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光地/大家精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许苏民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1章 李光地的生平事迹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通政使、兵部侍郎、顺天学政、工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兼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康熙五十七年(1718)卒于北京,享年七十七岁,谥文贞,雍正初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同时代的学者尊称其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在平息“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治理水患、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选拔人才等实际事功方面,特别是在为清政府奠定思想统治的重心方面,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康熙时代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也曲折地反映了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李光地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康熙时代的缩影.他一生的作为,与康熙时代的全部政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作为一位“在朝”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又与“在野”的思想家和社会思潮有着极其微妙的互动关系。

一、青少年时代

明朝崇祯十五年九月初六日(1642年9月29日),李光地出生于福建安溪。中国素有“天人感应”的说法,认为大凡伟人杰士出生,天地之间定有非常之兆出现。李光地出生那年,其母吴氏住在娘家安溪华地乡。据说光地出生时,闪电照得山川如同白昼.满天光华照耀华地。这当然是一种巧合,但光地之名即由此而来。李光地出生那年,明末农民战争的烽火已燃遍中原。李光地出生后一年零六个月,即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就攻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同年4月,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是为清朝顺治元年。

湖李家族

世居安溪湖头感化里的李氏家族,是当地的“甲族大家”。据李光地说,到他这一代时,“吾族聚居于此,十有余世;根衍枝繁.人丁众膨”。这一家族的精神,既由于当时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影响而别具某些新的特点;又因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结构的制约,在总体上表现出颇为典型的传统文化精神。

安溪属泉州府。早在宋代,泉州就是一个很大的通商口岸,堪与西方的亚历山大港相比,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泉州出发;海外来的商人、传教士、学者亦在泉州登岸。明代泉州的海上贸易也很发达,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当地很多人都是以从事海上贸易为生的。许多江浙的商人也纷纷到闽南漳泉一带做果品生意,往往荔枝才开花时,江浙客商就到闽南乡间看树估价订合同。(P1-2)

目录

第1章 李光地的生平事迹

 一、青少年时代

 二、仕宦历程中的主要事迹

 三、康熙帝与李光地的“君臣际合”

第2章 李光地的思想

 一、学术主张

 二、理学思想

 三、易学思想

 四、政治思想

 五、科学思想

 六、宗教思想

第3章 李光地的历史地位

 一、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

 二、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三、长期受到非议和冷遇的原因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内容推荐

许苏民著的《李光地/大家精要》介绍了李光地(1642~1718),福建安溪人,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历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协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选拔人才等,为清政府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巩固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经学成就、理学思想、民本主义思想等在清初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对西方科学的提倡,反映了17至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编辑推荐

康熙帝曾评价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可见康熙与李光地亦君臣亦朋友的亲密关系。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成为君王的“朋友”,李光地有什么样曲折的经历与成长,又是什么样的智慧使得他能得皇帝如此看待?李光地一生为人处世,功绩过失尽在“大家精要”。

许苏民著的《李光地/大家精要》主要讲述康熙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李光地的政治、思想经历和成就。李光地为清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一生参与的历史大事不胜枚举,本书作者略去旁枝末节,着重讲述李光地的学术、理学、政治、科学、宗教思想,同时评价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还原了一个具有创新思想、政治眼光的“儒者”李光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