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的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建设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在迅速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春赞歌》是一部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建设的作品。书中完全就是作者刘定宇自身的真实经历和见闻。
| 书名 | 青春赞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刘定宇 |
| 出版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的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建设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在迅速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春赞歌》是一部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建设的作品。书中完全就是作者刘定宇自身的真实经历和见闻。 内容推荐 《青春赞歌》是一部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建设的作品。书中完全就是作者刘定宇自身的真实经历和见闻,那些深切的感受、有趣的见闻、震撼人心的场面,还有那些朴实无华的人物对话语言,那些奇异的景色描写,都是很真实的。中华民族五千年了,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最感动、最足以感到自豪的是什么?可以说,我们这个民族在任何时候,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在任何历史条件下,没有被困难压倒,从不向困难低头,这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目录 第一章 露水河之春 第二章 富庶的嫩江平原 第三章 华山脚下的孟塬车站 第四章 古内长城边的宁武县 第五章 秀丽的川南小镇思漆 第六章 神池县“三二〇一” 第七章 丰沙县92公里 第八章 太行山下的一颗明珠 第九章 燕赵古战场的涉县 第十章 晋冀交界处的黎城县 后记 试读章节 眼前的露水河,也就和我们四川的小河沟差不多,但河里的水质很好,河水中有一部分是冰雪水,我们队的生活用水也全部取自露水河。 虽然内地已是春天,但长白山的晚上温度依然很低,大约在零下六七摄氏度,此时的白天温度在七八度的样子,水很凉,本想下河洗一下,无奈只好作罢。 因为林区没有电力,队上的发电机也还未安装好,夜晚照明只能用马灯,一个帐篷两个马灯。吹了熄灯号后躺在铺上思绪万千,我睡的是上铺,左右两边都挤满了人,左边的这位倒是能睡,躺下一会儿就鼾声大作,右边的那位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并不断地长吁短叹,想必是有隋绪。 我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的帐篷,伸手便摸着了帐篷顶,感觉很厚实,听说是用牛毛等防寒材料做的夹层,保暖性能不错。此时帐篷内的鼾声此起彼伏,夹杂着脚气和汗味,真是让人受不了。将近40人在一个帐篷内呼吸,想起那种味道就让人作呕,没有办法,当时就是那样的条件。就这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离开成都的一幕幕情景突然浮现在眼前…… 1963年4月15日。成都火车北站:在通往车站的人民北路沿线,出现了众多身着统一的深蓝色棉衣棉裤的铁路制服,身背各种花色被盖卷的年轻小伙子,挤满了当时本不太宽敞的车站广场。正当大家左顾右盼不知所措时,突然有人在高声招呼大家,快去铁路俱乐部球场集合,大家迅速向附近的成铁俱乐部球场奔去。 大约有2000人,他们大都来自成都和附近的城市,文化程度大都是初中文化以上,大学毕业的仅有10多人,还有相当数量的高中生。年龄在18岁至25岁的约占90%以上。 集合完毕,由西南铁路工程局领导讲话:“同志们,欢迎你们参加支援东北铁路建设的工作。我们西南铁路工程局(现铁道部第二铁路工程局)支援东北铁路建设一个整建制工程处。你们作为新鲜血液补充到我们的队伍中来,热烈地欢迎你们!大家离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东北铁路建设大会战,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家乡人民为你们骄傲。东北长白山地区现在还很寒冷,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希望你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不怕苦、不怕死的奋斗精神,发扬我们四川人民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政府及家乡人民对你们的企盼!” 简短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家乡人民对我们的信任,让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口号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誓师后,队伍成四路纵队“鱼贯”地向车站行进。 青年工人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他们感到了肩负的重任,也感到无比自豪。正是:昔日川军将士悲壮出川卫国驱倭贼!今朝四川热血男儿出川赴东北,建设国家铁路大动脉。当然,我们还不能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们相提并论,但我们同样有一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赤子之心! 大家上车后,列车正点启动。我们乘坐的是专列,除列车工作人员和领队外全是新工人。P6-7 序言 1963年春,我国经历了自然灾害无情的“肆虐”,造成国民经济严重“滞后”,急需尽快恢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加快北方边疆等重要地区铁路建设被作为国家国防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按照国家总体规划,东北边疆地区重要铁路建设启动在即。由此,国内各主要省、区、市坚决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部署,建设队伍也随即奔赴东北支援。 成都、重庆等地近4000名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召唤,同全国其他兄弟城市的青年共赴东北地区,参加东北铁路建设大会战。他们从温暖的南方来到冰天雪地的北国,同严寒搏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最简陋的工具,全靠人力施工的方式,在长白山冬季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想尽一切办法坚持施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没有一个人逃避、退缩,他们在南方人从未经历过的酷寒条件下,用火热的青春在林海雪原中同大自然抗争。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他们打破了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气候条件下难以施工的“桎梏”,终于在原始森林中优质高效地建成了一条国家急需的铁路新干线。 随即,他们又奔赴到黑龙江,参与修筑大庆油田向内地输送石油的“钢铁大动脉”(这是一条陕捷的十分重要的运输线路)。 在之后数十年的岁月里,他们先后转战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胶东半岛、黄土高原、巴山蜀水,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铁路新线和专线建设,其中也有部分战友“落段”,留在已建成的新线铁路上,维护线路、保障列车安全畅通,直到退休。 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始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建设新中国耗费了毕生精力。他们在为之奋斗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那一代人对国家的责任就是奉献和担当,他们向亲爱的祖国无私奉献了美好的青春,他们的青春是在林海雪原、崇山峻岭中渡过的,他们担当起了共和国建设者们的神圣职责。 每当回忆起这些经历,他们都感到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身心献给了国家的铁路建设事业,向亲爱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现在这些同志们都已到了暮年,他们大部分儿孙满堂,享受着幸福的“天伦之乐”。他们唯一的希望是,把这一段特殊的经历告诉给子孙后代们:必须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抵御外辱,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如今已进入21世纪,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祖国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历史的经验证明,我们的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建设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在迅速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刘定宇 2015年7月 后记 前几年,有战友谈到希望有人能把这段历史写出来,把我们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艰苦奋斗的事迹留给后代,教育、激励他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希望他们前赴后继,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国家! 战友们的嘱托使我“不揣冒昧”地毅然承担起了这个工作。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经过几年的努力也不能完整地描绘出当年我们为了国家遍布“钢铁动脉”而奋战在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的建设情景。 现在我们这批人都已到古稀之年,更有一些战友已离世了,每当写作遇到困难,难以为继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战友们的音容笑貌,耳边好像回响着他们的嘱托:“继续写啊,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受此鼓舞,我顿时充满了力量,鼓足勇气,坚持写下去。耍让我们的后代们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以革命先烈们为楷模,继承、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为国分优,誓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战友们的希望和嘱托是我写作力量的源泉。现在终于停笔了,但非常不尽如人意,敬请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定宇 2015年7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