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茂、胡志金著的这本《叶澄衷画传》共分五章,叙写了上海近代传奇人物叶澄衷跨越苦难、搏击商海、抗敌御侮、乐善好施、慷慨兴学的传奇经历。结构上以叶澄衷的身世际遇、人生经历为经,以其在不同领域的活动及其精神特质为纬,既反映叶澄衷的奋斗经历、卓越成就,又彰显其人格操守和生存智慧。在行文上,笔者力求尊重史实,以史为据,鄙弃凭空虚构,不作虚妄评说,做到凡有所写,皆有所依。注重将传主的活动经历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揭示人物成长与晚清社会变革的复杂关系,以增强本书厚重的历史感。全书配以150幅插图,以文带图,图文并茂,从而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增强本书的可读性。
叶澄衷,一个上海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传奇人物!
他是——
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的商界巨擘;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首善之商;
奋力御侮、正义凛然的爱国志士;
钟情教育、慷慨捐助的兴学伟人;
诚朴守信、宽厚仁和的为人楷模……
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具有多重符号的标志性人物,从舢板少年到商界巨擘,从商界巨擘到慈善大家,他身上蕴藏了神奇的成功密码。翻开张立茂、胡志金著的这本《叶澄衷画传》,从任何一个侧面去观照、品味,都会感悟到叶公身上独有的魅力!
这是叶澄衷人生中的第三次决裂。从此,他走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叶澄衷的这一抉择,也与哥哥成义的影响有关。成义从小有胆略,肯吃苦,办事干练。他比叶澄衷早一年到上海,开始也是在一家成衣铺学裁缝,后来租一只小舢板,往来于黄浦江上,兜售生活日用品。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全城戒严,外国兵船只准停泊在吴淞口。他看准商机,每天摇一小舢板往返上海和吴淞口之间,向外轮船员贩卖食品杂物,生活渐渐充裕起来,为叶氏家族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对此,叶氏家谱作了明确记载:
公少负胆略,遇事有干材,随父服田力穑,甫成童,辄痛靡赡。咸丰季年,西匪云扰,田禾歉收,公乃只身出沪,依人作嫁,厥后贼氛蔓延,上海戒严,吴淞一带夷舶麇集,公乃自棹小舟,不畏巨浪,日往来于兵轮,相与贸易。由是囊橐渐充,仲弟季弟成操此业。而家道因之大起。揆厥渊源,实公有以始基之矣。爰撮其大略,附记于此,俾后之人庶无忘其自来云。
与以前不同,这次叶澄衷离开杂货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肯定的是,他这次主动辞职,定然征询过哥哥成义的意见并得到了哥哥的同意。他选择了一条自我创业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他比以前更加辛苦,天刚蒙蒙亮就摇着小舢板出去,穿梭于黄浦江上的外国轮船间,吆喝、叫卖,晚上带着一天的疲劳回到住处,还要自己烧饭。无论是刮风下雨,天天如此。虽然生活艰辛,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归自己所有,此中滋味是以前无法体会到的。
初尝创业的甜头,叶澄衷便想到了家人。咸丰十年(1860),他回乡探望母亲。这时国内局势混乱,英法联军大举进京掠夺,太平天国战争此起彼伏,镇海乡下庄稼收成也不好。此时,母亲已是年迈体弱,15岁的弟弟成孝刚完成学业。叶澄衷心想,既然乡下生活如此艰难,不如一起到上海发展。于是在叶澄衷的建议下,弟弟成孝随着他来到上海,兄弟三人一起在黄浦江上摇舢板谋生度日。但让他们顾虑的是,母亲年事已高,独自留在老家生活,总叫人不放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兄弟们一起好好干,多赚些钱,早点把母亲接到上海,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他们互相鼓劲,齐心协力,摇着舢板在黄浦江的风浪中奋力搏击,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总算在生意场上创出了一片小天地,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母亲洪氏听了打心眼里高兴,在儿子的劝说下,在这一年的年末,母亲也来到上海。一方面她细心照料儿子们的生活,烧饭洗衣,乐得其所;另一方面她不忘为母之责,在儿子创业起步阶段对他们进行鞭策鼓励。她了解自己的儿子吃苦耐劳,聪明善良,但也担心儿子在事业初成时沾上“十里洋场”的享乐之风,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她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大抵富贵得自勤苦而失于骄逸,吾恐汝曹不知自谨,非所以长守富也。吾之来沪者,正欲鞭策汝之勤苦耳。”
母亲在来上海前,心里还牵挂着一件事。儿子澄衷20有余,但一直忙于生意,还未娶亲。于是托人在老家为澄衷说成一门亲事,姑娘姓汤,比他小4岁。
咸丰十一年(1861),22岁的叶澄衷,迎来了人生的终身大事。这一年的冬天,他奉命回镇海老家,与18岁的汤氏姑娘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小两口情投意合,十分幸福。可惜好景不长,一月之后,妻子不幸病亡,留给他永远的悲痛和怀念。
人生变幻无常,有时一个偶然事件的降临会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一天,叶澄衷像往常一样,摇着小舢板游弋在黄浦江中,叫卖杂货。快临中午,天空突然暗下来,乌云密布,狂风四起,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英国商人急匆匆地向他招手,说是有急事要乘船赶往浦东。叶澄衷二话没说,当即搁下手中生意,摇起木橹,顶着波涛,载着这位英国商人向浦东驶去。船将靠岸,雷声隆隆,豆大的雨点已落下来了。叶澄衷狠命划了几下,船靠上岸,未等叶澄衷绑妥缆绳,这位英国商人飞一般地冲上岸,消失在大雨之中。
客人走后,叶澄衷发现船舱中有一只黑色皮包,他断定是刚才客人因大雨匆忙离开而遗忘的。他打开皮包粗略一看,吓了一跳,原来包内有大量外币、支票和凭证等贵重物品。他知道这位客人一定很着急,定会回来取包,就把这只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船舱隔层内,此时雨逐渐停了,叶澄衷坐在船里静静等客人来取包。
P32-34
《叶澄衷画传》精湛地描绘了叶公辉煌的一生,读后颇令人回味。
我的曾祖父叶澄衷生于1840年,他是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他从家境贫困、一无知识的农村少年起步,不仅刻苦自学,努力求知,达到初通笔墨,还凭着诚实守信的品格、艰苦创业的精神,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逐渐站稳脚跟。他以敏锐的眼光、灵活的思路,不断地抓住各种商机,多业经营,以至发家致富,成为闻名沪上的商界巨子。
在事业有成之后,他以仁为本,热衷慈善,回馈社会。他深知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本,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幼年失学之苦,晚年决定独资在上海创办澄衷蒙学堂,在家乡创办叶氏义庄。他所创办的学校,一百多年来,造就了数以万计的饱学之士。
叶公一生的传奇经历,又一次告诫后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叶澄衷,一个上海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传奇人物!
他是——
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的商界巨擘;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首善之商;
奋力御侮、正义凛然的爱国志士;
钟情教育、慷慨捐助的兴学伟人;
诚朴守信、宽厚仁和的为人楷模……
这样一位具有多重符号的标志性人物,从任何一个侧面去观照、品味,你都会感悟到他身上独有的魅力!
叶澄衷的商旅生涯与晚清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攸关,他亲历清末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各阶层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出身贫寒,与属下商号员工长期相处、感情深厚;他敦重乡谊,与来沪宁波商人多有合作,关系密切。同时,为了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他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展到了社会高层。他与李鸿章、张之洞、沈葆桢等多位政界显要均有交集,与盛宣怀、严信厚、虞洽卿等商界巨头过从甚密,还与美孚、亚细亚等著名外国公司长期合作。从舢板少年到商界巨擘,从商界巨擘到慈善大家,叶澄衷身上蕴藏着太多的“成功密码”,他个人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励志教材。在他去世之后,蔡元培、辜鸿铭、张謇、俞樾、沈瑜庆等十多位近代学界巨匠、社会名流为其撰写家传、行状、祭文,其人其事在《清史稿》中被列传记述,并被写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
为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立传,除了仰慕其卓越功绩和俊伟人格外,还源于内心的感恩情怀。我们都任教于叶澄衷捐资创办的学校——澄衷高级中学。每天,我们在校园内矗立着的叶澄衷铜像前经过,与叶公悠然交会。身着长袍马褂的叶公,手持书卷,神情谦和,似有千言万语聚于那平静而深情的凝望中,我们心里不由得升起对叶公的敬意与感激。我们想尽己所能,写好叶公的传奇一生,让后来者了解叶公的不朽功业,感悟叶公的高尚人格,铭记叶公的殷切嘱托,使之成为一部当代青年励志教育、人格教育之书。
但要完成这一愿望,又是何其艰难!
最困难的在于叶澄衷生平资料的匮乏。迄今为止,研究叶澄衷的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当推《镇海沈郎桥叶氏宗谱》和《叶公澄衷荣哀录》,但其记述过于简略,且颇多赞誉之辞,难窥传主生平全貌。有关叶澄衷生平事迹的记述散见于各类报刊文章和地方志书中,但几乎大同小异,缺乏翔实的原始资料。近年出现了两本关于叶澄衷的传记作品,便于人们较全面地认识、了解叶澄衷的生平事迹、从商经历及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叶澄衷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但其中仍缺乏人物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缺乏具体可感的细节。
为了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在写作上少留些遗憾,从2014年初开始,我们致力于叶澄衷生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图书、网络资源中搜罗筛选,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也曾到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帮博物馆等处寻找、调阅原始档案资料;还到宁波镇海叶氏义庄、镇海中兴中学、上海四明公所、上海叶家花园、中国通商银行旧址等处实地考察,寻找叶澄衷生活的遗迹。这无疑是艰苦而有意义的劳动,此间不时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在浏览网络资料时,我们发现了民国期间的《镇海叶氏全族代表大会章程附义庄章程》;在宁波帮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叶澄衷的“二品官夏帽”;在上海图书馆,我们从开放的盛宣怀档案中发现了叶澄衷与盛宣怀等人来往的亲笔信札。当厚厚的历史尘埃被轻轻拭去,显露出一件件瑰宝时,那种喜悦,是其他人无法体会的。
从资料搜集到写作本书,我们得到了不少热心人士的关心与帮助。在叶氏故里之行中,镇海中兴中学校友会的桂维诚、汤德衡等四位老师,热情地驱车陪同考察叶氏义庄,并赠送《钟声》会刊,殷殷之情,令人感动。远在大洋彼岸的叶澄衷后裔叶惟熊先生,不顾年事已高,欣然为本书作序,言简而意赅,情深而味浓。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会会长奚建华、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潘红星校长十分关注、支持本书的写作。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姜志勇、陈方老师,热心提供、复制多种文献、图片资料。还有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的老师,为笔者搜集资料提供各种方便。在此,对所有友好相助的人致以由衷的感谢!
全书共分五章,叙写了叶澄衷跨越苦难、搏击商海、抗敌御侮、乐善好施、慷慨兴学的传奇经历。结构上以叶澄衷的身世际遇、人生经历为经,以其在不同领域的活动及其精神特质为纬,既反映叶澄衷的奋斗经历、卓越成就,又彰显其人格操守和生存智慧。在行文上,笔者力求尊重史实,以史为据,鄙弃凭空虚构,不作虚妄评说,做到凡有所写,皆有所依。注重将传主的活动经历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揭示人物成长与晚清社会变革的复杂关系,以增强本书厚重的历史感。全书配以150幅插图,以文带图,图文并茂,从而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增强本书的可读性。
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两个寒暑的苦心耕耘,此书终于得以付梓。但随之又有点惶惶不安。由于原始资料的匮乏,对于叶澄衷的记述,许多地方仍然流于粗疏,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又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书中难免有所缺漏,甚或错误。
真诚期待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
2016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