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一起长大的孩子从小就都失去了父母,后来都被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家庭所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上著名的学校。但她们两个入之间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別:其中一个30多岁就成了女强人,经营着一家颇有名气的企业;而另一个在国内某所学校任教,待遇不错,但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
那年,在欧洲经商的人回国了,邀请亲友邻居一起吃饭,也包括在国内任教的那个朋友。晚餐在寒暄中开场,大家谈论着这些年各自的发展变化以及所经历的趣闻轶事。随着话题的一步步展开,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讲述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孤儿,又如何被欧洲来的养父母领养到遥远的地方,她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孤独。她怀着一腔报国的热院回国,又是如何不受重视等。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出了同情。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那位经商的终于忍不住制止了她的叙述:“可以了!你一直在讲自己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选了别人又会怎样?”教师直视着她的朋友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接着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最终,经商的说:“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似的。我很伤心无奈,也很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抱怨。”她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旋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大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那位教师深受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否定她的想法,打断了她的凄回忆,而这一切回忆曾是多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同情。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美丽的风景;你带着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
有句话说得好,“凡墙都是门”,即使你面前的墙将你封堵得密不透风,你也依然可以把它视作你的一种出路。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指责,总觉得別人都比你过得好,总觉得生活错待了自己。这样下去,你的心境就会越来越沮丧。一直只懂得抱怨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到前头亮着一片明朗的人生天空。
请欣然接受生命中的事实,不管人生怎么样,总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绚烂与光彩,不要总觉得谁都对不起你。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一切都在你手里。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