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早已因侦探小说而声名远扬,她跟随丈夫马克思·马洛温来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她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朋友询问她这些异乡生活的时候,她决定通过《说吧叙利亚(精)/远行译丛》这本轻松的游记来告诉他们答案,本书描绘了考古旅途中的艰辛和乐趣。
| 书名 | 说吧叙利亚(精)/远行译丛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早已因侦探小说而声名远扬,她跟随丈夫马克思·马洛温来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她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朋友询问她这些异乡生活的时候,她决定通过《说吧叙利亚(精)/远行译丛》这本轻松的游记来告诉他们答案,本书描绘了考古旅途中的艰辛和乐趣。 内容推荐 1930年,命运安排年轻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万和当时已负盛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相识,阿加莎的名气并未阻碍她分担丈夫的工作。她参与了马克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每一场发掘,与他同甘共苦,在考古学家遭遇的各种灾难事件中不断筛取笑料。她爱她的丈夫,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朋友问起她的异乡生活时,她决定用这部轻松的游记来告诉他们答案。 《说吧叙利亚(精)》初版于1946年,描绘了考古旅途中的艰辛和乐趣,从中能体会阿加莎独具的魅力,同时也能找到《古墓之谜》和《死亡约会》的影子。 目录 丘墟之上 序 杰奎塔·霍克斯 前言 第一章 出发去叙利亚 第二章 勘察之旅 第三章 哈布尔河与杰格杰盖河 第四章 相约恰加尔巴扎尔 第五章 一季之末 第六章 旅途的尾声 第七章 恰加尔巴扎尔的生活 第八章 恰加尔和布拉克 第九章 重逢麦克 第十章 觅途去拉卡 第十一章 告别布拉克 第十二章 艾因厄尔阿鲁斯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出发去叙利亚① 再过几个星期,我们就要动身去叙利亚了! 在秋冬季节要置备炎夏衣物多少有些困难。原本寄希望于去年的夏衣,却发现已然“无法将就”。一则它们似乎(像令人心疼的家具受损清单)有“凹伤、碰擦、污损”。(还有点缩水、褪色、古怪!)二则——哎呀,哎呀,竞得说出口!——哪儿都太紧了。 无奈只好去商店: “夫人,这个季节当然还没有上架!不过我们有些迷人的小套装——深色有加大码。” 啊!可恶的加大码。穿加大码够丢人的了!更丢人的是一眼就被人认定要穿加大码。 (纵然也有美好的时光:当我裹着瘦长的大毛领黑大衣,女店员会热情地说:“夫人不过是稍显丰腴。”) 我看了一眼小套装,竟有少许皮草装饰,搭的还是百褶裙。我有些遗憾,解释说想要不易褪色的丝绸或棉布衣物。 “夫人可以看看航海部!” 夫人看看航海部——但希望渺茫。航海依旧封存在罗曼蒂克的幻想王国里。有点阿卡迪亚的意味①。这是献给出海航行的女孩的——穿着凸显翘臀的防皱亚麻喇叭裤的苗条、年轻的女孩。这是献给穿着赏心悦目的运动装的女孩的。这是献给那些能驾驭十八款不同短裤的女孩的! 负责航海部的漂亮姑娘毫无同情心。 “哦。没有,夫人,我们没有加大码。”(太可怕了!加大码和航海!哪儿还有罗曼蒂克可言?) 她补充道:“没有合身的吧,是不是?” 我悲痛地承认没有合身的。 仍存一丝希望。还有热带部。 热带部主营遮阳帽——棕色遮阳帽、白色遮阳帽、专利款遮阳帽。有点轻佻因而放在不显眼处的是双层阔边毡帽,它们犹如盛放的热带花朵,粉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竞相开放。另外还有一匹大木马,以及各式马裤。 不过,当然还有其他东西。这才是适合帝国建造者的夫人们的。山东绸!剪裁简约的山东绸两件式套装,没有花里胡哨的少女气,骨瘦如柴和丰乳肥臀一样欢迎!我抱了一堆不同尺寸款式的套装进了试衣间。几分钟后我变身成了“贵夫人”①! 我遏制住内心的疑虑。毕竟,它又凉快又实用,而且我能装得进去。 接着我转移目标,想找顶合适的帽子。这季节找不到称心的帽款,我只好找人定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我想要的、在找寻的和得到的可能性很小的,是一个适合我脑袋的毛毡帽。是那种大约二十年前人们遛狗或打高尔夫时戴的帽子。现在,唉,只有那种贴在脑袋上,能遮住一只眼、一只耳和后脖的玩意——尊崇时下的风尚——要么就是起码有一码宽的双层宽边毡帽。 我描述着心目中想要的帽子,帽冠就像双层宽边毡帽,但帽檐是其四分之一。 “做宽是为了更好地遮阳,夫人。” “没错,可我要去的地方随时都有可能狂风乱吹,帽檐那么宽,戴不了一分钟。” “我们可以为夫人加缝松紧带。” “我希望帽檐不超过头上这顶的。” “当然,夫人,搭配浅帽冠会很好看。” “帽冠浅可不行!这帽子得一直戴在脑袋上呢!” 胜利!我们挑起颜色,新色系有着漂亮的名字:土壤、铁锈、泥浆、人行道、沙尘,等等。 附带买了几样小东西——我有种预感,这些东西不是弃之不用,就是平添麻烦。比方说,拉链旅行袋。当下的生活被冷酷的拉链统领了,变得越发复杂。衬衣有拉链,裙子有拉链,滑雪装上到处都是拉链。“小礼服”上的拉链纯粹为了好玩,毫无用处。 为什么?还有比拉链更能损坏的捣蛋鬼吗?比起普通的纽扣、别针、扣环或挂钩扣眼,拉链会把你逼人更加窘迫的境况。 拉链初上市时,我母亲对这新奇玩意颇感兴趣,她请人在胸衣前片安上了拉链。结果麻烦不断!拉上去费尽周折不算,向下拉时索性被婉拒!脱件胸衣实在不亚于动一场手术!我母亲又秉持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端庄,于是乎,我们一度以为她的余生似乎要穿着胸衣度过了——穿铁胸衣的摩登女子。 因而我一直对拉链存有戒心。可看样子旅行袋个个都装了拉链。 “旧式搭扣落伍了,夫人。”售货员同情地看着我说。 “这个,瞧瞧,多方便。”他边说边演示。 它的方便性毋庸置疑。可我心想,袋子这会儿还没装东西呢。 “好吧,”我叹了口气,“是得跟上时代。” 我忐忑地买下那个旅行袋。 于是,我骄傲地拥有了一个拉链旅行袋,一套帝国建造者夫人套装,以及一顶不尽如人意的帽子。 还有许多事待做。P1-4 序言 这本书是个回应。回应那些被问了又问的问题。 “这么说你在叙利亚考古咯?快说说。那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住帐篷吗?”等等,等等。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感兴趣,只是个不经心的话题罢了。不过偶尔也有一两位动了真格的。 这也是考古学在向过去提问。来呀,说说你的生活。 借助凿子、铲子、篮子,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是我们煮东西用的锅。”“粮食存放在这个大谷仓里。”“用这种骨针缝衣服。”“这是我们的房子,这是浴室,这里是卫生设施!”“喏,这罐子里的金耳环是我女儿的嫁妆。”“喏,这瓮里是我的化妆品。”“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容器,你会发现上百个。我们从陶匠铺子买的。你说伍尔沃斯①?现如今是这么称呼的?” 偶尔发现一座皇宫,有时是神殿,皇室墓葬则鲜有。这些发现都成为热议的话题。它们登上报纸头条,成为讲座主题,出现在银幕上,无人不晓!而我觉得有一个真正的宝藏尚待挖掘,它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陶匠、农夫、工匠、动物印章和护身符的雕刻师,甚至屠夫、烤饼师傅、烛台匠人的生活。 告诫一事,以免读者失望。这并非一部深刻之作,它并没有考古学的有趣注解,没有对风景的精美描述,未涉及经济问题。避种族问题而远之,亦不谈历史。 它无非是一杯淡淡的啤酒——一本微薄的小书,记录着日常的所见所闻。 后记 这些零散的记述始于战前,下笔的原因已作陈述。 然后它被搁置在一旁。而今,在历经四年战乱后,我对叙利亚的念想越来越强烈,有一种力量促使我找出笔记和日记,完成这项未尽的事。回忆那样的日子、那样的土地是美好的。也许就在此刻,我的小山头正盛开着金盏菊,白胡子老者正走在驴子后,浑然不知远方的战争。“没怎么影响到我们……” 战时在伦敦待了四年,更叫我怀念那段美好的日子。以文字重温旧日亦是愉悦……记叙这一切并非苦差,而是爱的劳作。并非逃避过去,而是为今天的艰难和悲痛注入一些曾经拥有且依然拥有的不朽的东西! 我爱那片平静肥沃的土地和土地上纯朴的人们,他们知道如何大笑和享受生活,他们悠闲快活,他们有尊严、有礼貌、有幽默细胞,且不畏死亡。 真主保佑,让我再回到那片土地,保佑我爱的这一切不会从世间消失…… 1944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