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锋、郭京朝、钱永刚、李湛军主编的《脊梁(献给钱学森和他的战友们)(精)》包括七个章节。
第一章《钱学森的艰难归国路》主要记录了钱学森从美国突破重重阻碍返回中国的艰难历史,以及他在美国受到的不公待遇。这部分展现出钱学森坚定的归国信念以及浓浓的爱国热情。
第二章《命运的抉择》以钱学森回国后我国国防事业的起步为主要脉络,讲述了国家领导人对国防事业特别是导弹和原子弹事业发展的重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迎难而上,以一腔热血开启了中国导弹的征途。
第三章《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从中国导弹和火箭事业的正式付诸实践开始讲起,讲述了第一代航天人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学习导弹和火箭知识,成功仿制造出“东风一号”的艰难历程。
第四章《中国导弹威震四方》主要介绍了从“东风二号”的失败一点点总结经验到“两弹”的顺利结合,中间虽然经历各种困难,但这些都没有使中国导弹事业的脚步停止,“八年四弹”的任务顺利完成。
第五章《太空翱翔中国星》讲述了在各国开始将着眼点投向太空的国际大背景下,为达到“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目标,以钱学森为首的科研人员不断尝试,大胆创新,最终完成了卫星遨游太空的中国梦想。
第六章《曙光照苍穹》揭秘了当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时,在“载人飞船”与“航天飞机”的分歧路口,钱学森向载人飞船投上了至关重要的一票,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神舟飞天路》讲述钱学森以他的高瞻远瞩一次次化解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源地507所的危机,为我国航天员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