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玩家1号(图文注释版)/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恩斯特·克莱恩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头号玩家》原著小说!

一部被誉为“极客圣经”的科幻经典!深刻影响美国虚拟现实甚至整个科技产业三观。

美国流行文化鬼才恩斯特·克莱恩成名作品!

全新译本+243条彩色图文注解!

恩斯特·克莱恩著的《玩家1号(图文注释版)/世界科幻大师丛书》讲的是世界游戏界首富去世后,他没有法定的继承人。他留给世人的是一个精心编写的游戏——《安诺拉的邀请》,以及一个约定:谁能拿到钥匙,开启三道门,得到彩蛋,破解游戏中的谜题,谁就能够继承他的全部遗产。全世界的人都疯狂地投入了这个寻宝游戏,竞争不仅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还延续到了现实世界。最终,还是正义的力量取得了胜利,同时游戏的主人公也收获了爱情。

内容推荐

恩斯特·克莱恩著的《玩家1号(图文注释版)/世界科幻大师丛书》讲述了2045年,现实世界丑陋不堪。只有一个地方让韦德·沃兹焕发出生机:绿洲。这是一个让人全身心沉浸其中的虚拟宇宙。人类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这里消磨时光。

绿洲那个古怪的创造者死了。他给世人留下了一连串刁钻的谜题,解谜的线索隐藏在几十年前的流行文化元素之中。那个时代的音乐、电影和游戏是他一生的挚爱。

第一个解开这些谜题的人将成为他巨额财产的继承人——成为执掌绿洲的人。

韦德解开了第一个谜题。转眼之间,他成了各方势力追逐的对象。为了夺得最终的大奖,这些势力不惜任何代价。不惜行凶杀人。

比赛开始了。要活下去,途径就是——成为胜利者。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附近哪栋楼里的一声枪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沉闷的哭喊和尖叫声不绝于耳。最后,一切重回寂静。

枪声在叠楼里并不鲜见,可我仍被吓得够呛。我知道自己大概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决定干脆刷几把街机游戏直到天明。《小蜜蜂》《防卫者》《小行星》,在我出生以前,这些游戏就已经算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了。但我是个猎手,从不觉得它们是低分辨率的过时玩意儿。正相反,在我的眼中,它们是圣物,是万神殿的支柱。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我总是心怀敬畏。

我蜷缩在活动板房小洗衣房角落的睡袋里,夹在墙壁和烘干机之间。姨妈的房间就在大厅对面,可她并不待见我。正好,我也宁可在洗衣房里过夜。这里不但暖和,多少还有点私人空间,无线信号也过得去。除此之外,洗衣液和柔顺剂的气味比房子其他部分的猫尿跟垃圾味道好得多。

大多数时间,我都在自己外面的小窝里睡觉,但这两天温度已经降至冰点以下,姨妈再讨人厌,也比活活冻死好些。

共有十五人住在这层楼里。姨妈睡三问卧室里最小的那间,戴普家住她边上的次卧,米勒一家则占了大厅尽头的主卧。他们一家六口子,付了租金的大头。相比叠楼里的其他不少单元,我们的板房大了近一倍,算不上拥挤,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

我拿出笔记本,开机。它又笨又重,差不多有十年历史。从高速公路对过一家废弃商场的垃圾堆里找到它以后,我又是换内存条又是重装石器时代的操作系统,总算让它活了回来。你当然不能苛求它的处理器运行速度达到目前的平均水准,不过用来满足我的需要,它还凑合。我把它当成可携带式的图书馆、游戏机和家庭影院,往硬盘里塞满了过去的书籍、电影、剧集、音乐专辑,还有20世纪的几乎所有的电子游戏。

我启动模拟器,开始运行《机器人战争:2084》。它是我的最爱之一,简单而疯狂。你得仰仗本能做出极限反应,才能过掉一关又一关。玩这些老游戏总是能让我放空大脑,轻松下来。每当被生活压得无法喘息时,我都会敲下键盘,选定“玩家1号”,把烦心事抛到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屏幕里小像素无尽的征伐之中。在这些像素组成的二维宇宙里,生活很简单:世间只剩你和电脑。你用左手操控方向,右手射击,尽力求生,再无他物。

为了拯救最后的人类家庭,我开始跟一波又一波敌人鏖战。敌人造型各异,有些长得像大脑,有些呈球状,还有的体积庞大。几个小时悄然流逝,终于,酸痛的指关节打乱了我的节奏。到了这么后面的关卡,一切都发生得很快。几分钟之内,我就丢光了所有的命数,我最讨厌的几个字出现在屏幕上:“游戏结束”。  我有些沮丧地关闭模拟器,打开视频文档。过去五年间,我下载了《安诺拉年鉴》提到的每一部电影、每一场TV秀、每一集动画。当然了,我没能把它们全部看完。真那么做的话,可能需要几十年。

我选了一集《家族的诞生》,这部80年代的情景喜剧讲的是发生在俄亥俄州一个中产家庭里的各种趣事。我开始看它,纯粹因为它是哈利迪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可能包含了与彩蛋相关的线索。可我没想到,它一下就把我给迷住了。这长达一百八十集的电视剧我反复欣赏了好几遍,一点儿都没觉得腻味。

坐在黑暗里,看着屏幕中人们的言行举止,我总是幻想自己也住在那个温暖敞亮的屋子里,家人都笑颜常驻、知情达理。在那个世界里,没什么麻烦是不能在一集结束前的半个小时里解决的。(偶有例外,但最多两集。)

我的家庭与电视剧相去甚远,可能这才是我喜欢《家族的诞生》的真正原因。我是一对青年男女的后代,他们都是难民,相遇在我长大的这片叠楼街区。我对我爸没有印象。我几个月大那会儿,他有次趁着停电去抢劫小店,结果挨了枪子儿。(P15-17)

序言

每个跟我差不多大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得知那场比赛开始时,他们在哪里、正干着什么。我当时缩在我的秘密小屋里看动画片,一条讣告突然弹窗进来,说詹姆斯·哈利迪昨晚死了。

当然,我知道詹姆斯·哈利迪是谁。所有人都知道。作为一名伟大的游戏设计师,他创建了“绿洲”。这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经过一步步的发展,已经成了联通全球的虚拟现实网络,是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绿洲”的成功前无古人,哈利迪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一开始,我觉得媒体有些小题大做。不过死了个亿万富翁,何必这样热炒。毕竟,人类目前的麻烦事多的是:能源危机,气候灾变,全球性的饥荒、贫穷和传染病,还有打不完的仗。嘿,真叫乱成一锅粥。所以正常情况下,新闻不会干扰你正在享受的交互式情景剧或者肥皂剧,除非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比如某种新的致命病菌,或者哪个大城市消失在了蘑菇云里。哈利迪再出名,他的死也应该只是晚间新闻里的一段简讯。播报员大概会提到他的后代能继承多少多少巨额财富,让艰难度日的平头老百姓暗自艳羡一番。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儿:詹姆斯·哈利迪没有子女。

到死为止,他当了六十七年的单身汉。他没有任何亲戚。据说,他甚至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到了生命的最后十五年,他一直与世隔绝。这段时间里——如果流言靠谱的话——他彻底疯了。

一月的那个早上,从多伦多到东京,每个人都被那个新闻弹窗惊得掉了下巴。哈利迪的遗愿,还有他庞大家产的最终归属,都写在了里面。

哈利迪留下了一段简短的视频,以及他一死,就把它向全球媒体发布的指令。那天清晨,同样的视频也发送到了每个“绿洲”用户的邮箱里。我记得很清楚,就在看到新闻的几秒钟后,邮箱传来了熟悉的滴答声。

视频实际上是部精心拍摄的短片,标题写着《安诺拉之邀》。哈利迪是个出名的怪人,对20世纪80年代极度痴迷。《安诺拉之邀》中充满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流行文化元素。我第一眼看去,简直不知所云。

这个时长只有五分钟多一点的片子,在接下来的数天乃至几个礼拜里,成了史上被人反复研究次数最多的视频,连被人逐帧分析了无数遍的泽普鲁德录像。都比不上。我这代人,闭上眼就能把《安诺拉之邀》完整地在心里过上一遍,不差毫厘。

《安诺拉之邀》的开场是一段小号,取自《死者派对》。的前奏。

音乐响起的几秒黑屏过后,吉他也加入进来,与此同时,哈利迪在银幕上现身。但不是那个六十七岁、被时间和疾病摧残的老人,而是2014年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詹姆斯·哈利迪。一个又高又瘦、气色饱满、刚刚四十出头的壮龄男子。他头发蓬乱,戴着几乎成了他标志的牛角框眼镜,服装也跟杂志封面一样:褪色的牛仔裤,以及印着小蜜蜂的T恤。

他出现在一个大体育馆内,这里正在举行高中舞会。围绕在他身旁的年轻人,无论服饰、发型还是舞姿,都表明了那是在80年代末。(注:分析指出,哈利迪身边的人均是约翰·休斯。青年电影里的群众演员。)哈利迪也在跳舞。现实中,没人见他这么做过。但在这里,他开怀大笑、满面春风,随着乐曲的节奏旋转跃动,还摆出了好几个80年代的经典舞姿。不过他没有舞伴,完全是独舞。

这时,屏幕左下角出现了几行短文,依次列出了乐队、歌曲、唱片公司的名称,还有发行年,仿佛它是MTV上播出的旧音乐视频:Oingo Boingo,《死者派对》,MCARecords,1985。

随后歌词出现,依旧旋转着的哈利迪,对上口形开始唱:“我盛装打扮没处去,肩扛死者向前走。别跑,别跑,就只有我……”

跳到半途,他猛地停下来,右手一挥,乐曲戛然而止。周围的体育馆和年轻人也消失不见,一切都变了。

……

不管那些“专业的”猎手在他们的博客里怎么吹嘘,扯什么距离突破不过一步之遥,事实已经一点点明朗起来:根本没有人真正明白他们在找什么,或者到底该从哪儿开始寻找。

又一年过去了。

再一年。

一切依然如故。

终于,大众开始丧失对比赛的兴趣。有些人相信,这不过是一个阔佬死前跟世界开的玩笑。另有一些人则认为,即使彩蛋真的存在,世上也没人能够寻获。与此同时,“绿洲”继续发展壮大,暂时管理游戏的第三方公司,凭借哈利迪的遗嘱和他们庞大的律师团队,这片净土不曾受到无数收购企图和官司的影响。

后来,哈利迪的彩蛋逐步化为了都市神话,人数日渐减少的猎手也成了被嘲讽的对象。每逢哈利迪逝世的纪念日,新闻媒体都会把依旧原地踏步的猎手们当作笑料。越来越多的人宣布退出搜寻比赛,他们说,哈利迪确实埋下了彩蛋,但它藏得太深,无人能及。

年复一年。

年复一年。

到了2045年2月11日的晚上,一个角色的头像突然出现在了记分板榜首,令全世界为之一震。是的,比赛开始五年以后,一个住在俄克拉荷马城郊叠楼里的十八岁男孩,终于找到了黄铜钥匙。

那个男孩,就是我。

有几十部书籍、动画、电影和电视剧试图描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可它们无一例外地臆想多过真实。所以我决定亲自动笔写下一切,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书评(媒体评论)

让人陶醉的作品,就像《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和《黑客帝国》二合一。

——《今日美国》

新颖别致,富于想象力。

——《娱乐周刊》

一曲极客的狂想曲。

——《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

好玩、有趣到极点。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有趣、欢乐,极具娱乐性。

——《克利夫兰老实人报》

既是一场星际寻宝游戏,又是一部浪漫爱情戏剧,而且自始至终充满激情。

——CNN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