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喋血瓜岛/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瓜岛战役中,错误低估美军实力的日军指挥官把士兵一波波送到美军的火力下充当炮灰,妄图绝地反击的日军最终陷入绝望……那血流涌动残肢逐浪的死亡海滩,那尸横遍野臭气熏天的血岭高地,那归纳精确的死亡时限表,那人吃人的悲剧,还有那木乃伊一样的日本“女兵”……一个纯洁无瑕风光旖旎的处女地为何变成了原始社会蛮荒残酷的古式屠宰场?看了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喋血瓜岛》,你就知道答案了。

内容推荐

瓜达卡纳乐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后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较量一直持续到1943年2月,以日军的全面溃退结束。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军事史学家称瓜岛战役是“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战役是“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是“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其血腥和惨烈令人咋舌。那血流成河尸臭冲天的“血岭”,那归纳精准的死亡期限表,那忍吃同伴的无奈哀痛,那木乃伊一般的日军“女兵”……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喋血瓜岛》将一一展现其战争场景。

目录

第1章 “瞭望台”行动

 No.1 一座小岛牵动两根神经

 No.2 “瘟疫行动”

 No.3 瓜岛争夺战大幕拉开

第2章 日本依旧猖狂

 No.1 “地地道道的傻瓜”

 No.2 惊险的萨沃岛海战

 No.3 盲目轻敌埋下祸根

第3章 战斗全面爆发

 No.1 打不死的“日本佬”

 No.2 一厢情愿的诱歼计划

 No.3 山本阴谋的破灭

第4章 “血岭”屠杀

 No.1 害人的“武士道”

 No.2 血染沙场

 No.3 美军痛失两艘航母

第5章 陷入僵局

 No.1 尼米兹瓜岛历险

 No.2 小人物起了大作用

 No.3 伏击“夜行者”

第6章 虎狼之争

 No.1 山本五十六的野心

 No.2 临危受命的“蛮牛”哈尔西

 No.3 夜幕下的激战

第7章 战争的转折点

 No.1 代价昂贵的“胜利”

 No.2 决一死战:双方齐增兵

 No.3 穿梭式轰炸大竞赛

第8章 封锁瓜岛

 No.1 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No.2 “嗷嗷待哺”的日本军

 No.3 “生命线”被掐断

第9章 最后的晚餐

 No.1 血染的浮桶

 No.2 日军再酿大错

 No.3 将要面子兵受罪

第10章 日军大崩溃

 No.1 日军的末日来临

 No.2 天皇下达了瓜岛撤退令

 No.3 被天皇遗弃的子民

试读章节

8月6日傍晚,在南太平洋舰队的护送下,陆战第1师乘坐23艘运输船急匆匆地出发了,朝瓜岛驶去。为登陆部队护航的有8艘巡洋舰和一个驱逐舰警戒群,由英国海军少将克拉奇利指挥。空中支援编队是“萨拉托加”号、“黄蜂”号、“企业”号3艘航空母舰、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以及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6艘、油轮3艘等组成,指挥官是美海军少将诺伊斯。以上两支支援兵力统由弗莱彻海军中将任战术指挥。戈姆利海军中将担任这次作战全面战略指挥。

庞大的舰队,顶着蒙蒙雨雾以12海里的时速向北行进,4艘运输舰和4艘驱逐舰开往图拉吉岛,另外15艘运输舰和货船则向瓜达尔卡纳尔驶去。海上很平静,大部分时间都有雨雾,最后两天更是阴云密布,云层压得很低,日军的空中侦察机无法观察海面。在敌人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运输船队于8月6日夜间3点10分,接近瓜达尔卡纳尔西北方。运输舰上的机械师们检查了登陆艇的引擎,水手长检查了辘绳上的吊杆。空气非常潮湿,稍一动就汗流浃背。“灯火管制”命令下达了。在舱内,士兵们和衣坐在床上,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家信。饭厅里则挤满了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或在听留声机,或在看其他人狂舞乱跳。在“美国军团”号上,即将率第1批部队登上瓜达尔卡纳尔的勒鲁瓦·亨特上校,推辞不过,正在即兴唱歌。这位上校经历不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受过伤。中过毒气,并得过一枚勋章。他清了清嗓子,唱起“我要娶一个就像嫁给我老爹那样的闺女……”

而此时,负责登陆战的范德格里夫特将军却没有他的部下那么轻松。他神情严肃,站在旗舰“麦考利”号上,手扶栏杆,在夜色中眺望远方。前途吉凶未测,此次出兵,准备仓促,也不清楚日军有多强,这一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滑铁卢战役”?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盟国方面都存在一种恐日情绪,很多从东南亚死里逃生的老兵都异口同声地说:“日军不可击破。特别是日本陆军,差不多每一个士兵都是超人。”现在就要由他——范德格里夫特率领一支准备不足的登陆部队去迎战这样的军队,他能够打赢吗?范德格里夫特心神不定,离开栏杆,摸黑回到闷热的小舱,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写下了战前最后一封家信:

明天拂晓,我们将打响一场战争,计划已经制订好了。上帝保佑我们的判断正确……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告诉你,我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愿这个最大的努力已经足够了n

两小时后,哨兵瞥见远处有个黑影,形状像金字塔,那是一座小小的火山岛。

舰队向右急转弯,进入了埃斯帕恩斯角和萨沃岛之间的海峡。薄雾已经消散,美国两栖部队的舰只仍然未被发现。平静的海面使士兵们毛骨悚然。陆地上吹来的微风,对在海上航行了几个星期的人来说,应当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但在此时,它却充满了丛林和沼泽的恶臭。

范德格里夫特吃完早餐后,东方的天空已放白。他回到甲板上,仍然不见日军踪影。是不是某种诡计?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中,登陆部队朝预定登陆地点——图拉吉岛上的“蓝滩”和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北岸正中的“红滩”前进。

8月7日早晨6点40分,雷鸣一样的炮吼打破了沉寂,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同时开火,这是这个地区从来不曾听到过的声音。到处都吐着深红色的火舌,红色的火焰照耀着灰蓝色的海面。炮弹划过晨空,好像用红铅笔划的弧线朝瓜达尔卡纳尔飞去。两分钟后,在隆隆的炮声中,第二批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开始向图拉吉岛开火。

无论是在“红滩”还是“蓝滩”,美军都还没有发现日军的动静。很明显,日本人没有预料到这次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到30分钟,所有的运输舰都进入阵地。从3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出现在天空中,向海滩和轰炸目标地区扫射,他们只遇到稀疏的高射炮火。

“登陆部队上岸!”扩音器里传出命令。

运输舰上,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出口处站好队,穿着绿色粗布军装的陆战队士兵们——身上挎着枪,屁股上挂着饭盒,背着沉重的背包,沿着舰身两边的软梯爬下去。

在预定登陆点,陆战队第1师的突击营一拥而上,在图拉吉岛登陆,他们没有发现一个敌人,好像岛上无人居住似的。

8时50分,指挥官发出信号:“登陆成功未遇抵抗”。一个小时后,第1艘登陆舰抵达瓜达尔卡纳尔的“红滩”,艇上士兵一个个纵身跳入温暖的海水中。范德格里夫特在旗舰上看到战事顺利,长长地松了口气,对身边的参谋人员说:“我们成功了。上帝保佑我们,陆战队第1师一定是遇到了好运气。”最初登陆的部队为陆战第5团的两个营。第1营在右,第3营在左,并头前进。他们的任务是要向内陆推进,建立一道防线,确保滩头不受日军反击的威胁。这样就可以掩护后续部队顺利登陆,使物资上岸后有一个可供处理分配的空间。

上午1点,陆战队第1团1营以纵队登陆,越过滩头防线向西面内陆深处推进。接着,第5团第1营在他们的右边沿着海岸线向隆加角方向再次纵深推进,第5团3营则留下负责滩头阵地的安全。

P15-16

序言

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年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较量一直持续到1943年的2月,以日军的全面溃退结束。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作战企图,反而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军事史学家称瓜岛战役是“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初始,日美双方在舰艇、飞机、兵力上相差无几,日军还稍占优势,但最终日军却铩羽而归,原因何在?

在战略上,日军的作战企图大大超出其作战能力。在战略进攻的第一阶段,日军占领了拉包尔和新几内亚东北部,企图在俾斯麦群岛建立起第一道防线,这已经是进攻力量的极限了,但是出师告捷,使得日军利令智昏,忘乎所以,将战线继续向东南太平洋方向推进,在瓜岛修建机场。原本被日军视为无足轻重的瓜岛,因美军于1942年8月7日在瓜岛登陆,形成对整个所罗门群岛的巨大威胁,并危及俾斯麦群岛一线,由此,日军决心全力夺回瓜岛。

日军这种战略决策,与其军事实力、工业潜力是极不相称的,战争前,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就相当于日本的9倍,开战后,美国全民动员,其工业能力的提升也比日本高得多,这就是瓜岛战役的后期,美军能不断修复和补充崭新的舰艇、飞机,而日军损失的舰艇、飞机无法及时补给的根本原因。

在思想准备上,日军对美军的战略反攻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日军统帅部一直认为,美军的反攻应在1943年后,基于这种想法,日军力图在美军反攻之前尽量将战线前推,而不愿过早转入战略防御。因此,日军敢于一举越过数百海里,在瓜岛修建机场。而且,拉包尔到瓜岛数百海里间,没有可以居中策应的前进基地,忽视必要的防御准备,使岛上的日军对美军的突然进攻,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毫无准备。

在作战指挥上,从1893年起,日本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就是两个完全独立平等的统帅机关。虽然后来设立了作为最高统帅机关的大本营,但因为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难以实施统一指挥。最高统帅名义上是天皇,实际上天皇很难起到统一指挥的作用,当陆、海军对某个问题争执不下时,大本营只好采取协调双方的折中方案。在战役进行中,陆、海军往往各行其事。陆军、海军没有协同配合,自然无法发挥出协同作战的威力。日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是瓜岛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兵力使用上,日军麻痹轻敌。战役之初,日军在南太平洋是攻占莫尔兹比港与夺回瓜岛双管齐下,甚至将莫尔兹比港方向作为主要作战方向,以致在瓜岛方向的日军缺乏足够的兵力、兵器与弹药,以致没有足够的力量突破美军的防线。而且,日军对美军的兵力判断一直有误。因此,日军认为夺回瓜岛易如反掌,第一次上岛仅有1,000人。初战失利后,再增兵上岛,第二次上岛约1,500人。再战失利之后,第三次增兵约3,500人,逐次添兵的“加油”战术,使兵力分散而一再失利。直到战役结束,日军仍未能正确查明美军的实力。

反观美军,一开始就投入了第1陆战师整师,共1。6万人,登陆一举奏效,并迅速占领机场,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随后又以优势海空军掩护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增援,加强了瓜岛地面部队的实力,最高峰时达到6万人,又有重装备支援及充足的弹药补给供应,既能守住至关重要的机场,又有足够的力量发动进攻。这与日军的兵力使用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战术上,日军只重视对美军军事目标的攻击,对美军的后勤补给运输工具和物资不屑一顾。瓜岛战役是一场登陆战,而登陆战中运输船队对作战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失去运输船队的支援,即使部队登上岛屿也会因后援不继而失败。在萨沃岛海战中,日军沉重打击了美军的运输船队的护航兵力,却对运输船只和海滩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视而不见,最终使这场战役发展成为对日军极为不利的消耗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