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传统园林建筑在理解上的最大的误区,就在于:认为只有运用传统和古典的建筑造型体系才会拥有中国园林文化的意义。而实际上,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系统对传统中国园林进行“直译”,可以让传统中国园林本身产生真正的、具有可与现代进行联结的、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一旦我们拋开古典的建造方式,拋开古典的材料做法,拋开古典的思考并转而采用现代的空间构成方式,传统的中国园林居然如此简单地在这一系列“拋开”的瞬间得以完成,同时也获得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由王昀所著的《跨界设计(建筑与园林)》这本小册子通过对传统园林在空间层面上的抽丝剥茧,希冀搭建起一个能使传统的中国园林与现代产生关联的桥梁。具体地,我们在这里针对传统中国园林的18个实例进行试做。这18个园林分别是:1.沧浪亭、2.退思园、3.怡园、4.耦园、5.个园、6.何园、7.寄畅园、8.静心斋、9.可园、10.留园、11.拙政园、12.狮子林、13.网师园、14.小盘谷、15.艺圃、16.拥翠山庄、17.豫园、18.瞻园。通过这一系列实例的展示,最大的企图是希望能使传统中国园林的空间意向在现代设计与现代建筑语言的层面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