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喜欢叫做“讨厌”。大概五六岁的小男孩特别容易表现出这种行为,当别人问他,喜不喜欢爸爸时,他会一撇头,“不喜欢”“他好讨厌”,但其实他们的心里是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好的,只是碍于“小男子汉”的身份,不便大声说爱。故事的结尾,小男孩说着“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在画面中却情不自禁抱住了自己的爸爸,表明他并不是像嘴里说的那样,而是明白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关系的图画书,引导孩子看到父母看似严厉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爱,也引导父母看到孩子“无理取闹”的背后,想要的只不过是父母的陪伴。适合3-6岁儿童与家长亲子共读。融科学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其价值和魅力永不褪色,具有很强的收藏价值。
若昂 米格尔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里斯本新大学通信科学专业,目前在每日新闻担任一名记者和执行编辑,同时也在一家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及副主任。目前他与妻子及四个孩子住在里斯本。
安国,葡萄牙语翻译、葡萄牙语教育工作者,除葡萄牙语外,还通晓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他先后在大学的旅游系教授过旅游西班牙语,并且自己编写导游词。他于2005年开始教授基础葡萄牙语,2006年他辞去教师工作,去了安哥拉,先在华人贸易公司从事货柜的清关报关工作,后又在华人建筑公司,担任建筑工程施工葡语翻译和客户经理等职务。在安哥拉工作期间,安老师和自己的学生创建了一个高效的翻译团队,经常出席一些重大活动,促进了中国和安哥拉的文化领域的交流。2012年,安老师的团队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香港委员会的邀请,为去安哥拉拍摄慈善宣传片的梁咏琪女士、孙耀威先生做了陪同翻译。
我的爸爸是个糟糕透顶的爸爸。因为他只知道对我说“不”,他不让我玩,逼着我干活,从来都没有时间陪我,总是对我大吼大叫。当我不累的时候,他非要把我抱到床上;可当我睡得正香时,他又不让我睡了。是不是很糟糕?
可是,他说“不”是因为我爬到柜子顶上,准备学人猿泰山,抓住吊灯荡到对面去。他不让我玩,逼我干活,是因为我把墙壁涂得乱七八糟。他对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怕我被马路上的车撞到。他不让我继续睡,是因为校车已经快出发了。爸爸的“糟糕”背后,包含了很多的爱。
这是一本十分特别的绘本。文字部分从头到尾描述着“糟糕爸爸”的种种行为,而图片部分,则表达了爸爸这么做的原因,以及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读完,让孩子们更能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意义和深沉的爱,而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其实孩子想要的很简单,只是希望你能陪他疯、陪他玩、陪他乐。原来,满分的爱和教育是陪伴。
适读人群 :3-6岁
我猜,会不会有孩子这么想过:“在学校里,老师会评价我们是‘三好学生’;在家里,爸爸妈妈会评价我们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可我们为什么不能评价爸爸妈妈是‘好爸妈’还是‘坏爸妈’呢?”
的确,做父母这么多年,大多数时候没人教我们怎么做,我们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摸索、成长,尽管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做到更好。可有些时候,小家伙们并不领情,甚至会说出“我讨厌你”,这样令人伤心的话来。明明是为他们好,为什么他们不懂呢,难道我们真的做错了吗?
我想,咱们不妨问问孩子这个问题:糟糕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或许,他们的答案能让我们避免很多错误的教养方式,也注意到一些曾经被我们忽略却很有必要的事。
“他只知道说‘不’。”
“他从来都没有时间陪我。”
“他惩罚我。”
“他从来都不让我做想做的事。”
“他总把我当小孩看。”
……
其实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他们需要陪伴,他们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渴望平等的对待,这有什么错呢?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一下,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塑造优良品格的同时,也尽量满足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
我想,这是这本书带给爸爸妈妈们的一点启示。
本书是十分特别的绘本。文字部分从头到尾描述着“糟糕爸爸”的种种行为, 而图片部分, 则表达了爸爸这么做的原因, 以及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读完, 让孩子们更能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意义和深沉的爱,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 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 其实孩子想要的很简单, 只是希望你能陪他疯、陪他玩、陪他乐。原来, 满分的爱和教育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