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灌水时代(精)/王干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干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批评对我来说,是条鱼

有时候很清醒,更多的时候,是困惑。清醒是短暂的,瞬间即逝的,把握不住的,而困惑是长久的,挥之不去的,我甚至认为就是与生俱来的。我在不清醒的时候就写评论,在评论的过程中企图洗脱自己的困惑,显然,那些平庸的作品让我清醒,而伟大的作品则加浓我的困惑。我是一个困惑的人,尽管批评本身要求我清醒如圣,我自己也经常作清醒状,但我知道我的内心是困惑的,我自认为写得好的文字都是在表达我的困惑,写得清醒而又有点自得的往往是不太好的文字,甚至是虚伪的文字。

我是一个极度痛恨虚伪的人,我曾经把自己的终身的使命定为要与虚伪作斗争,像契诃夫终身要与小市民的庸俗为敌一样。但我发现,难。有时候自己也不得不容忍那些虚伪的言辞和虚伪的表达,因为在从事文学批评活动以后,发现彻底的真诚会损害别人,当然也会损害自己。在一个文学平庸的年代,真正的批评往往会感到生不逢时,或者说真正的批评家也只能平庸下去。如果显得不平庸,就必然会写些糊涂的文字。

关于文学的真理让亚里士多德和孔子这些先哲们差不多已经说尽,我们能说的只是重复和再次重复。依照文学的经典条文去套文学文本,是件简单而无聊的事。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这样的表述方式,我们努力在寻找能够不同以往的方式,十年前我在出评论集时曾经想把自己的批评定位于“南方的文体”,现在想来是词不尽义,“南方”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显然会影响工作者的思维,更多意义上是风格学界面上的。而今天我发现,批评对我来说,是条鱼,它游弋于理论与作品的河流之间,沉浮在理性和感性的水波当中,永无尽头,也接触不到真正的彼岸。

当文学的浪潮汹涌澎湃的时候,这条鱼的游姿也会波澜壮阔甚至会有点“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英雄气概,当文学趋于平静的时候,这条鱼就折腾不了大的声势,在水中像一片水藻一样平常。有时候也有些可悲,文学是水,批评是鱼,这么一种鱼水关系,批评对创造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但不要以为作家就是文学的河流,作家也是鱼,他们和批评者一起创造文学的河流,他们同在文学的河流里同呼吸、共命运。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来到了网络时代,或者说网络来到了我们的时代。网络的一个特征就是你说我说大家说,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的空间,虽然网络也同样不能幸免报刊审查制度,但网络对发表权、言说权的极大解放超过任何时期,对满足广大人民的发表欲也是功德无量的历史性里程碑。当然极度自由的言说不仅让言说失去了分量,也让自由失去了分量。后工业时代和电脑时代搅拌在一起,就是让很多具有分量的事物降低分量或者变得没有分量。让一些没有分量的东西变得有分量。比如宫殿的建造在过去是何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在今天,一个非一流的房产开发商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营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并且用自己公司的名字甚至个人的名字进行命名,宫殿这么庞大的叙事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一个电视观众因为收看了电视回答了几个近似弱智的问题,就因此被邀请到电视台奉若贵宾,享受近乎国宾的礼仪,而他可能获得的只是厂家滞销的一两件电子产品。在平等自由的意义上来说,国家、皇上的宫殿和开发商的楼盘、普通市民的房屋都是具有同等居住价值,而在以前,普通百姓是不能居住在那么豪华那么高大的宫殿似的建筑里的,而现在建筑冲破了等级森严的宫殿制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络上自由言说的出现就像城市里四处挺拔而起的宫殿似的建筑,而我们这些以前文字和语言的宫殿的制造者们看着那些不顺眼的“楼盘”,心里难免有些酸意,他们肆意的不规范的言说让我们的言说分量变得轻起来,他们的无拘无束让我们的文字越发显得过于格式化和宫廷腔。我们曾经以为自己作为社会的良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存在,甚至把自己作为政府的监督者和批判者而存在,在网络的自由言说群面前,文学就显得有些多余和矫情。尽管无数的人想通过网络进入文学也有无数的人由网络进入了文学,但文学已经是旧的宫墙,并不是真正的通道。我的困惑依然是困惑,我的清醒依然是不清醒,我的文字依然是怀疑,我的言说依然是灌水。P3-5

目录

灌水时代

 批评对我来说,是条鱼

·文化视域·

 武侠、灌水与大话(存目)

 悲剧·无厘头·综艺节目(存目)

 当切·格瓦拉遭遇本·拉登(存目)

 语言的复活与祖国的复活(存目)

 作者死了读者也死了

 影响的焦虑

 文人与影人

 文学人口与作家形态(存目)

 呼唤大器呼唤力量

 尴尬的知识分子(存目)

 与批评相关的三个词(存目)

 批评的使命

 传媒与批评

 我的树在哪里

 双重视域

  ——王干先生访谈

·年代追踪·

 走出90年代(存目)

 诗性的复活

  ——论“新状态”

 重新回到当代

  ——2001年中篇小说述评

 女人为什么写作(存目)

 战栗的城市成长的女性

 话说小女人散文(存目)

 小说叙述的审美简化

 如何让茅盾文学奖更权威(存目)

 文化在为小说“输血”

 “新写实”重现文坛

  ——2003年小说之一瞥

 城市的履带开进小说

 媒体专政下的文体继续萆命

 有一个韩寒够了

 模式之外的活力

·作家地理·

 旗子和镜子的错位变奏

  ——关于王蒙的八个问题

 重写的可能与意义

  ——关于王蒙的《恋爱的季节》

 意义丧失之后

  ——范小青近作拆析

 苦涩的“陈奂生质”

  ——高晓声新论之一

 在意象的河流里沉浮

  ——苏童小说初论

 冷面叙述的非战争故事

  ——评朱苏进小说《欲飞》

 朱苏进审美三情结

 逃离与返回的纸上漂泊

  ——读斯好的随笔

 小说以人为本

 人文的呼喊与悲鸣

  ——评张者的长篇小说《桃李》

 北方图腾与命运的倾吐欲

 面对灵魂,我们黯然神伤

  ——吴玄中篇小说集序

 倾听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美学

  ——关于胡廷武《九听》的三点思考

 广告

·新作快评·

 《厕所》与“下半身写作”或“下半身文化”

 城市目击者:像卫慧那样像宁岛那样

 突围表演与表演突围(存目)

 荒诞之旅

 写出诗的骨感

  ——关于马铃薯兄弟的诗集《声色与马》

 城市的巫歌

 非典是只鸟吗?

 尴尬的《林海雪原》

 网上的文学与纸上的文学

 小说的不确定性

 唤醒我们民族那些美好的记忆

  ——评《中国童话》

  赵薇的大眼睛

 赵薇的大眼睛

 盛满平庸的地方

  ——一台电视晚会的文化与欲望

 悲剧·无厘头·综艺节目

  ——也说什么不是悲剧

 武侠、灌水和与语言暴力(存目)

 “三高”与真声艺术

 阿哲的歌与东方不败的绣花针

 那山、那水、那人

  ——胡廷武散文的意趣

 怀想激情的年代

 大红灯笼为谁挂(存目)

 电影“人妖”何时休

  ——张艺谋的电影歧途

 文学不是小毛驴(存目)

 《厕所》与“下半身文化”(存目)

 女人为什么写作(存目)

 把女人还给女人?

 说第三者(存目)

 作女与淑女

 革命与婚外恋(存目)

 足球颂(存目)

 足球不相信暴力

 世界杯与后意识形态空间

 啊!足球(存目)

 贝哥哥的发型与县委书记的帽子(存目)

 论麻将的无限可操性(存目)

 闲读围棋(存目)

 说谱(存目)

 闲话电视(存目)

 语言垃圾和语言黄金(存目)

 鲁迅与爱(存目)

 王蒙与宽容(存目)

 老舍与说话(存目)

 汪曾祺与生活(存目)

内容推荐

王干著的《灌水时代(精)/王干文集》包含《灌水时代》《赵薇的大眼睛》两大部分。《灌水时代》是作者的文学评论精选集,它表达诉说了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良知、正义、职责,以及对于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性质、文学发展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独到见解与鲜明立场。《赵薇的大眼睛》以灵动的笔触、犀利的视角对近年来盛行的影视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现象及其发展进行了勾勒与解剖,以理性之光照耀流行时尚,浮华落尽,而真情毕现。

编辑推荐

王干,现有知名人物:中国作家协会王干,江苏扬州人。1985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王干 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灌水时代(精)/王干文集》包含《灌水时代》《赵薇的大眼睛》两大部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