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姚先桥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的知青岁月

我的初中和高中的求学生涯是在武汉市七一中学完成的。从初三到高中,我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1975年5月,我们还没有高中毕业,学校已掀起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鼓励大家上山下乡。我当时是一位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我和同班的许多同学一样,怀着火一样的激情,自觉投身到上山下乡运动的行列。经父母的安排,打算回原籍,即在父亲的老家——湖北省汉阳县杨各岭村安家落户。汉阳县杨各岭村距武汉市区约有50多千米。我对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充满一腔热血,心潮澎湃。

1975年9月,我独自一人在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派出所将我的城市户口注销了。随后全家人为我操办下农村事宜。我的祖父在汉阳县杨各岭村有一处用土砖和布瓦盖的一间房子,约有25平方米。记得10月的一天,为了我在这里安家落户,父母将炉子、煤球等生活用品,用三轮车边推边骑,沿着汉沙公路,即从汉口至沙市市的公路,翻山越岭,几乎用了一天时间,送到汉阳县杨各岭村,一路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1975年10月,湖北省汉阳县的农村经济体制还是人民公社制,农民在一起干农活,年终收入以工分进行核算。我作为知识青年,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如参加摘棉花、拨棉梗等农活。每天收工回家,一个人烧火做饭。一个17岁的青年就这样逐渐学会了度过比较艰苦的独立生活。

我的知青岁月的文化生活是十分贫乏的,没有书籍,没有报纸,也没有收音机,于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电线、二极管和小耳塞派上用场,我将一根天线架在屋顶上,然后将一根地线接在房屋墙旁边的地上,随后将二极管同天线和地线相连接,就能听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十分高兴的事情,它让我接触到了农村外面的世界。我每天晚上睡在床上用耳机收听新闻和文娱节目。

1975年11月,我所在的长兴大队派青壮年劳动力支持汉阳县大军山泵站建设,我随即报名,同大队的好友李玉久等人一起去了40千米之外的汉阳县大军山脚下。我同十多位农民住在一个工棚里,工棚十分简陋,屋顶用帆布盖着,四周用芦席当墙壁,睡的是通铺,每个人睡的床是用竹篾片做的,用砖头架起来。初冬时节,晚上寒风来袭,给人以阴冷的感觉。我们参加泵站建设,主要是挑土,每天如此,辛苦而单调。收工回来,我们吃的是集体食堂,每天吃的菜有包菜、土豆等,极少吃肉和鱼。吃完饭后,农友们就聚在一起打牌,我大多时候观战,偶尔也会参战,以这种方式消磨无聊的闲暇时光。

1976年元月,正当我忧愁什么时候能离开大军山泵站工地时,我接到了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告诉我,按武汉市最新出台的有关政策,1975年毕业的高中生,如果其有一个哥哥或姐姐仍然在农村插队落户的,可以办理读技工学校手续,并嘱我立即返回武汉市,准备就读武汉市机械工业学校。这个好消息真令我喜出望外。

随后我从大军山泵站工地回到我插队的地方——杨各岭。收拾好行李,向我比较熟悉的乡亲们一一话别,我回到了武汉市,结束了令我终身难忘的知青岁月。尽管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能算是一瞬间,但对于我个人成长来说,是颇有益处的,如知道怎样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知道农民干农活和生活的艰辛,初步具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段短暂知青岁月的经历,对于我未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P1-2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一部好的个人自传,能领略一个人超越常人的梦想、思想、智慧、境界和业绩,他们成长、成功的轨迹固然不能模仿,但完全可以借鉴,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就是一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好书。

——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

这是一部平凡人的个人自传,它记录了姚先桥创造彩色人生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需要创造彩色的人生,尤其是年轻人。青年朋友如能潜心阅读这部自传,从中汲取书中的精华,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旅,相信你们也能像姚先桥一样创造彩色的人生。

——原武汉市人事局副局长周运理

一部好的个人自传,能真实记录一个人的求知的历程,《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就是一部好的个人自传。愿广大读者多阅读这部个人传记,相信它能带给你人生求知智慧的启迪。

——原《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副主编游思怡

后记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总要向组织、父母和妻儿以及自己有个交代,而撰写自传则是一个最好的交代方式。通过白纸黑字讲述自己人生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并将其公之于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撰写自传并非名人的专利,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写自传。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出身,而在于他谱写了什么样的人生履历。《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这里面有诸多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相信读者能从中获得一点点收获或启迪。

本自传建立在个人真实经历和故事的基础上,真实是自传的生命,书中诸多照片,可以佐证自传的真实性。笔者鄙视那些为自己“涂脂抹粉”甚至为个人脸上“贴金”的所谓自传,这种自传不仅欺骗了别人,更欺骗了自己。

还有三年的时间我就要退休了,《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的撰写和出版,为我即将到来的退休献上了一片厚礼。当然,笔者届时虽退休了,但创造彩色人生的执着追求却永远不会停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退休了,就是创造彩色人生的继续,是创造彩色人生的第二季,对此,我依然满怀憧憬。

回首我创造彩色人生的一个个经历和故事,我要感谢著名人才学家、原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武汉市人事局前副局长周运理;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前副局长李福州;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张家琪、付承桂;武汉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前副主编游思怡;武汉华中人才公司总经理段兆,副总经理薛莉,经理杨莉;武汉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罗春泉、万文山,副主任王鹏、夏新桥,部长杨涛和刘云萍;武汉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宣洁。我还要感谢妻子邵明琴、女儿姚苏娟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家庭是事业的港湾,和谐的家庭是一个人开拓、成就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没有他们的指导、培养和帮助,我的人生很难被称为彩色。

毛泽东词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姿多彩的彩色人生,是一种奋斗的人生、卓越的人生、无悔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和快乐的人生。创造彩色的人生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我将继续创造彩色的人生。

姚先桥

2015年5月20日

目录

第一部 创造经历的彩色——走进科学殿堂

 我的知青岁月

 在车间放飞青春梦想

 行走在书法、国画之间

 用人才学武装自己

 转行迷上人才学

 在人才学领域耕耘

 走向北京领奖台

 伯乐的赏识和推荐

 艰难的跳槽之旅

 在人才学、科学学里搏击

 走进人民大会堂

 在科学学、人才学领域继续拓展

 走进国际学术会议殿堂

 春天的故事

 培训师在召唤

第二部 创造培训的彩色——在培训的日子

 在威海培训的日子

 在凡谷培训的日子

 在承德培训的日子

 在临汾培训的日子

 在三金培训的日子

 在重庆培训的日子

 在东湖高新培训的日子

 在南大培训的日子

 在青岛培训的日子

 在中天培训的日子

 在华中人才培训的日子

 在浙大培训的日子

 在九州培训的日子

第三部 创造导师的彩色——与创业者交流

 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做讲座

 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评审

 帮扶创业者袁婷婷

 参加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公益微论坛

 在光谷创业咖啡做创业门诊

 姚先桥点评创业者

第四部 创造学习的彩色——沐浴书香的岁月

 读书丰富我的人生

 躬行工作DNA——读《工作DNA》一书有感

 值得我学习的楷模——读《遥远的山河》一书有感

 向朴槿惠学习——读《朴槿惠日记》一书有感

 参加2014年武汉读书明星评选活动

第五部 创造知识的彩色(一)——难忘著书的岁月

 著《培训智慧论》的岁月

 著《职业生涯六堂课》的岁月

 著《职场情商九堂课》的岁月

 著《简单:化繁为简的力量》的岁月 

第六部 创造知识的彩色(二)——我的学术论文选编

 析“官本位”思想及对策研究

 试论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学

 竞争情报与企业自主创新

 区域技术预见及发展对策研究

 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建设

第七部 创造人生的彩色——媒体对我的专访

 研究人才学自学已成才——记武汉市机电设计研究所青年工人姚先桥

 从车间迈进科学的殿堂——记人才学、科学学研究者姚先桥

后记

序言

做一个乐于勤奋的人

2015年新年伊始,姚先桥来到我家做客,只见他拿着一部书稿对我说:“我写了一部自传,书名《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并嘱我写一个序言,我作为他成长的见证人,愉快地答应了此事。

我认识姚先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84年,我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人才学研修班,在研修班上,我向我国人才学研究的开拓者王通讯打听:“武汉是否有研究人才学的年轻人?”王通讯高兴地说:“有啊,武汉有一位姚先桥在研究人才学!”从北京回到武汉后,我嘱武汉市科技干部局(现合并为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调研处的韩大方要想方设法找到姚先桥。随后韩大方在武汉机电设计研究实验工厂里找到了当车工的姚先桥。1985年5月,我们就相互认识了,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一晃就是30多年了。

姚先桥是一个乐于勤奋的人,乐于勤奋就是他的成长秘诀,从这部传记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姚先桥《在人才学领域耕耘》一文中写道:“我从事的职业是车工,每天从家里要骑一小时的自行车到单位,往返有20千米。做车工一站就是八小时,常常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夜间读书、积累和写作,在车间里,我更是抓紧时间。1986年上半年,车间偶尔会停电,有时停电会达两个小时,这宝贵的两小时对我来说太珍贵了,在我的车床旁边有一个长方形的桌子,主要用于摆放工件和量具之用,当遇停电之际,我将桌上的工件和量具放在一旁,将铁屑扫掉,然后铺上一张报纸,静静地读书,并试着写人才学论文,这令我乐此不疲。”又如,他在《简单:化繁为简的力量》一书中披露:“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5月,我全身心投入书稿的撰写工作,为了抓紧时间,我每天乘坐地铁的时候,都在撰写和修改书稿,该书稿经过3次修改,于2014年5月初完成。”姚先桥乐于勤奋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正是由于他有一种乐于勤奋的精神及其行为习惯,他才有四部著作出版,有诸多人才学、科学学论文发表以及为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授课等丰硕成果。姚先桥从事软科学研究、培训和对创业者进行指导等工作,固然与他有一定的天赋因素相关,但勤奋依然是他获得成长的主要因素。

在研读这部自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姚先桥成长的另一个秘诀:他乐于勤奋不是一阵子或一年,而是长期坚持,坚持30多年,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姚先桥乐于勤奋的故事,对于那些抱怨没有时间的人,抱怨缺乏成才环境的人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副清凉剂。“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为尧舜。”姚先桥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做到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像他那样乐于勤奋,并能坚持数十年。

这是一部平凡人的个人自传,它记录了姚先桥创造彩色人生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需要创造彩色的人生,尤其是年轻人。青年朋友如能潜心阅读这部自传,从中汲取书中的精华,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旅,相信你们也能像姚先桥一样创造彩色的人生。

周运理

2015年1月14日

内容推荐

《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是一部平凡人的个人自传,它记录了姚先桥创造彩色人生的经历和故事。青年朋友能汲取书中的精华,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旅,相信你们也能像姚先桥一样创造彩色的人生。

编辑推荐

《创造彩色的人生--姚先桥自传》作为一部个人传记,其撰写和出版的主要目的在于作者姚先桥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给自己、父母、领导和同事一个交代,并给他人的人生以智慧的启迪。

作者相信读者能从这部个人传记中收获有价值的东西,以启迪自己创造彩色的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