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晓华编著的《每天读点哲学故事》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前后介绍了十几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诸如叔本华的“悲剧”,萨特的“自由”,尼采的“人生”等,然后围绕哲学家的这个核心思想展开叙述,结合现实生活讲故事,得启示,给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的人们带来一盏启明灯。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位哲学爱好者,这本书对你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本书融合了十几位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内容精彩绝伦,定会令你受益匪浅。
| 书名 | 每天读点哲学故事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兰晓华编著的《每天读点哲学故事》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前后介绍了十几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诸如叔本华的“悲剧”,萨特的“自由”,尼采的“人生”等,然后围绕哲学家的这个核心思想展开叙述,结合现实生活讲故事,得启示,给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的人们带来一盏启明灯。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位哲学爱好者,这本书对你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本书融合了十几位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内容精彩绝伦,定会令你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在普通人的眼里,哲学家似乎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所思所想深刻而超脱,我们仰望他们的思想,好奇他们的生活,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成长的,他们和我们又究竟有多少不一样。 兰晓华编著的《每天读点哲学故事》是一本雅致而通俗,简单易懂而又深富哲理的趣味性读物。透过哲学家凡人的面孔,讲述他们寻常的生活,在故事中教会读者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并学会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为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更美好的人生开启一扇崭新的大门。 目录 第1堂课 听苏格拉底讲哲学 第一节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第二节 我一无所知 第三节 认识你自己 第四节 德性即知识 第五节 了解真实的自己 第六节 学会自我认知 第2堂课 听柏拉图讲哲学 第一节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 第二节 “理念论”的问世 第三节 揭开“理念论”的神秘面纱 第四节 理念论的积极意义 第五节 理念论的不足和缺陷 第3堂课 听康德讲哲学 第一节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第二节 实践理性哲学 第三节 先验理性论 第四节 理性概念的意义 第五节 康德的“理性” 第4堂课 听黑格尔讲哲学 第一节 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 第二节 黑格尔对真理观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节 黑格尔完整的真理观 第四节 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第五节 真理就是大胆质疑,证明自己 第六节 真理是推陈出新 第5堂课 听海德格尔讲哲学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 第二节 生死观:先到死亡中去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主义超脱论 第四节 人为什么活着 第五节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第六节 活着就是为自己奋斗 第6堂课 听叔本华讲哲学 第一节 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创始人 第二节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第三节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间摇摆 第四节 意志是战胜一切挫折的利器 第五节 笑纳上天赐予的悲剧人生 第六节 黑暗的悲剧往往孕育着成功 第7堂课 听萨特讲哲学 第一节 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第二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哲学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死亡与自由” 第四节 追寻自由的足迹 第五节 自由是什么 第六节 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第8堂课 听尼采讲哲学 第一节 尼采: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第二节 尼采的人生哲学 第三节 王国维“悲”的人生哲学 第四节 卡耐基:人生因挫折而精彩 第五节 人生之贵——珍惜现在 第六节 人生不必太“理想” 第七节 感恩人生,走出低谷 第9堂课 听洛克讲哲学 第一节 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 第二节 洛克论“经验” 第三节 经验是学费最贵的学校 第四节 每一次坎坷,每一次经验 第五节 积累失败的经验,让失败成为财富 第六节 经验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第10堂课 听罗尔斯讲哲学 第一节 罗尔斯:用正义替换传统哲学理论 第二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三节 曼德拉正义的光辉岁月 第四节 接受不公,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第五节 扭转上天的不公,缔造命运的辉煌 第六节 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第11堂课 听胡塞尔讲哲学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派的开创者 第二节 现象学与真相 第三节 内在感知识“真”人 第四节 真相往往是难以接受的 第五节 声音背后的真相 第12堂课 听克尔凯郭尔讲哲学 第一节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论“绝望” 第三节 《致死的病症》——绝望 第四节 悲观是绝望的开始 第五节 焦虑恐惧——绝望 第六节 有信念就不会绝望 第13堂课 听斯宾诺莎讲哲学 第一节 斯宾诺莎:用理想哲学寻找幸福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第三节 金钱不代表幸福 第四节 幸福是什么 第五节 你习惯幸福了吗 第六节 幸福是一种需要的满足 第14堂课 听伊壁鸠鲁讲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通过辩证和讨论产生幸福 第二节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第三节 不为昨天和明天而烦忧 第四节 卡耐基“只为今天”的快乐原则 第五节 活着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第六节 活着,快乐最重要 第七节 快乐要自给自足 第15堂课 听德勒兹讲哲学 第一节 德勒兹:对人欲望的研究 第二节 人是欲望的机器 第三节 放下欲望,赢得人生 第四节 修剪对名利的欲望 第五节 淡泊名利争夺 第六节 人到无求,心自安宁 第七节 放下对名誉的欲望 第16堂课 听孟子讲哲学 第一节 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 第二节 孟子“舍鱼而取熊掌” 第三节 放下顾虑,心系眼前 第四节 拿得起,放得下 第五节 放下重负,人生一路轻盈 第六节 放下苛刻,接受不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节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从小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材,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有着极其神圣的思想。 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的手艺,后来他熟读了《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生。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每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平日里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假如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假如是,那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其主题就是引导人们去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妇,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在其40岁左右时,他成为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主张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弟子经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而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最后,他总结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而这恰恰是苏格拉底对“认识自己”最好的论述。 古往今来,人们想了解又最难了解的正是自己。“认识自我”是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难题。中国不是有句成语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吗?古希腊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不是矗立着“认识你自己”五个醒目大字的石碑吗?其实,所谓“自我认识”,就是作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等。假如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的确是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交往者。 第二节 我一无所知 其实,大哲学家并不自诩为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他希望自己即便在与别人交谈时,只是帮助对方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P2-3) 序言 我们要想知道哲学故事讲的是什么,就要先把“哲学”这两个字弄清楚。“哲”字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其实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通常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作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 什么是哲学?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疑)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疑而发生。在柏拉图看来,惊奇,面对的是宇宙;疑惑,面对的是人生。可见,人们一旦对宇宙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困惑,哲学就开始了。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爱因斯坦则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由于哲学本身是用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的,所以哲学故事就是用简单的话语讲故事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哲学本身是枯燥的,不过由哲学引申出来的故事则是浅显易懂的,且寓意很深。 本书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前后介绍了十几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诸如叔本华的“悲剧”,萨特的“自由”,尼采的“人生”等,然后围绕哲学家的这个核心思想展开叙述,结合现实生活讲故事,得启示,给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的人们带来一盏启明灯。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位哲学爱好者,这本书对你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本书融合了十几位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内容精彩绝伦,定会令你受益匪浅。 兰晓华 2017年2月 书评(媒体评论) 记得在中学学习哲学的定义是“研究一切事物规律的科学”,晓华十年磨一剑,把哲学这门似乎很玄的学问讲得通俗易懂,文字简洁精炼,在闲时可消遣,可当作一本“枕边书”。 ——中国十大策划人,“点子大王” 何阳 晓华用精炼的语言将中西方哲学的精髓提炼,并贯上自己的思想,陪我们走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旅程;本书不仅能领略哲学大师的智慧,还让你感悟沉思,期待您能受益。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李子彪 哲学是终极科学,是真正和“自己”有关的智慧,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像在登山。路上会不断地遇见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自己,学习哲学不能让你快速登顶,却能让你在路上,保持轻松、淡定、无悔。 ——复星互联网集团执行CEO 丛永罡 哲学是个貌似高深的词,令人望而生畏、曲高和寡。晓华用讲故事的方法娓娓道来,那深奥的智慧变得简单易懂,值得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阅读和思考。 ——途家网联合创始人兼CEO 罗军 哲学是生命的诗,翻开本书篇章,便是一次走进大师的心灵之旅。探索人的本性、参透人生的本质。本书深入浅出,以苏格拉底开篇,从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叔本华、萨特、尼采等再至东方孟子,中西方哲学大师的人生领悟以简洁、明快的笔调渗透于书中的字里行间,引人入胜之余亦醍醐灌顶。 ——中国手游CEO 肖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