把守鸟巢。淳于琼性格刚强好喝酒,军士们大多怕他,到了乌巢后,成天和诸将醉饮。
曹操军粮告急,忙派使者到许昌让荀彧赶紧筹措粮草。使者走了不到三十里就被袁军捉住,绑着来见许攸。许攸拿着从使者身上搜来的曹操的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说:“曹操在官渡屯军,和我们相持了这么长时间,许昌一定空虚了。如果连夜偷袭许昌,那么许昌就可以攻下,也可以活捉曹操。现在曹操粮草已尽,可以趁这个机会,两路夹击他。”袁绍说:“曹操诡计多端,这是他的诱敌之计。”
许攸说:“现在不去攻打他,日后反而会被他害了。”袁绍大怒说:“你和曹操有旧交情,怕是受了他的贿赂,作他的奸细,故意来骗我们上当的吧!本应斩首,现在暂且留着你的头!赶紧退出去,日后不许来见我!”许攸退出,仰天长叹:“忠言逆耳,小子不值得和他共同谋划大事!”因为以前和曹操有交情,所以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大喜,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出来迎接。看见许攸,曹操跪在地上下拜,并说:“你肯前来帮我,我的大事就成功了。希望你赶紧教给我打败袁绍的计谋!”许攸说:“丞相现在的军粮还有多少?”曹操说:“可吃一年。”
许攸笑着说:“恐怕未必。”曹操说:“有半年的。”许攸拂袖而起,迈步走出军帐说:“我真心诚意相投,而你竟这样欺骗我,这不是我希望的!’’曹操挽留说:“你别责怪我,容我说句实话,军中的粮食可以吃三个月。”许攸笑着说:“世人都说孟德奸雄,今天看来果然这样。”
曹操也笑着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兵不厌诈吗?”于是趴在他的耳朵上低声说:“军中只有这个月的粮食了。”
许攸大声说:“不用瞒我了!粮食已经没了!”曹操惊愕:“你是怎么知道的?”许攸这才拿出曹操写给荀或的信。曹操大惊,忙问是从哪里得到的。许攸便把截获信使的事告诉了曹操。
曹操拉着他的手说:“既然你念旧情而来,希望你能教我如何打败袁绍。”许攸说:“袁绍的军粮辎(zi)重,都在乌巢,派淳于琼把守,淳于琼嗜酒测故防备。你可挑选精兵,假装称是蒋奇的军队,领兵到他那里护粮,乘机烧了他的粮草辎重,那么袁军不出三天就自乱了。”曹操大喜,厚待许攸,把他留在寨中。
第二天,曹操挑选五千士兵,准备前往乌巢劫粮。张辽说:“袁绍屯粮的地方,怎能没有防备?丞相不可轻易前往,恐怕许攸有诈。”
曹操说:“不是这样,许攸这次前来,是上天让他来帮助我打败袁绍的。我们的军粮难以长时间维持,如果不用许攸的计策,那就是坐以待毙。如果其中有诈的话,他怎么肯留在我的寨中?况且我想劫寨也已经很久了。现在劫粮这件事,势在必行,请你不要怀疑。”了。”便让荀攸、贾诩、曹洪和许攸一起把守大寨;让夏侯悖、夏侯渊率军在乌巢左边埋伏;曹仁、李典在乌巢右边埋伏,以备不测;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曹操居中。共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向乌巢进发。
……
P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