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兵张嘎(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徐光耀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光耀著的《小兵张嘎(名师导读美绘版)》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长期被日寇侵占。鬼不灵村的张嘎,是个机灵勇敢而又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他和奶奶救助了我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鬼子进村搜捕时,钟连长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张嘎为了给奶奶报仇,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张嘎进步很快。他与侦察员罗金保化装侦察,活捉了胖翻译;多次随队参加战斗,缴获敌人武器。他在养伤回队途中被捕,在据点里配合游击队拔掉敌人炮楼,救出了钟连长。经过多场战斗的磨练,张嘎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小侦察员。

内容推荐

徐光耀著的《小兵张嘎(名师导读美绘版)》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书中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爱国少年张嘎的人物形象,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小说被译成英、德、泰、阿拉伯、印地、蒙、朝、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小兵张嘎》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艺评奖小说一等奖,获电影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在这个庄子上,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了。

第二章 这老钟本是个脾气随和,有小孩心性的人。

第三章 小嘎子叫天般哭起来了……

第四章 借月光一看,那铜子弹壳做的枪筒,仍在灿灿放光。

第五章 蛐蛐儿你飞我跳,不断弹落草叶上的露珠儿。

第六章 “三丈多高的大树,我一口气就能爬上去。”

第七章 小嘎子就背个草筐,拿把短镰,溜到村头上去了。

第八章 耳朵里只听得轻轻一声:“不准动!”

第九章 眼睛随着他的两杆枪上下翻飞,完全给迷住了。

第十章 一只小家雀儿却捧在手里了,那蓬松的羽毛,溜黑的小眼儿。

第十一章 手榴弹排枪齐放,砰砰啪啪,一阵子流星急雨。

第十二章 两个人说笑话,破谜猜,说绕口令,笑个没完。

第十三章 玉英顺手捞起几个菱茭,丢给小嘎子。

第十四章 小嘎子猴儿似的一口气就爬上了大树。

第十五章 战士们逗得直纳闷: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是打哪儿钻出来的呢?

第十六章 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第十七章 一个个屏气凝神,等待着春雷的发动。

第十八章 小嘎子信手掰下一块,往半空里一扔。

第十九章 “我现在想参加共产党,你瞧够格吗?……”

试读章节

第十三章

一晃儿几天过去,小嘎子能下地走动了。一能走动,可就再也憋不住他。整天扒着窗户眼儿往外瞧,有个燕子一飞,他都想跟了去,央告得两个老人没有办法,只好让玉英带他下淀去玩玩,自然,一半也因为淀里比家里还要太平些。

玉英是个撑船好手,对淀里地势又是烂熟的。她把嘎子扶进“小三舱”,提篙一点,晃悠悠荡进了苇塘。小嘎子在屋里磨了这些日子脊梁,憋得脑袋都发涨了,今日乍一出来,满眼水色天光,青枝绿叶,直像小凉风吹进了热腔子,一股爽快舒畅的感觉,搔得他心上痒痒得真想随风飞去,便禁不住放开喉咙,和着玉英的细嗓子,唱起歌来:

拿起篙来往前撑,

撑船不怕打头风。

打头风,撑不动,

撑一篙来哼一声。

嗨哟嗬!

英雄不怕硬中硬,

再硬也要冲三冲!

前头挡着山三趟,

牙根一咬也打通!

拿起篙来往前撑,

漂洋过海找英雄。

倒霉事儿别败兴,

天要塌来山要崩。

嗨哟嗬!

山上的石头硬碰硬.

胆小怕事可不中!

烈火满天烧个透,

原来咱是真英雄!

歌声带着水音,在碧粼粼的水面上飘扬开去,一直传得老远老远,把水鸟草虫的鸣吟都盖住了。

玉英在船尾上撑着篙,一面唱,一面看着小嘎子的神气,在心里寻思:小嘎子是那么欢乐,那么心神陶醉,什么也不愁,什么也不怕。可他连个家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他这些快乐是打哪儿来的呢?她真想问问他。

小船向前漂着,一股微风吹来,推起层层细浪,拍得船头溅溅地响。淀水蓝得跟深秋的天空似的,朝下一望,清澈见底。那丛丛密密的苲草,在水流里悠悠荡漾,就像松林给风儿吹着一般;鲤鱼呀,鲫鱼呀,在里头穿出穿进,活像飞鸟投林,时不时,鲇鱼后头又追出一条肥大的花鲫来,两条鱼看看就要碰在船上,猛一个溅儿又都不见了。苇根下的黄鲴鱼最是着忙,成群搭伙地顶着流儿瞎跑,仿佛赶着去参加什么宴会。

玉英顺手捞起几个菱角,丢给小嘎子。小嘎子拾起一看,还嫩得不能吃,便一个个排在船板上,伸手在水皮上划着,预备亲自去捞。忽然,小船拐个弯儿,一阵馥郁的幽香飘了过来。猛抬头,苇塘尽处闪出一大片荷花,红的、粉的、白的,开得又鲜又大;圆圆的大荷叶片儿,密密层层一直铺展到远处的杨柳下去。小嘎子噢的一声,举起手,直朝那里探着身子,一个多么美丽的天地呀!玉英果然把篙一拄,小船掉一掉头,照直蹿将过去。小船惊动了两只野鸭子,扑棱棱腾空飞起,溅起的水珠落在荷叶上,一盘儿珍珠似的在上面团团乱滚。小嘎子再也忍不住,伸手撅下一个大莲蓬,剥出胖墩墩的莲子来,一粒粒直往嘴里投,连歌儿也顾不得唱了。

一直盯着小嘎子的玉英,把小船扎在荷花丛里,也撅了一张大荷叶,打在头上遮着老阳儿,一面望着小嘎子微笑。小嘎子便把莲子投给她,又去抡着两眼,挑选着更大的莲蓬。这时,远处又一只小船漂来,船头上蹲着几只鱼鹰,都套着脖锁儿,向深淀里划去。小嘎子眼一挤,对玉英开口道:

“哎,我破个谜你猜猜?”说着,又投过一颗莲子去。

“你说吧。”

小嘎子念道:“一帮一帮,蹲在船上;逮来的吃不下,单等人喂它。”

“你瞎编的——是鱼鹰。”

小嘎子忽地拍起手来,笑道:“‘玉英’啊!我说怎么放着莲蓬不摘,非直着脖儿等人家喂呢!”

P85-89

序言

嘎眉嘎眼的小嘎子

董新明

小朋友们,今天请随我走近徐光耀爷爷的《小兵张嘎》o徐光耀爷爷的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吧。不过,你们的爷爷、奶奶一定很熟悉,因为,徐光耀爷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过一个电影剧本。名叫《小兵张嘎》,而根据剧本拍摄的同名电影,滋养过你爷爷、奶奶的童年。那部电影实在好看,它刻画了“一个嘎眉嘎眼的嘎子形象”。不过,改编电影剧本的小说也不赖哟。

在走进小说《小兵张嘎》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徐光耀爷爷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这也许会为你阅读、理解小说提供一些帮助。

徐光耀爷爷是河北省雄县人,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是一位在“战火中成长”的党的文化干部。革命斗争生活的砺练,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坚持不懈的文化熏陶,使他有能力拿起笔,为我们这个时代写出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以及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望日莲》等一批文艺精品。正如著名作家陈建功爷爷所说的,是一个“有精气神的作家”,历尽坎坷而矢志不移,饱经磨难仍达观睿智。也就是在极其苦闷的日子里,他居然完成了《小兵张嘎》的小说和电影剧本。1963年《小兵张嘎》被拍成电影,从此,一个“在战火中成长”的抗日小英雄张嘎子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活在”了几代人的心中。

说起徐光耀爷爷创作的这个《小兵张嘎》,背后还藏有趣味故事呢!他在创作时,总要给自己定下规矩:不管写啥,一定要轻松愉快,能逗自己乐的,至少能使眼下的沉重暂时放松。他写小说《平原烈火》,中间有个小鬼“瞪眼虎”,一开始挺活跃,可后来竟被主角挤到一边去了,本该有精彩表现的,结果只能“蔫不唧儿的结束”。他接受一位老战友的批评,发誓把写丢了的“瞪眼虎”抓回来,这就有了《小兵张嘎》的构思。

“于是我把生平的所见所闻、所知所得的‘嘎人嘎事’,尽力搜寻,桌上放张纸,想起一点记一点,忆起一条记一条,大嘎子、小嘎子,新嘎子、老嘎子,尽都蹦蹦跳跳,奔涌而至。由于我不喜欢自己的老实刻板,从幼年便把嘎子当作楷模,注意多,观察多,交往多,‘嘎相’储藏也相对较多,尤其抗日时那些嘎不溜丢的小八路们,竟伴着硝烟战火,笑眯眯地争先赶来。不多几天,那具有情节功能的嘎人嘎事,竟拉成一个长长的单子。我把单子从头细看,加以去粗取精、编排调整,一个嘎眉嘎眼的嘎子形象,便站在眼前了。”

你看,徐光耀爷爷就是这么给小兵张嘎“画像”的,难怪小嘎子那么逗人乐,逗人爱!

小朋友,捧起这部《小兵张嘎》,如何开展自主阅读呢?  “嘎子”的“嘎”相是借助个性化的情节和细节表现出来的。读小说《小兵张嘎》,首先要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情节、品味细节。

当老钟叔削成一把木头手枪,说要送与一个“勇敢、聪明、坚决抗日的小英雄”时,小嘎子两个眼珠子骨碌一转,叫一声:“猜着啦!——就是我!”说着,他做个拉枪的姿势……这是故事的开头。有趣的表情动作,加上孩子气十足的语言,就“画”出了一个可爱的“嘎子”。

面对奶奶的惨死,嘎子发誓报仇,这就萌生了“弄到真枪”的念头。“弄枪”也就牵动了全篇。为了弄到枪,他“伸手就去那小子腰里拔枪”,却不料撞见了“用笤帚疙瘩”下了汉奸武器的传奇英雄罗金保。真是无巧不成书,“不打不相识”!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了小侦察员,他“最着迷”的还是“枪”!在一次配合钱队长奇袭鬼子的战斗中,他意外地得到了一把盒子枪。面对区队长要他上缴武器的决定,他起初是“恐慌”,“忽地理直气壮了”,“把枪一举”,说是要给奶奶和老钟叔报仇。在区队长“盯着他,更严肃”的时刻,小嘎子就把枪往桌子上一扔,说声“我不要了!”这些行动和语言的描写,点染出了他的“嘎劲”、孩子气。与胖墩儿摔跤,嘎子张嘴咬人;挨了胖墩儿几句奚落后,他又爬上屋顶,用草去堵胖墩儿家的烟囱……被关进老满叔家反省时,嘎子把眼向他一横,低低道:“等着吧,你个老顽固!”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描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嘎子”。这些情节都是由“枪”引发出来的。在一场伏击战斗中,嘎子获得了一条真正崭新的“张嘴灯”,便把它藏了起来。养伤归队之后,他央求区队长把枪留在他身边,哪怕“只挎十天”!仅此一个细节,一个天真可爱而又心有纪律观念的小战士就“嘎”气十足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嘎子是在抗日烽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是革命队伍把他这个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孤儿,培养成了一个“英雄不怕硬碰硬,再硬也要冲三冲”的抗日小战士。途中遇险,老钟叔掩护嘎子撤退;加入了抗日队伍,听着抗日志士们血与火的故事,他受到感染;在严酷的斗争中,他开始胆大心细,勇敢坚强;在耍孩子气不肯交枪并且一再“闯祸”的时刻,区队长循循善诱,给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灌输革命的道理。养伤期间,老百姓给他的关心照顾,让他懂得了抗战取得的胜利,靠“广大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与支持”的真谛。为此,在“鬼不灵奇袭战”中,他巧妙地混进韩家大院,设计制造混乱,为八路军全歼日伪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抗日救亡的大熔炉,铸就了勇敢无畏、光彩照人的小嘎子!

《小兵张嘎》“出生”已半个多世纪了,时光的流逝虽然可以淡褪原著的纸张颜色,但书中的嘎子等人物形象永远鲜活,这部文学经典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永远熠熠生辉。  热读《小兵张嘎》,提振民族精神,筑就灿烂的中国梦。小朋友们,愉快地拥抱阅读吧!

书评(媒体评论)

徐光耀是一个有精气神的作家,我说的“精气神”大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尽坎坷而矢志不移;一是饱经磨难后仍达观睿智,头角峥嵘。前者,指的是他的理想与信念,后者,指的是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感觉。给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在经历了苦难之后,他的创作,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幽默而苍凉的悲喜剧风格,表现了站在更高处观照社会与人生的性格深度。这就是我称之为一个作家“精气神”的东西。

——陈建功 中国作协副主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