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雄关漫道(陈原道烈士传)/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洪军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丛书以文学的形式,真实记录并再现了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程,全面反映并诠释了“雨花英烈精神”,也展示出江苏作家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上的满腔热忱和艺术追求。丛书体现出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塑造出了富于感染力的英雄形象、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性。作家们注重历史的还原,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再现历史的场景,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杨洪军著的《雄关漫道(陈原道烈士传)》为该丛书之一,描写了陈原道烈士的光辉事迹与崇高精神。

内容推荐

杨洪军著的《雄关漫道(陈原道烈士传)》以人、岁月、奋斗和牺牲为经纬,用简练的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在时局大动荡中的陈原道短暂而又辉煌的革命一生。写作过程中,对一些重大问题又融入了深刻的思考和反省,使其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个人传记,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故此书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思想价值,还有文学价值。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山河入梦

第二章 冰雪之旅

第三章 逐日中原

第四章 顺直曲折

第五章 喋血金陵

附记 光耀千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陈原道天资聪颖,学习又极为用心,深得宋先生的喜爱。陈原道喜欢诵读诗词歌赋,尤其是那些充满人生壮志豪情的名篇名句,如“天仙大笑来人间,可怜天上无青山”“生小好交燕赵客,论人惟取鲁朱家”“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他总是反复吟哦,烂熟于心,从中汲取高尚的精神力量。他还喜欢读革命伟人的传记,从心里热爱、崇敬谭嗣同、文天祥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从而萌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后来,宋先生到十里外的龙华寺高等小学任教,爱才心切的他不忍颖悟过人的陈原道就此辍学,与陈原道父母商量后,决定带他一同转学。

龙华寺高等小学(今巢湖市黄山中学),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所新式小学堂。在这里,陈原道开始受到辛亥革命后新的思想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学习了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等新式课程,同时也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等,诗词功底相当深厚。“言语有序,文辞有章”。由于陈原道文采出众,且对西洋新学和民主思想接受较快,所写文章常被学堂先生整句、整段连圈朱批:“胸中了然于失策,故能直抒所见。杰作也!“以咄咄逼人之笔锋,为戛戛独造之文字。”“文字均属自造之精神,深入之苦心,尤为可嘉。”陈原道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然而,敏而好学的陈原道,有时也会做出一些自以为是标新立异,而大人们却以为是离经叛道的事: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这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天,宋塾师惊异地发现班上的学生们,头天傍晚下学时还黑发飘飘,一夜之间,齐刷刷,全变成了“少林和尚”。这还了得!“发授之于身,身授之于父母”。消息很快传遍全村。一个孩子的母亲闻讯后勃然大怒,手持木棍赶来,照那孩子猛抽下去。此时那孩子正站在先生面前被罚背书,忽觉一道黑影从天而下,下意识地一闪身,棍子不偏不倚,恰好抽到了宋先生的头上。宋先生气急败坏,严加追查,“严刑拷问”,终于真相大白:这场“剪辫子风波”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就是陈原道。

陈原道因此饱受一顿重罚。

那年,陈原道才十岁。

民国八年(1919年),陈原道鱼跃龙门,考进了安徽省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来到了芜湖。能进“二农”读书,对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陈家人来说,像金榜题名一样求之不得。但学费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弟弟元仓听说了哥哥的苦衷后,不假思索道:“这有啥难的?让哥哥去上学好了,我不上了。”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我做小生意供哥。”陈原道闻听,从内心里感激兄弟,但他坚决不同意。“不行!弟弟年纪还小,身板儿也弱,做不得那种斤斤计较的生意之事。我不能连累他!”元仓明白哥哥的心思,可他去意已决,说:“哥,我已经决定了,不论你同意不同意,我都绝不再回学堂了。难道你就忍心看着弟弟的一片苦心付之东流吗?只要你以后别忘了含辛茹苦的父母,别忘了情同手足的兄弟就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兄弟送我情!在元仓的苦苦哀求下,陈原道热泪盈眶地接受了元仓的一片赤诚之心。

P4-5

序言

信念之光民族脊梁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

南京雨花台,是一处历史名迹,更是一个革命圣地。它风光秀丽,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吟哦诗篇;它壮怀激烈,众多先贤志士在此演绎壮丽人生;它记忆殷红,无数革命先烈、共产党人在此献出宝贵生命。近现代以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中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组织编写的“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丛书,以真实的人物故事,生动诠释了雨花英烈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壮举。恽代英、邓中夏、何宝珍、施混、徐楚光、陈原道等,这一个个英烈,是不灭的火种、不朽的丰碑,闪耀着革命信念的光芒,挺起了民族不屈的脊梁。“雨花忠魂”丛书,是深沉的革命历史见证,是深厚的红色文化传承,是深刻的思想教育启迪,展现了江苏作家对革命历史的正确认识、对雨花英烈的景仰之情、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

现在,江苏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积极投身“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缅怀雨花英烈,就是要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不朽精神,从中汲取养分与力量,砥砺全省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我们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就是要在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引导人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以此告慰那些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