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生活与冒险(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沃尔特·惠特曼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国宝级作家、著名诗歌《草叶集》作者、伟大的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经典小说作品;小说手稿遗失165年后被首次发现,意义重大,震动文学界。

一个典型的狄更斯式、离奇曲折的冒险故事,一个人文主义者对美国社会、政治、宗教、伦理的惊险却又浪漫地刻画。

《我的生活与冒险(精)》融入了惠特曼自己人生的印记,本书让我们看到,惠特曼的小说写作与诗歌写作以一种我们从未知道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创作的广度和那种个人之无限。

力邀专业文学译者翻译,该译本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中文版本。

内容推荐

《我的生活与冒险(精)》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沃尔特·惠特曼遗失165年后,最新被发现的一部小说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惠特曼甚少有小说创作留世,而此次本书的发现可谓意义重大,震惊文学界。

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孤儿白手起家曲折离奇的故事,有点象典型的狄更斯式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惠特曼似乎融入了自己人生的印记。本书也让我们看到,惠特曼的小说写作与诗歌写作以一种我们从未知道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其小说创作的高度与他的诗歌一样展现了无限的广度和深度。

小说讲述了一个纽约的流浪儿恩格尔,10岁左右被好心的以法莲夫妇收养。这对夫妇经营一家杂货店,以诚信善良受大家喜爱。恩格尔在事务所里通过自己观察,以及从老书记员威格斯沃斯等人透漏的一些信息中,了解到老板科弗特是一个靠各种诡计发家的法律骗子,并且逐渐发现了一个与自己身世有关的惊天大秘密。

目录

第一章 命运的交易

第二章 转折点

第三章 苏醒

第四章 三人聚餐

第五章 陷入窘境

第六章 西班牙女郎

第七章 败类的画像

第八章 我嫉妒了

第九章 熟悉的陌生人

第十章 不可预知

第十一章 我的名字

第十二章 复活集会

第十三章 拜访

第十四章 一封书信

第十五章 阴谋破败

第十六章 游戏开始

第十七章 夜行

第十八章 困境终结

第十九章 死亡沉思

第二十章 亡父的手稿

第二十一章 选择离开

第二十二章 终点

附赠惠特曼诗歌精选20首

试读章节

这段时间,我偶尔才会因为我在遇到牛奶商之前的那些不同的命运情景而感到不安。

毫无疑问,假如你曾经来过纽约,或者在这里住过,你肯定见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流浪儿,衣不蔽体。他们通常会徘徊在穿着长筒靴的男人周围,在地上捡来捡去,这样难以协调的动作,让他们的双脚长年地趿着地走路。这种拖脚走路的习惯有时会保持终身。

没有人会关心,或者表现出关心,对这些年幼的流浪者们。他们有一些是私生子,被生他们的人,当成是一个耻辱的永久证据而驱赶出去;一些是贫民落下的孤儿;还有一些受不了家庭暴力而逃出来的,这相当庞大的一群,当然了,是来自于高低贵贱不同的家庭;还有一些显然是生于条件不好又酗酒的家庭里的孩子,为了讨得更多的食物而走上了大街。

在警察局长的披露报告里,这群人被称为是新生的一代,他们的真实生活,远比任何浪漫小说更加危险而浪漫。

回顾过我之前的生活,那时的我就属于这群人中的一个。我们是地表上真正的流浪者,尽管我们的旅途仅限于一座城市,只有几英里那么大的地方。唯一的支配性原则就是存活的本能,身体的本能。当我们挨饿时就吃(只要我们能吃到),而一旦倦意来袭,就随地而眠。

我能清晰地记起,有一位最亲密的朋友,我曾同他分享我的好运和奇遇,他也同样如此对我。他只比我大一丁点儿。他的名字,按他说的,叫威廉,比尔,或是吉格斯,但我们为了方便,都习惯叫他比尔吉格斯。

比尔吉格斯是个很棒的家伙。实际上,当他兴致好或者幽默起来的时候,他经常宣称自己和经书里面的那些男孩儿差不多;但是关于他所暗示的那些丰厚财产,他从来不肯详说。他有一头红发,非常红。他从来也不打理,不过每隔一段日子,看谁正好顺手,就会叫谁来帮他弄短。有时候是用剪子;有时候是干活用的那种尖锐的大折刀;还有一次,我记得是用了~把板斧。我也很荣幸地执行过这项任务。一些装修新房子的木匠,去附近吃晚饭的时候,他们的工具就随便丢在周围。可怜的比尔吉格斯!我差一点就让他的脑袋开了花。

我的朋友从来不让我被势力更大或者狡猾的家伙们压制,虽然我太小了,不能在争吵中为他增加势力,但我仍然会设法让情况有利于他,好几次都达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比尔吉格斯很好斗,他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触犯就加入争吵或者斗殴,而有时候也会招来一顿痛打。

我提到这事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的个体性,在很多年之后,这种意识在我的人生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尔吉格斯被送往最近的—个地下室,在那儿有人帮助了他。  在那户人家里,只有一位贵格会派的老太太和一个与我一般大的小女孩儿。老夫人非常谦和有礼,在为比尔吉格斯洗净了血迹斑斑的脑袋之后,又向邻居药剂师要来了石膏,还用她那条很大的、干净的白亚麻手绢为他包扎好。因为老夫人的手不那么灵便,所以是那个小女孩儿帮忙固定并且打好了结,她的动作如此的温柔和灵巧。当我看着她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脸颊红红的小女孩儿就是来自天堂的天使。

比尔吉格斯后来一直随身带着那块手绢,不能忍受任何没有它的时刻。几年以后,他带着它去了墨西哥。就在那儿,他又获得了一道伤口,比曾经的那块铺路石给他的伤口要更加难看,但这次没有贵格会老太太来照料他。而且正是这道伤口,把他送进了长满仙人掌的坟墓。

这就是比尔吉格斯的结局,比那些穿着干净的高领衬衫,周末按时去教堂的年轻人,要不幸得多。

而这个小女孩儿——老夫人说是她的玛莎——也和我一样愉快地交谈,当我们离开的时候,老夫人对我说,我们可以经常过来,来拿点任何她能给的东西,无论是食物还是衣服。P16-18

序言

惠特曼竟然还写小说?这是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的问题。惠特曼被认为是美国的国宝级诗人,他的诗集《草叶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集之一。然而,即使是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都不清楚,惠特曼曾经也写过小说,并且还写过不止一部。而我们这里所翻译的《我的生活与冒险》正是这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这部小说在历史中失踪多年,有幸的是,就在今年刚刚从沉寂已久的文献中被挖掘了出来。

惠特曼于1819年5月31日生于美国东海岸纽约州长岛一个名叫西山的村子里。他只受过6年的正规教育,11岁便被迫走入社会,开始在律师事务所跑腿,之后又去诊所当杂工,然后在一家周报印刷所做学徒,并借此便利,12岁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他16岁去纽约当排字员,后又在长岛各地做乡村教师,19岁独自创办了周报《长岛人》,从排字到印刷几乎所有工作全由自己完成。后来,他主要从事编辑工作,曾经去过多家报社;同时还热哀于政治,并且政治态度坚决,不止一次因与报社老板政治观念不和而辞职。美国内战期间,他主动在华盛顿医院当了两年护士,为伤员分发糖果和日用品,替他们写信及朗读文学作品,直接或间接护理过大约10万名伤病员。除此之外,他还在军需处、内政部、司法部等机构当过职员。

惠特曼因《草叶集》闻名于世,以至于人们想到惠特曼,往往只记得他的《草叶集》。其实,他早年做编辑期间,曾写过大量各种类型的文章和作品,包括各类评论、散文及中短篇小说。其中,仅在当《布鲁克林之鹰》编辑的两年里,他就写T425~书评,涉及历史、传记、宗教、诗歌、小说等各个领域。惠特曼的部分散文与文论也已译介到中国,比如曾出版有《惠特曼散文选》(张禹九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惠特曼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其中包括惠特曼的部分散文和文论)等。然而,惠特曼的小说却一直没有中文译本。

惠特曼早在22岁(1841g)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刊载在《民主评论》上,这个刊物当时声望正隆,一些开始成名的优秀作家,如爱伦·坡、霍桑、梅尔维尔等都常在上面发表作品。仅在一年时间里,惠特曼就在《民主评论》上发表了8篇小说。之后他还写了一部六万字的中篇小说《富兰克林·伊凡斯》,1842年作为《新世界》的特辑出版,销售了2万册。小说写的是一个农村少年在大城市里走向堕落,最后却幡然悔悟的故事。这个时候的惠特曼更像是一位小说家,虽然他也在创作诗歌,但似乎在小说上用力更多。其原因在于,年轻的惠特曼还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诗歌创作尚不成熟。按他自己的说法,写小说多是因生活所迫,在短时间里借着酒劲写出来的。所以这些小说往往有着当时流行的风格,比如其中的短篇《墓上鲜花》《爱哭的天使》等,多有模仿爱伦·坡、霍桑和英国作家司各特的痕迹,直到1844年在《民主党人》上连载的长篇故事《复仇与报偿》,还存在着模仿的痕迹。

我们这里带给大家的《我的生活与冒险》,是惠特曼的小说首次以中文译本的形式面世。并且,这部作品在全世界也是刚刚才重现于世。就在2017年的2月,美国媒体突然爆出新闻,惠特曼这部已经被遗忘了165年的作品终于重见天日。其手稿的发现者是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博士扎卡瑞·特平。他是一位沉迷于惠特曼研究的青年学者,曾在201 5年时就发现过一篇被遗失的惠特曼的新闻作品。这次的发现,更是震惊学界。

《我的生活与冒险》被认为是写于1842年至1855年之间,也就是从他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之后,到首次出版《草叶集》之前这段时间。它最早现身于1852年3月13日,《纽约日报》第三页有一则广告,声称第二天会在另一家报纸上刊登故事连载,该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触及伦理法制、宗教历史、华尔街等。但故事没有刊载,就突然消失了。直~1J2017年,才被扎卡瑞·特平经过了干辛万苦,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找到了这一作品的副本。

《我的生活与冒险》并不长,译成中文将近7万字,属于中篇篇幅,整部作品分22个章节。原作完整的标题。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杰克·恩格尔的纽约青年人。故事主要以第一人称自述方式展开,先是从恩格尔20岁时刚刚开始进入法律事务所实习讲起,然后恩格尔追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他曾经是一个流浪儿,10岁左右被好心的以法莲夫妇收养。这对夫妇经营一家杂货店,以诚信善良受到大家喜爱。恩格尔在事务所里通过自己观察,以及从老书记员威格斯沃思等人透露的一些信息中,了解到老板科弗特是一个靠各种诡计发家的法律骗子,并且逐渐发现了一个与自己身世有关的惊天大秘密。

这部小说在风格上属于当时流行的浪漫冒险小说,其艺术价值虽远不如之后出版的诗集《草叶集》,但因迎合了流行的故事类型,从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既有各种鲜活的人物,又呈现了大量的社会风俗,涉及当时的政治竞选、宗教氛围、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而有趣。并且,惠特曼在叙事手法上还做了多样尝试。故事一开始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形式,当“我”出现后,却自然地转为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叙述过程中,多次以“我”的回忆、他人的讲述、阅读手稿等不同形式进行插叙;并且在具有统一性的叙述语调中,因为不同章节的情节特征,又有着语调的微妙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第十九章,恩格尔去墓地与死去的老书记员告别,由此引发了整整一章对于死亡的沉思,思绪穿梭古今,跨越生死,语调深沉绵长,又富有广阔的包容性。正是在这一部分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惠特曼对于死亡的深刻理解,与其之后在《草叶集》里有关死亡的感唱构成了珍贵的对话。另外,惠特曼的话语风格与语言节奏也巧妙多变,让故事读起来生动有趣,并且在某些奇特的节奏中,还可以感受到他内在的诗人秉性,显示出一种对语言既细腻敏感,同时又自由任性的个生。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同时,惠特曼也正在构思写作《草叶集》中最早的一批诗歌。只是《草叶集》以自费形式得以出版,这部小说却未能出版。可以认为,这个时候惠特曼正处于从小说写作向诗歌创作的过渡阶段,其表达风格也正从外向型迎合读者的模式向完全自我的具有独创个性的风格转型。正是如此,当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之后,就真正进入到更为成熟的自我创作阶段,从而对这些早年的小说产生了许多不满。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小说是属于他那不成熟的过去。也许正是如此,惠特曼之后放弃了这部小说的发表,甚至还有意将它埋藏在历史中,不愿让人们看到。

但是,即使这部小说并不成熟,它也是来自惠特曼之手,也是惠特曼整体创作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一个完整的惠特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部作品正处于惠特曼创作的转型期,从中可以窥见惠特曼在转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表现要素。另一方面,它与《草叶集》之间也构成了一种对话,既是文体学意义上的对话,也是个体精神之不同发展阶段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草叶集》中精神主题的来源与表现特征。总之,这部小说是惠特曼写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理解惠特曼的整体思想而必然要去了解的一部分。

关于《我的生活与冒险》的翻译版本,我主要参考了《惠特曼评论季刊》2017年第3期262—357页。该作品的原稿有一些打印错误,该版本的编辑在其错误之处做了[原文如此]的标注。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按照应该所是的意思,直接做了修正。为了不影响原文的阅读,没有将其一一标出,只是对一些必须做出说明之处进行了说明,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参考英文原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完整地认识惠特曼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主张,我们还选译了惠特曼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送给读者朋友们,作为对小说的一种补充,也作为文体风格与写作趣味之间的一种对话。所选译的惠特曼诗歌,其英文原文主要参考了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所出版的英文版《草叶集》(2014年版),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也有对楚图南、李野光、赵萝蕤、邹仲之等先生译作的学习与借鉴,在此表示感谢。但即使有这些前辈们的优秀译文作为参考,我的翻译也仍存在着~些理解和表达上的欠缺,望广大读者能够体谅,并给予批评指正。另,原诗中有部分单词使用了大写,我们的中文译本均用加粗的形式进行标记。

王涛

2017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有趣、欢乐、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曲折奇异的书”

——美国休斯敦大学 扎卡瑞·特平称(本书手稿发现者)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惠特曼的小说写作与诗歌写作以一种我们从未知道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本书的发现意义非凡,这并不仅仅它珍贵……这部小说揭示了,惠特曼是如何一直致力于努力探索表达他想法的适当形式。“事实上正在这一关键时期,他不断地探索和实验,尝试不同的文体和写作方式,寻找一种道路——足够丰富而广阔地来表达爱默生所称的那种个人之无限。”

——澎湃新闻网

沃尔特?惠特曼还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说:“他论述了在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隔阂。他知道我们想做这件事,可往往去做另一件事。可是他想教我们成为或许是你所称的怪人,既关心自己又关心别人,而不只是一个个体。”

——耶鲁大学学者哈罗德?布卢姆

惠特曼文学表现力的广度和深度是空前的,他和艾米莉·迪金森一起成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驱。终其一生,诗人都只写了一部大书,一个大写的“人”,他的全部主题是民主、身体、自然、灵魂。

——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批评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6: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