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宁波海丝文化/宁波地方文化通俗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周达章、周娴华主编的《宁波海丝文化》着重介绍了博大精深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本书包括: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和衰弱、宁波海上贸易交流、海丝遗存、造船业促进海丝文化发展、宁波港的历史变迁、宁波海上丝绸路的主要航线、佛教与海丝之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尚存的遗迹等,从而揭示了宁波海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内涵。

宁波海丝文化铸就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本书旨在告诉现代人要继承和弘扬宁波这一传统文化。

内容推荐

周达章、周娴华主编的《宁波海丝文化》是一册以追求真实为基点的大众普及型读物,着重介绍了千余年来有关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为保证文字的真实,编者从多方面查询有关史籍、专家研究成果等,并做了不少考证。为了增加趣味性,作者在把握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旨在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乃至从海丝文化这个角度去了解宁波地方文化的恢宏。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衰弱

二、宁波丰富的物质资源促进了海上的贸易交流

三、海丝遗存诉说港城千年繁华

四、发达的造船业促进了海丝文化的发展

五、宁波港的历史变迁

 1.创建于春秋后期的句章港

 2.发展于唐、宋、元三朝的明州港

 3.明朝时的海禁阻碍了明州港的发展

 4.被列强扭曲的宁波港顽强地走向近代化

 5.沦陷后的宁波港

六、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几条主要航线

 1.宁波与日本的航线

 2.宁波与高丽的航线

 3.宁波通往东南亚与波斯湾的航线

七、甬上佛教的流传与海上丝绸之路

八、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尚存的主要遗址

 1.东渡路的天妃宫

 2.江东北路的庆安、安澜会馆

 3.高丽使馆的遗址

 4.市舶司(务)遗址

 5.波斯巷与清真寺

 6.浙海关——中国最早设立的四大海关之一

 7.永丰库遗址

 8.唐天宁寺(咸通塔)遗址

后记

试读章节

“四明三千里,物产甲东南”,说的是宁波自古以来就物产丰富。前有海,后有山,宁波人向来擅于挟山海之利,促进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古时的宁波盛产丝绸,宁波产的丝织品和纺织技术,早闻名海内外,丝绸成了宁波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唐时,宁波生产的丝绸,包括江苏一带产的丝绸经宁波销往日本后,被人们总称为“唐绫”,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日本学者藤原定家在他的日记《明月记》中写道:“近年来,无论上下各色人等,均喜爱穿‘唐绫’,于是命都城织工仿织‘唐绫’。”可见,日本人早在唐代就享受了宁波的丝绸制品,由此也促进了宁波至日本的海上运输。不仅如此,“唐绫”的纺织技术很快在由明州至日本的港口——博多港盛行起来。博多港也因为长期从事“唐绫”贸易成为日本古代丝绸业的中心,并且这种丝织技术被称为“博多织”。

中国的丝绸织物技术,不仅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促进了高丽纺织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高丽织造的丝织品“毛织布”,其原料主要从中国进口。“其丝线织纫,皆仰贾人自山东、闽、浙来”,然后再加工成“文罗化绫,紧丝锦厨”等丝织品,中国的丝织品“五色缬绢”在高丽是深受欢迎的畅销商品。宁波的丝织品除远销日本、高丽外,还往南销至印尼、柬埔寨、越南、伊朗等国家。

宁波物产丰富,重要的外销物品除了丝绸外,还有瓷器。越窑青瓷是宁波生产的著名瓷器,它白如羊脂,温润如玉,釉色晶莹润澈,外观秀丽,有“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的美誉。宁波青瓷制作集中在慈溪鸣鹤场一带。早在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代,越窑青瓷作为贡品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从唐代起,慈溪鸣鹤场上林湖窑烧制的青瓷,大批地从宁波港出口至日本、高丽和东南亚各国,甚至远销至现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地,成为宁波继丝绸制品和丝绸制作技术,又一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驰名海外。不但如此,越窑青瓷的烧造工艺对高丽、日本的瓷器制作有着直接影响,其中著名的高丽青瓷就是在越窑青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窑炉结构、煤窑工艺、产品造型乃至花样纹饰等均受越窑瓷的影响,高丽青瓷以翡色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宁波、杭州以及日本等地均有出土。

宁波近海多河道,雨水充沛,又有天台山、四明山等山脉连境内,高山常年云雾缭绕,新产茶叶色泽嫩绿,茶味鲜醇,为此,宁波所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茶叶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运销的主要商品之一。

唐宋时,随着佛教东传,宁波的茶叶种植技术、饮茶风气,通过日本来甬学经的僧侣传到日本。唐代日僧最澄和空海从宁波带去茶籽,中国茶叶由此传人日本。据有关资料记载,南宋时,日本禅师荣西归国后将带去的茶籽种在背振山,著《吃茶养生记》,把宁波人饮茶习俗介绍到日本,提倡饮茶养生之道,从此,饮茶之风在日本很快就传播开来。荣西被尊奉为日本的“茶祖”。镰仓时代末期,在中国饮茶习俗影响下,日本国内出现了“斗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宋代,茶叶也开始输往高丽。高丽人饮茶之风浓厚,据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载,高丽人喜欢中国的腊茶,茶具有“金花鸟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这都是效仿中国饮茶的习俗。明清时,宁波出产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朝鲜等东亚各国。尤其是近代,宁波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宁波产的茶叶大量输往日本,茶叶成为大宗的出口货物之一。

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港口又内联宁波陆地众多的河流,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丝织品、陶瓷、茶叶等货源的充足供应。宁波还有非常优越的内河航运条件,其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姚江、奉化江和甬江,其中姚江、奉化江在宁波市三江口汇合成甬江,并在镇海口流入大海。循着姚江西上,上通曹娥江、钱塘江直达杭州,再连接大运河,可衔接江淮京津。宁波通过这条水道,与北方都城开封、南宋都城杭州、元明都城北京等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连。加上宁波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多种多样的充足货源提供了保证,也促进了海上丝绸路的不断发展。

P8-12

序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海洋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中外海上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宝贵财富。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大精深,在一千七百余年的“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历史进程中,铸就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海上丝绸之路宁波文化遗存,虽经千年沧桑,至今在宁波境内尚有一百余处。这些遗存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了海丝文化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发展的精神。今天,我们将围绕宁波港城的形成、浙东对外海上航路的开辟、明州在唐宋至明清时期海上航路与贸易交流、宁波与东亚国家的海上往来与文化交流、越窑瓷器的外销与制作技艺的传播、宁波茶文化的传递等甬上海丝文化相关史实,更深一层去理解海丝文化的内涵,以及它在现实中的意义。

编写《宁波地方文化通俗读本,宁波海丝文化》旨在让当代人了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知道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产生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史事悠悠,变演万千。然海上丝绸之路之伟业,必将永驻史册。

周达章

2017年5月

后记

《宁波海丝文化》是一册以追求真实为基点的大众普及型读物,着重介绍了千余年来有关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为保证文字的真实,编者从多方面查询有关史籍、专家研究成果等,并做了不少考证。要了解历史,需经历比较枯燥乏味的阅读过程,为了增加趣味性,作者在把握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旨在让读者能更多地了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乃至从海丝文化这个角度去了解宁波地方文化的恢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以及近阶段有关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包括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宁波文史资料·第九辑》、《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科学出版社)、《宁波通史》等,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宁波海丝文化》由周达章与周娴华合作编写,童海燕老师为本书做了大量的校勘工作,付出了不少精力,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本册所用的大量图片,由资深摄影家潘行正先生提供,在此深表谢意。其余图片为周达章所摄。由于编者阅历浅薄,又因时间匆促,在编写中定有不少错误,还望广大读者与专家教正。

周达章

2017年5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