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页超厚全彩精装!170张精美插图!40多万字鸿篇巨制,将冰与火之歌的世界的点点滴滴一网打尽!
乔治·R。R。马丁、艾里奥·M。小加西亚、琳达·安东松著的《冰与火之歌的世界(精)》全面介绍维斯特洛七大王国及其周边大陆的人文地理,还原一个物理层面真实的冰与火之歌世界。
补充《冰与火之歌》中叙而不详的人物事件,八卦传说,经纬并行地组成“冰火”世界的人文历史。
首次披露坦格利安家族、史塔克家族和兰尼斯特家族的详细族谱,揭秘各大家族绵延千百年的命运纠葛。
由享誉全球的“魔戒”系列御用画师泰德·奈史密斯、“龙与地下城”系列御用画师贾斯丁·斯威特等精心绘制,美图控和强迫症的不二选择!
胜过原版的装帧设计:质感皮料(热压图+烫金文字)+金色瓦楞外盒+特种纸外封,送礼!收藏!总有一款适合你!
沿着巨人、森林之子和先民的脚步,追随“征服者”伊耿横扫七大王国,血龙狂舞点燃维斯特洛全境战火,熟悉的史诗由此展开。极北塞外的皑皑白雪,远东城邦的瑰丽神秘;坦格利安家族、史塔克家族、兰尼斯特家族千百年的命运纠葛……
关于“冰与火”,你所知道的官方正史,不知道的宫闱秘辛,都将在这里一一披露!
乔治·R。R。马丁、艾里奥·M。小加西亚、琳达·安东松著的《冰与火之歌的世界(精)》是一部献给老朋友抽丝剥茧、追忆往昔的鸿篇巨著,也是一把引领新读者进入《冰与火之歌》宏伟世界的钥匙!
从《权力的游戏》到《魔龙的狂舞》,《冰与火之歌》已陪我们走过十个寒暑,上百个家族,数千位角色,难以尽数的谜团和假设……如今,他们都再一次静候你进入冰与火之歌的世界!
黎明纪元
无人说得清世界诞生的确切时间,而这激发了古往今来的学士和学者们孜孜探索的热情。世界是否如某些人所说已有四万年历史,抑或五十万年甚至更长?任何一本已知的书籍都不能准确解答,因为在世界的第一个纪元——黎明纪元——人类没有文字。
我们能确定的是彼时非常原始野蛮,无数部落在大地上游荡,既不懂冶炼金属,也不会驯化动物。关于那个时代,仅有的知识来源十分古老,统统出自安达尔人、瓦雷利亚人、吉斯卡利人乃至遥远而神奇的亚夏人写下的故事。尽管这些文明源远流长,可在黎明纪元还一个都没出现呢。想要发掘传说中的真实,实无异于大海捞针。
黎明纪元的故事,究竟有哪些是真的?东方大陆有形形色色的人种,当然,他们和全世界其他人种一样统统未开化。但永冬之地和夏日之海间的维斯特洛并没有人类,这里属于两个别的种族——森林之子和被称为“巨人”的物种。
对于黎明纪元的巨人,我们知之甚少,只因先人并未收集整理过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守夜人透露野人中流传着某些说法,说是巨人和森林之子一起生活,但彼此常发生冲突,他们在大地上肆意行走,予取予求。我们能找到的所有记载都显示他们身形庞然,力大无比,但头脑简单。根据守夜人游骑兵的可靠报告——他们是最后一批见过巨人的人类——巨人不只像童话故事里描写的那样高大,还生着厚厚的毛发。
许多有力证据证明巨人有土葬习俗,正如《丧葬大全》中的记载。该书由肯内特学士所著,其人在克雷根·史塔克的漫长统治期里于临冬城服务,系统研究了北境的古冢、墓穴和坟地。根据北境出土后送往学城的骸骨,一些学士估测巨人最高可达十四尺,另一些学士则认为十二尺更准确。那些曾在守夜人军团服务的学士记录的久远的游骑兵报告中,无一例外提到巨人不事修葺、制衣,且只以树枝充当工具和武器。
巨人没有国王,亦无领主,他们居住在洞穴里或树荫下,毫无农耕和冶炼技术。即便纪元变迁,人类扩张,森林被砍伐后萎缩,他们也依旧保持黎明纪元时的习性。时至今日,哪怕在长城以北,巨人也踪迹难寻,最近的目击案例已有一百多年,而那些案例本身真假难辨——它们统统来自游骑兵们在篝火旁讲述的奇闻逸事。
森林之子在很多地方与巨人截然相反。他们身如孩童,肤黑貌美,以今天的眼光看,其生活方式可谓原始,却无疑比巨人的文明程度更深。他们也不会冶炼金属,但极擅长用黑曜石制作工具及狩猎武器(这些小人族称黑曜石为“龙晶”,瓦雷利亚人则称之为“冰霜火”)。他们不懂织造,却长于用叶子和兽皮制衣。他们还用鱼梁木制弓箭,用草结网,男女都凭这些东西狩猎。
据说他们的歌谣音乐同他们的容貌一般美好,但除了古代流传下的只言片语,歌谣内容已无从考证。柴尔德学士在《冬境之王——临冬城史塔克家族的族谱与传说》中收录了一首歌谣的部分段落,讲述“筑城者”布兰登为修建长城求助森林之子的事。他在一个隐秘地方与他们相见,但起初无法理解他们的语言,歌谣中形容他们的语言犹如石子落入小溪、微风拂过树叶、雨滴敲打水面。布兰登如何学会森林之子的语言是另一个传说,篇幅所限,在此不便提及,但他们的语言显然源于——至少灵感源于——他们每日听到的声音,语言中很可能极大程度保留了自然原声的美感。
森林之子崇拜的神祗没有名姓,那是数不清的,属于溪流、森林和岩石的古老神祗,这些神祗后来又被先民接纳。森林之子在鱼梁木上雕刻人脸,或许是想让他们的神看顾虔诚信徒。有人捕风捉影地声称绿先知——森林之子中的智者——能通过鱼梁木上的眼睛进行观察,证据是先民的举动:先民正因惧怕这一点,才大肆砍伐刻有人脸的树和鱼梁木,以求抵消森林之子的优势。但先民的文明程度远低于今人,他们十分迷信,譬如约瑞科学士《与大海联姻——白港早期至今的史记》一书中便有血祭旧神的记录。据约瑞科学士在白港的前辈描述,此种祭献一直持续到五个世纪以前才消失。
我们在此并非要全盘否认绿先知通晓高级神秘术的失传技艺,诸如视物于千里之外,或相隔半个大陆对话(就像我们不能否认许久以后瓦雷利亚人的能力),但他们的事迹总体上是故事性大于真实性的。他们无法像某些人形容的那样变成野兽,真实情况应是能利用某种今天已无法实现的方法与动物交流,也因此易形者或“凶兽”的传说才得以盛行。
易形者的传说繁杂多样,其中最常见内容是——这些传说多被守夜人军团的成员从长城外带回,由若干世纪以来在那里服务的修士和学士记录——易形者不仅能和野兽交流,还能与它们的灵魂混合,然后加以控制。即便在野人中,能驱使动物的异类也令人害怕。某些传说提到易形者会被困在动物体内,还有些传说声称被易形者控制的动物可说人语,而所有传说都认同最常见的控制对象是狼——乃至冰原狼——野人称这类易形者为狼灵。
传说进一步提到绿先知能看透过去,探究未来。但所有研究都表明,高级神秘术在承认这种力量的同时,却声称未来的幻象是模糊且暧昧的——这对于愚弄凡夫俗子真是非常方便!因此,我们在承认森林之子特点的同时,决不能把真相与迷信混淆。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实,而高级神秘术及其他魔法技艺均非我辈肉身的力量所能检测的。
P5-6
常言道:垒石成房。此言诚是。知识赖于积累,可有穷尽乎?由是学海虽无涯,但求前仆后继,终可达于彼岸。现今我——亚达尔学士——亦将挑起石匠的担子,将所知砌成一块新石头,用于堆砌知识的大厦。这栋大厦由学城内外的有识之士薪火相传不断构筑,历经无数前人辛勤劳作,毫无疑问,亦将由无数后人传承下去。
我诞生于最后一位坦格利安国王统治的第十年,某日清晨被抛在文书台的空摊位上,文书台是助理学士为民众提供书写服务的地方。一位助理学生发现了我,将我带给当年的总管艾吉伦博士,我毕生的使命由此注定。艾吉伦,他的戒指、权杖和面具是白银制品,他俯视哇哇大哭的我,宣布是个可用之材。幼年听到这故事,我以为他是预言我将成为学士,直到很久以后才从安布罗斯博士那里得知,艾吉伦当年在写一篇关于婴儿襁褓的论文,急需佐证某些观点。
尽管阴差阳错,我仍得到仆人们的照料,偶尔也受到学士们的关注。我幼时被作为仆人培养长大,在学城的大厅、卧室和图书馆里服务,后蒙沃格雷夫博士教诲识字。我逐渐爱上学城和保卫城中宝贵知识的“心灵的骑士”,毕生夙愿便是成为其中一员,去了解远方的土地和久逝的古人,去观测星辰通晓季节变换。
我最终如愿以偿。十三岁时,我锻造出颈链的第一个链条,随后坚持不懈,直至在劳勃国王统治的第九年锻造完毕,宣誓成为学士,并荣幸地留在学城中为博士们服务,尽我所能协助他们。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但我的梦想不止于此,我还渴望写一部自己的著作,一部识字的普通人也能读懂、并能念给妻儿们听的书,好让普罗大众了解善与恶,公正与不公,伟大与渺小,从而增进智慧,正如我本人在学城中求学的体悟。所以我回到锻炉前,依据早已仙逝的诸位学士留下的经典著作,开始这项全新而严肃的任务。这部作品出于我的渴望,它是一部描述伟业与劣迹、熟悉与陌生的民族以及近处与远方的土地的历史。
在我动笔于羊皮纸卷上书写的数年间,维斯特洛及海外各邦变故频生。读者诸君当知,如此浩繁的著作非能一蹴而就……及至经年累月方可完善。本书大纲拟在贤君劳勃事业兴隆之时,切盼呈给国王陛下及其继承人,以便他们了解自己继承的土地和面对的世界。
可惜事与愿违,高贵的琼恩·艾林首相大人离世引发疯狂的连锁反应,骄纵与暴戾导致的桩桩悖行让劳勃的国家分崩离析,也害死了他英武的继承人乔佛里。各地篡夺者蜂起争夺铁王座,魔龙复生的不安谣言隐隐自东方传来。
此时此刻,让我们共度时艰,一起为善良的托曼国王祈祷,愿他秉国长久,处事公正,带领子民步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