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斯,一位整合理论家、神秘主义者、灵性导师、长青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钻石途径”是一条精准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给我们的除了心理活动的深度知识之外,同时也邀约我们发展出智慧、爱、喜悦、好奇等品质。它把上述的品质视为生命本体的不同面向,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在每个当下开放地体验内心所有的感觉,我们就会渴望活出具足本体的生活。
《阿玛斯开悟自传(钻石途径)》就是在这条道路上的无私导览和指引,也是灵性出版品里面未曾出现过的、示现于高层精微次元的开悟自传。
| 书名 | 阿玛斯开悟自传(钻石途径)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作者 | 阿玛斯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阿玛斯,一位整合理论家、神秘主义者、灵性导师、长青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钻石途径”是一条精准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给我们的除了心理活动的深度知识之外,同时也邀约我们发展出智慧、爱、喜悦、好奇等品质。它把上述的品质视为生命本体的不同面向,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在每个当下开放地体验内心所有的感觉,我们就会渴望活出具足本体的生活。 《阿玛斯开悟自传(钻石途径)》就是在这条道路上的无私导览和指引,也是灵性出版品里面未曾出现过的、示现于高层精微次元的开悟自传。 内容推荐 最终极的开悟才是终站! 阿玛斯编著的《阿玛斯开悟自传(钻石途径)》前所未见地以精确细腻、诚实探究的心理学语言,完整地具体描述了逐步揭露内在绝对之境的历程。十四篇自在流动的日志,记录了难以言喻的、珍贵而真实的证悟旅程! 目录 审修者序 前言暨谢辞 第一章 亲密 第二章 个人陷阱 第三章 超越个人性 第四章 客观的哀愁 第五章 世界末日 第六章 真实世界 第七章 绝对之境 第八章 神贫 第九章 挚爱 第十章 灵魂的成熟 第十一章 圣婚 第十二章 俱现 第十三章 纯粹的行动 第十四章 生与无死 附录一 相关资讯 附录二 延伸阅读 试读章节 体悟存在绝对的奥秘后又过了几个月,我开始觉察到一个奇怪的发展过程。它的进展非常微妙,几个礼拜之后,我才明白那是一段特别的历程。它呈现出难以捉摸、闪烁不定的感受、洞见及觉知。 第一次隐约意识到这段历程的意义,使我生起了一种感觉:我的人生走到尽头了。不论是内在的领悟、工作或个人生活,我想做的都做完了。我有一种圆满之感,也感觉不再有任何野心。 然后一个很大的断层出现了,就像我的人生有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似的。我觉察到有一个裂口,它让新的东西得以从中出现。 这断层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解脱,我不用再汲汲营营了。我到家了,野心已经画下句点,这让我多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现在我明白了,不论一个人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追寻,追寻都占用了许多时空。不停地追寻会让头脑和人生充斥着欲求及不满,填塞着各式各样用来追求满足的策略。 我决定尝试不要判断,看看接下来会怎样,甚至不去想可能会怎样,只是允许存在的引领开展我的生命。既然这份引领已经把我带回本体的家,那它一定也会让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样。毕竟这份引领就是真知灼见,它能够识别存在通过体验会呈现什么。 一天夜里,家人都上床之后,我一个人看着电视,我发觉我的意识出现了一种奇妙的倾向。我注意到电视上的某些人物会吸引我的注意力。不论我看什么节目,注意力好像都集中在老人身上。这些老人让我着迷和好奇。我对他们的外表、动作、说话方式、举止、互动等等都大感好奇。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兴趣和关心的事物上,仿佛我试图进入他们身体里面,想要看看并感受成为他们是什么样子。虽然我才到中年,却好像对当个老人是什么感觉兴致勃勃。 这种兴致持续了几天。我发现我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街上、餐厅、商店等各处的老人身上。我能神入于他们。我觉得和他们很亲近,对他们很有感情,甚至觉得很亲密。我欣赏他们的缓慢、安详和智慧。我清楚地觉察到了岁月对他们和他们的身心,以及他们的倾向和关心的事,产生了什么影响。 慢慢地我明白了,这种对老年的兴趣表现出的是我的欣赏,我欣赏这个时期的圆满,人生的计划已经告一段落,人已然成熟。 我认为老年是一种放松安居的时期或状态,什么也不想要,也不需要再做什么了。这是思绪平静、身体轻松、放下野心的时期。 欲望已经竭尽,计划则要不是已经完成,就是已经舍弃。 我感到很渴望这种状态,而我的头脑把它和老年联想到一起了。这渴望出现的时机,正好是我用新的角度看待生命的时刻;我看见了生命以及它带来的兴奋、计划和野心如同缠绕的弹簧徐徐松开。这些兴奋及野心正是缠绕的弹簧张力的表现方式,总是不眠不休、冷酷无情地逼迫和驱动着我们。对我而言,老年表示弹簧全都松开了,不再紧绷,不再驱动,只是轻柔地安顿下来。我欣赏这种安详和温柔的状态。 这微妙的过程继续发展,每天都带来新的感觉、新的体会和新的理解。我发现这份渴望预告了下一步的发展。有一天我感到自己正处于安详和满足的时期。我进入了一种深沉的肯定感,有好几周的时间,我都活在这种感觉里。不再需要努力,继续追寻也不再有意义。这不是一种结论,而是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体会。 这种感觉是,我从那超越概念的意识,以及它与存在的合一状态,进展到了绝对之境的空无,然后又产生了在绝对之境和“人界”(绝对之境的肉体延伸)之间往返的能力。这个历程影响了我,我不再觉得还有要去哪里的动力。我以只有我的心才知道的方式回到了家。我很清楚这个了悟的过程,剩下的就是要在生活中淬炼,让体悟变得更稳定和实现出来,而这是一段长期的发展历程。探索和发现的阶段已经结束,它把我的意识带到了它最终的居所,回到了它的源头。现在只剩下整合了,我必须学习一边安住在内心之家,一边生活。 这时,一种赞叹生死何其奥秘的感觉出现了。内心之家的奥秘像势不可挡的真相,它穿透了所有的经验,也构成了所有的经验。生命虽然丰富多彩,但也只是奥秘的存在的神奇化现。不论我对它有多少体悟,仍然无法真正了解它。 此外,我也继续感受到死亡的奥秘,我知道生命终将结束。但生命太深不可测了,所以怎么会结束呢?我知道它会,但是健壮如它,觉醒如它,活力充沛如它,怎么可能真正消止呢? 生命真有终点吗? 不久之后,我开始沉入到绝对之境奥秘的纵深里,体验了生命的终点。这时意识止息,觉知停止,一丝一毫的觉识都没有了。 可是当意识重现的时候,“死亡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仍然令人想不透。我不是第一次体验到意识消失,因为它是通往绝对之境旅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但此刻的这种消失属于一个新的历程和新的圆满,它和死亡的奥秘这个问题有关。 我体悟到,个人性的意识并没有能力理解它有可能或将会止息。我也发现我在思索的死亡不见得只是肉身之死,而是比那还要根本的死亡,也就是意识的熄灭。我开始把死亡视为意识最后消融在绝对之境里。虽然如此,头脑仍然无法搞懂它。P111-114 序言 审修者序 古今中外有关究竟真理的论述,一些我们能够阅读到的、已出版的著作,不是以正向肯定的方式描绘出终极合一境界的灵妙,就是从反向下手,以只破不立的方式层层剥除障碍和遮蔽。这两种途径都会造成一些错愕或曲解。前者可能使人误以为凭着头脑对合一性的理解,就能不再受制于因果,立即进入顿悟;后者则会在禅的“非此非彼”的利刃下,落得结构尽失、无下脚之处,又无法安于不作为,从而导致枯竭、缺乏生趣。但阿玛斯却采用了前所未见的方式,以精确细腻、诚实探究的心理学语言,完整具体地描述了逐步揭露内在绝对之境的历程。他在日常生活的小我活动中,循着每一个当下生起的疑虑、烦恼或感受,去探索这些狭隘的意识活动背后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因而在已有的内视眼通基础上,进一步地开展了更精微深奥的体悟。在这个探索历程中,他并不受制于上述的肯定之道或否定之道,只是维持着敞开、不下结论的客观心态,也就是空性,而得以体尝“黑成就心”的况味。但这奥秘中的奥秘,在他的体会里仍然是无穷尽创造的未知。 被归类为超个人心理学家,也被誉为巧妙地整合了心理学和灵修的近代大师的阿玛斯本人,对这两个领域的差异和互补性的见解是相当清晰的。在一篇详尽的采访稿里,他举出了深层心理学和钻石途径的不同。他赞同深层心理学在人格结构与发展上的确有许多细腻深刻的洞见,但并没有说明人格为什么会形成,而佛法的五蕴论在这一点上却提供了更根本的观察。反过来看,佛法对现前的心理问题和童年历史的关系也并没有任何描述,因此这两种传统的确弥补了彼此的不足。钻石途径就是这两个系统的组合,更添加了西方已经地下化的精神传承,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思想,苏菲与卡巴拉神秘主义,以及基督信仰里的神修直悟体系,等等。 阿玛斯没有采纳多少灵性心理学鼻祖荣格的理论,原因是两人的心灵经验和领会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阿玛斯有许多超个人心理学的著作,都做了详尽的对照和比较。简而言之,荣格的本我概念是奠定在原型基础上的,The Plint of Existence一书中指出,荣格派的研究和认知有许多是在朝原型意像发展,注重的是梦的解析、神话学等象征系统;钻石途径则主张小我的灵性面可以被直接具体地体验到,所以是一种存在性的探究,而非概念性的理解。 虽然荣格及其研究者也阐明过,象征系统的背后埋藏着最深的生命奥秘,但阿玛斯认为他们只有一小部分的论述涉及了这种深度,而且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觉知,才能直观地揭露象征背后的终极实相。因此他说,荣格的研究指向了间接认识全我的方向,与钻石途径的直悟之道有所迥异。基于其他更多的理由,阿玛斯反而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以及自体心理学,然后将它们整合到他自己的证悟中。 在钻石途径的圆满学苑里,老师们不但要了解学生或个案的心识,还必须具备实修基础,真正成为本体的示现,将本体的各种品性活出来;只是拥有咨商的技巧和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完成这所学校的师资大概要花十几年的时间,采取的疗愈方式有一对一的咨商、小组讨论、运用团体动力来激发参与者的深层议题,以及直指实相、体验空无等途径。它整合了情绪治疗、认知治疗、直观式的揭露、呼吸技法,以及精微能量方面的观察和探讨。由于做法和传统心理治疗有所不同,因此阿玛斯将钻石途径定位为现代化的整合灵修系统。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阿玛斯认为超凡人圣、遗世修行的基调,在过往的历史里一直主导着东西方的灵性和智慧传统,这种内化极深的调子,使得人类不是向往死后去净土或天堂,就是漠视了地球上的世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等等。因此他主张,完整的灵修既要探索和披露当下的心理真相,朝着绝对之境的体现去发展,更要以这种实证出的精神和慈爱来影响整个社会和地球,而不该强调脱离现实世界的价值。 佛陀说过:“去弄清楚自我的终极实相是什么。”阿玛斯提出的重点则是:“去弄清楚我们当下的心理真相是什么?”两者都没有强调刻意打坐或形式化的修炼,而这和克里希那穆提的认知是一样的。他们共同指出的这条探索途径,既是客观意识的培养,也是般若智慧的养成,更是通往空有不二境界的实修之道。 本书就是在这条道路上的无私导览和指引,也是灵性出版品里面未曾出现过的、示现于高层精微次元的开悟自传。 胡因梦 于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