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精)/不下架的成长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笛福著孙法理译的《鲁滨孙漂流记(精)/不下架的成长经典》讲述了:英国年轻的航海爱好者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一座荒岛上。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聪慧和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磨难,建造了堡垒、“别墅”和船只。他又救下土人手中的俘虏,协助英国船主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大船。最后告别了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

内容推荐

丹尼尔·笛福著孙法理译的《鲁滨孙漂流记(精)/不下架的成长经典》是笛福五十九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719年。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有幸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顽强生存了二十八年,最后终于获救并回到英国的故事。作品情节曲折生动,内容丰富多姿,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可读性极强,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小说,对于当下的少年儿童来说,仍有磨砺意志、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

目录

1 我要航海

2 我被海盗抓了去

3 我驾了撒利的海盗船逃跑

4 我成了巴西的种植园主

5 我在一个倒霉日子上了船

6 我用许多东西装备起自己

7 我建立起自己的堡垒

8 日记

9 我播种粮食

10 我走遍全岛

11 我很少空闲

12 我给自己造了一只独木舟

13 我改进技术

14 我发现了人的脚印

15 我在海岸上看见森森白骨

16 我很少离开我的蜗居

17 我看见一艘船的残骸

18 我第一次听见了人的声音

19 我叫他星期五

20 我们又造了一只独木舟

21 我们向食人生番冲去

22 我们打算航海去美洲殖民地

23 我们平息了叛乱

24 我们收复了大船

25 我在四面八方发现着自己的财富

26 我们翻越大山

27 我重访我的海岛

试读章节

我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建议,和这位船长做了好朋友。他是个诚实无欺、光明磊落的人。我跟他一起上路,还带了点货物去冒险。由于我的船长朋友那无私的诚实,我赚了相当大的一笔钱。因为我按照船长的建议用四十镑钱买了些玩具和小零碎一一那四十镑是我写信从几个亲戚那里借来的。我相信那个数目是我爸爸,至少是我妈妈,为支持我的第一趟冒险而提供的。

可以说,那就是我全部冒险生涯里仅有的一次成功的航行。我把那归功于我的船长朋友的正直和诚实。我还在他的指导下学到了许多关于数学和航海的必要知识。我学会了怎么样观察和记载航道,因为他喜欢介绍,我也乐意学习,我就懂得了一些海员应该懂得的东西。简单说,我这次航行让我既成了海员,也成了商人。因为我的冒险让我带回了五磅九盎司金沙,回到伦敦后,变卖成了差不多三百英镑。可这次的成功使我更加野心勃勃,从而开始断送我的一生。

但是,即使在这次航行里我也有着不幸,特別是我在不断地生病。由于气候过分炎热,我患了严重的回归热。我们的主要生意都是在非洲西海岸做的,靠近北纬15°,甚至做到了赤道附近。

现在我具备了到几内亚做生意的条件。可使我感到非常不聿的是,船长回到英格兰就死去了。我决定再跑一趟这条航线。我上了同一条船。在上次航行里的大副现在做了船长,指挥着全船。可这次航行却是有史以来最不車的一次。我从新赚到的财富里带出的还不到一百镑。我把那两百镑留在伦敦,交给了我那朋友的遗孀一一她对我很公正。可是我这次的航行却遭到了多次可怕的不幸。第一次是这样的:我们的船开向加那利群岛途中,或者说正在那群岛和非洲海岸间航行时,就在鱼肚白的晨曦里遭到了土耳其撒利地方的海盗船的袭击。他们扯足了风帆,紧紧追赶,我们竭尽桅杆的承受力,扯满了风帆,想甩掉他们,却发现他们越来越近了,再有几个小时就要赶上我们了。我们只好准备战斗。我们的船上有十二支枪,而那些流氓却有十八支。下午三点左右,他们赶上了我们。但是他们方向冲错了,船没有按他们所设想的横到我们的船的尾部,而是横在了后甲板的一侧。我们用八支枪对他们射击,用船舷侧对他们,逼迫他们躲闪。他们船上差不多有两百人,都在开枪回击,打得子弹横飞。好在我们都已隐蔽好,一个受伤的也没有。他们准备对我们再次攻击,我们也准备好了防守。但是他们对我们的其他方位展开进攻时,却有六十个人爬上了我们的甲板。他们立即对甲板和帆绳死命地乱砍。我们用短枪、短矛甚至弹药箱之类的东西回击,两次把他们赶下了甲板。可是,长话太伤心,就短说吧。我们的船开不动了。我们有三个人被杀死,八个人受了伤。我们只好投降,全部被当作俘虏带到了撒利。那是摩尔人的一个海港。

我在那里受到的待遇并没有我起初担心的那么可怕。也没有跟別人一起被送到皇帝的宫殿里去。而是被那只海盗船的船长当作理所当然的战利品,留在了身边,给他当奴隶一一我年轻灵活,正合他的需要。这种惊人的环境变化完全压倒了我,我从一个商人变成了一个可悲的奴隶。这时我更想起了爸爸那带有预言性质的谈话。他说我必将遭受痛苦,那时就不会有人来救我了。这话我认为现在是应验了。我真是痛苦到了极点。现在上天的手追上丁我,我已是无可挽救地完蛋了。可是,天呀!我这才刚刚尝到我所经历的苦难呢。那些苦难将在我以下的叙述里出现。

P16-17

序言

英国伦敦北部的邦希田·园墓地的古代陵园区,矗立着一座方尖碑,碑上有这样的题字:丹尼尔·笛福,生于1661年,卒于1731年,《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碑体朴实,碑文简短,即使是下笔千言的铭文和纳尔逊纪功碑一样崇高的纪念碑,也无法比这简短的碑文一一“《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更准确地说明丹尼尔·笛福不朽的声誉。

可是这本书只是丹尼尔·笛福的全部著作里很微小的一部分。丹尼尔·笛福是人类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究竟有多少小册子,有多少诗歌、长篇小说、历史和虚构历史等作品,出自笛福笔下,我们也许已经永远无法知道,因为他的很多作品出版时都没有署名。学者们所估计的数目是二百五十到四百部。他虽然创作作品众多,可大部分读者却仅仅知道笛福是他们早年所喜爱(很可能后来也随身携带)的《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事实上,许多人虽然对那个被风暴抛下的人、对那个荒岛和他那仆人星期五很熟悉,但都把他的这个故事当作了伟大的民间传说或神话,认为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或出自哪个民族的想象力,从而以为这部作品没有真正的作者可言。因为这个精彩故事的特色正好令人们联想到我们糅合了历史与传说的传统内容。作为普通人的历史,这部作品似乎显得太离奇、太惊人;而作为纯粹的虛构,却又似乎太确凿、太真实。因此,许多人只知道鲁滨孙·克鲁索,却不知道创作了克鲁索的人,这也就不奇怪了。

创作了鲁滨孙·克鲁索的人是最真实不过的。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人世间实际事务的热心参与者。他很可能是1660年出生于伦敦的,是一个叫詹姆士·笛福的屠户和蜡烛匠的儿子。他的父亲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可儿子却被送进了一个私立学校,接受过相当良好的普通教育。他随后的历史几乎就像他笔下的故事那么离奇。他在欧洲旅行,结婚(后来有七个孩子),参加1685年的蒙玛斯公爵的叛乱,做针织品生意、砖瓦生意,经济困难,债务缠身。l702年因为写了一本攻击英国国教的小册子,遭受到戴颈手枷示众的刑罚,并被罚款和监禁。1704年出狱后,他曾短期做过政府密探,为英(格兰)苏(格兰)联盟工作。以后由于另外一本小册子的出版,他再度以诽谤罪被判短期入狱。1719年,他终于安定下来。写成了这部使他不朽的杰作。那时他已经六十岁。

《鲁滨孙漂流记》出版于]719年4月,出版后立即获得巨大的成功。它的第二部分是到当年8月才出版的,可在那以前,第一部分已再版了四次。在随后的十年里,笛福还有二十多部重要作品和无数小作品问世。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有较重大贡献的作品还有《著名的摩尔·佛兰德斯的幸运与不幸》、《疫年纪事》(很可能是仅次于他的《鲁滨孙漂流记》的最有名的作品)、《杰克上校的故事》和《幸运的夫人罗克萨娜》等。即使笛福没有写过《鲁滨孙漂流记》,这些作品也可以保持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可他的这部“漂流记”却永远掩盖了他其他的作品的光辉。

《鲁滨孙漂流记》像《格列佛游记》一样,在传统的旅行故事里有许多先例可循,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都有。其中有些是真实经历的记载(虽然也有虚构的细节加以渲染);还有一些,比如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却从头到尾都是并不讳言的想象。但是,要想追本溯源,却还没有一部作品和这部杰作是真正相像的。足迹遍布全球的海盗威廉·丹皮尔在他的《新环球航海记》(1697)和《航行与描写》里所叙述的种种经历,毫无疑问对笛福的想象产生过影响。但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灵感(虽然不是灵感的来源一一除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观察的心灵,这本书就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来源”),很可能来自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科尔克。科尔克曾是丹皮尔某次远航的领航员,从1704年9月到1709年1月曾被抛弃在胡安·费南德斯岛上。在科尔克回到英国之后,笛福似乎在布里斯托和他见过面,直接听过他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科尔克的叙述在1712年也出版过。

但是,《鲁滨孙飘流记》在规模和细节上都远远超过了科尔克可能告诉过笛福的内容,也超过了他可能读到过的关于科尔克的材料。而且,这本书还有它的更加郑重的目的,而不光是把一个被风暴裹挟的人的经历写成小说,或是“以离奇的、意外的冒险”让读者吃惊。虽然这一类内容本书确实是有的,正如S·T·柯尔律治所说:“在读到那些东西时,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被激发到了最高的程度。”笛福还关心自然和自然的神。在我看来,本书至少有一部分是企图表现几乎被剥夺了文明的一切好处(值得注意的是,宗教除外)的人的。人并非必然会堕入“自然状态”,堕入霍布斯前不久对人的生命所描述的“可怜、肮脏、野蛮、短暂”的境地。这样看来,本书还有着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寓意,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本书的主要魅力无疑还在于它能把超常和过分与普通和平凡巧妙地、有说服力地糅合到了一起。因为,虽然笛福所描写的生活跟我们实际的生活距离遥远,可他在描写的时候,仍然忠实于人类本性的实际。他是那么平静而朴素地、不带丝毫激动地把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能不相信他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克鲁索的生活在一段时间内成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也就变成了那位被遗弃的孤独的人。鲁滨孙的故事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确实体现了伟大的叙述者超人的天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7 1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