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妙带人比费尽心思管人更重要
有一位非常负责的管理者,每次分派工作都会从开始到结束,事无巨细,指示得非常清楚。比如,安排下属布置会议室,他会对下属小张说:“摆100把椅子。”对下属小李说:“买10斤茶叶。”对下属小黄说:“买10箱苹果,5箱橘子。”对下属小邓说:“会标上的字要用毛笔写,找谁写……写多大……”
也许开始下属们尚能接受,但时间一长,大家肯定不会太情愿,因为他们会觉得上司就像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婆,什么事情都管,管得那么细,让他们没有一点自主权,干起活来挺没劲的。尤其是当上司的主意并不高明,他们提出意见上司又不采纳时,他们更不愿意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办,但又迫于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执行。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进发出强烈的积极性、责任感吗?会把任务执行到位吗?
管理者们要明白,反感被别人管是人的本性。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见小孩说:“你凭什么管我?”“我不要你管!”就连小孩都有排斥被管的情绪,更何况是成人呢?而且管人还有诸多危害,对下属的成长极为不利,对企业效益的提高也不利。
首先,过度管理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原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有100种,管理者让员工用某一种,而这种办法并非最好的,但员工只能照办。渐渐地,员工会懒得思考办法,只知道按照管理者给出的办法执行,这样员工的创造性就慢慢丧失了。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对创造者来说,最好的刺激是自由——有权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管理者越俎代庖,无异于给下属的思维上锁,锁住了他们的积极性,也锁住了他们的创造性。
其次,过度管理会导致下属不自信,不利于锻炼下属的实际工作能力。许多管理者继承了为人父母者的品质,对待下属就像父母对小孩一样,生怕员工把事情办砸了,千叮咛、万嘱咐。这很容易影响下属的自信心,不利于下属提高工作能力。
员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犯错、摸索、尝试的过程,走一些弯路、摔一些跟头有什么关系呢?反而会让下属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如果处处呵护着下属,下属就会变成未经世事的“弱智儿”。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才不会事无巨细地管,他们往往只告诉员工期望得到什么结果,而不会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让员工推销一批商品,他们只会告诉员工销售目标、产品的价格、相关的经济合同等,而不会告诉他们去哪儿推销,怎么向客户推销。这样下属就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任务。所以说,巧妙带人比费尽心思地管人更重要。
通用集团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掐着他们(员工)的脖子,你是无法将工作热情和自信注入他们心中的。你必须松手放开他们,给他们赢得胜利的机会,让他们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获得自信。当一个员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将给他让路。”
有个年轻人学做西装,师傅只简单地告诉他一遍怎么做,然后就让他自己做。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就会请教师傅,但师傅只是提醒他、引导他、暗示他,而不会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师傅说:“你自己想半天甚至一天,实在想不出来我再教你,这样印象深刻,否则,你问我我就马上告诉你怎么做,你明天就会忘掉,到时候还是不会,还要问我。”(P3-5)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政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3”的团队效应。
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企业中,管理者就是火车头,管理者是否懂得带入,直接关系到企业这列火车的奔跑速度,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战斗力。
俗话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把这句话改成“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领导”,用于形容不会带人、不懂带团队的管理者,显然再合适不过。比如,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在战场上总是一马当先,勇猛无比,可是由于不会带人,最后他还是被刘邦打败。
刘邦可怕吗?其实没那么可怕,与其说项羽是被刘邦打败的,不如说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要知道,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尤其是在战争前期,有着绝对的优势,还有一批文臣武将的辅佐。但由于他不会用人、不会激励人,无法把部属凝聚在一起,使得团队的力量没有释放出来,最后自刎于乌江,沦为一代悲情英雄。
反观刘邦,由于善于识人、用人、授权、激励,又深谙人性弱点,懂得以情感人、以利诱人、以事业留人,所以他能把部属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让大家誓死追随。事实证明,江山不是一个人打下来的,而是领导者带领一帮干将打下来的。如果你能成为一名善于带领团队的领导者,那么你离事业成功就不远了。
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团队里的“庸才”变成干将,可以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整合成统一的行动方略,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心服口服地接受命令,坚决执行;优秀的团队领袖可以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协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
所以,身为企业老板、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员工,一定要学会激励员工,一定要学会正确用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员工,才清楚员工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学会激励员工,才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激情与斗志;只有正确用人,才能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扬长避短,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要记住,企业管理的本质不是领导者事必躬亲,而是要求领导者高瞻远瞩、统筹全局。表面上看,管理是管人管事,但实际上管理是指挥人、是带人心。只有赢得了人心,你才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只有赢得了员工的心,才会有员工追随你左右;只有赢得了人心,你才能得天下。所以,带人需要用情,需要坦诚,需要胸怀,需要以身作则,需要个人魅力,但唯独不需要“单干”,否则,你干到死,也难有成就。
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依靠他们去完成任务。如果管理者只是单纯地管人,就算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也不可能把人管好,只有懂得从管人上升到带人,才能把团队管好。志朝著的《会管人更要会带人(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造精英团队。
志朝著的《会管人更要会带人(精)》教你如何带团队,打造凝聚力,打造向心力。手把手教你打造精英团队。
如果老板是一种职业,那带人就是一份事业;如果管理是一种习惯,那带人就是一种态度;如果沟通是一种技能,那带人就是一种谋略。巧妙的带人比费尽心思地管人更重要,不想自己累到死,就把有潜力的人培养成“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