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岭上造船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陶里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吃大包,忆南洋茶楼

在多伦多吃大包与在南洋吃大包,经验略有区别。两者都世袭穗城,南洋的一派相承,胎痣鲜明,形象丰腴;多伦多的是港澳的孪生兄弟,形神异化,健康而孱羸。

小时跟父亲上茶楼,一个大包足以踌躇满志。边吃包边看父亲把杯里咖啡倾进咖啡碟子,拿起油条蘸咖啡吃,又端起咖啡碟一饮而尽,最后吃点心,不吃大包。我进私塾开冬学那一天大清早,父亲带我上茶楼吃大包,又买三个大包让我拜圣人,十多个小包分给塾里书友。我在塾里住宿,以为午饭晚饭又吃大包,怎知没有。晚上睡觉,想家,又想三个大包给谁吃了呢?什么时候再上茶楼呢?

父亲上的茶楼占两个铺位,有个小门楼,挂个大招牌叫“粤侣”。门前摆一架面车,一边有木板阶三四级上楼,老板坐在门口一侧的帐柜内,旁边是茶水炉。楼内铺木地板,比街道高。屋顶前后开两个大玻璃天窗;两边墙上挂满名士贺镜,写着:大展宏图、高朋满座等字样。天窗和玻璃镜反光,映得满楼明亮。两边靠墙摆几张方桌,楼面中间摆几张圆桌,桌边挂着或贴着“携来杂物,贵客自理”的小牌子并摆着筷子桶以及各种调味罐子。茶客都坐圆凳子。南洋伯都穿木屐,木屐敲楼板,“的铎”声不绝于耳。

从楼面向后门走下三四级木阶到“后镬”,是点心师傅工作的地方,是烧柴炭的,很热,师傅们都赤膊短裤。我们小孩子从后门向师傅买烧卖塞进面包肚子,边走边吃。

楼面有伙计四五人,都穿黑长裤,短袖白汗衫。伙计之中,“揸水煲”的最架势。他一手拿长嘴铜开水煲,一手拿抹抬布,满楼走,向后镬喊点心,向面车喊面食,跟茶客结账,向柜面老板喊收款。他的喊声很有节奏而惹欢乐。例如:“黎啦,大夫卓记,双三一个六,十二粒正斗”(即收一毛二钱)。又例如:“睇住罗喂,湿货晏修,巴格巴!”(土话:车夫六哥三毛三)。又例如:“通三叔,金银满屋,枝旗咋,有头有尾,后会有期。”(挂数一元五毛)。

旧时南洋茶楼“揸水煲”者多属地方孔武有力之人,他既足以对付饮霸王茶流氓,又可抵御勒索或抢劫匪徒;还可以镇压来茶楼讲数闹事之众。茶楼清晨五点开门,“揸水煲”声响彻小镇。勇猛者,喊声最响亮,大有“关云长在此”之意。“揸水煲”者是屠狗辈,只要老板以义相待,便乐于卖命,否则,千金难聘。

2011.1.8

榴莲树传说

在咖啡座认识槟城莫先生是最近的事,那情况好比麻雀与黄莺偶遇于独柯树上,哑喳鸣叫之后便各自东西了。但当双方发觉彼此拿相同的拐杖,吃相同的糕饼,话题就广了。从咖啡的品种到5月的天气,莫先生说溜了嘴,带出了他在槟城榴莲园的童年旧事,教我的咖啡杯顷刻尽是乡思。

莫先生惊讶我也来自榴莲园。他说,他从槟城一步一步经过吉隆坡、新加坡、香港,最后定居加拿大,天涯海角数十年,才遇到另一个从榴莲园来的人。莫先生感性得很“文艺”,原来他爱读小说,正在读莫言的《丰乳肥臀》。莫先生带想象的说,艺术家都爱花,莫言假如见榴莲花,非爱不可;来自榴莲园的人,没有不爱榴莲花的。

莫先生的陶醉勾起我的回忆。我小时家在果园里,门前不远是个大榴莲园。每天清晨,有村童三两在园里拾落花。榴莲花浅黄色,喇叭状,三两朵拿在手中是不香的,但整个园子花开时候,微风送香,令人陶醉。清晨落花,搁在草丛上,沾着露珠,我们小孩拾起落花,吸啜花心的蜜,清甜透心窝。

先父经营糖厂,有个助手八美叔,有观察榴莲树的本领。每年四五月榴莲结果时,先父领了八美叔到各果园里走,经过评估之后,把果园承包下来,交给八美叔管理。八美叔眼光独到,他观察初结的果子,就估计到收成,所以先父重用他。他接管之后,就在榴莲园里起高脚屋来守园。我小时常在高脚屋睡觉,夜半吃八美叔捉来烧的鱼。

八美叔当过海军,在军舰上负责管理舰长和几个将校的军服。他到过新加坡、上海、孟买和巴黎,有许多见闻。他结婚两次,钱包里的照片是妻子;他的钱包里还有一个名贵打火机,是少将舰长给他的赠品。

当二次大战的余烬烧到,我们的村子成为革命基地,八美叔被指派为民兵教练。漫天烽火,我们的家毁了,先父把糖厂和果园委托八美叔看管,仓皇带家人离开。六年后,我冒险回到村中,只见果园都荒芜了,许多榴莲树被炮火轰折轰倒。八美叔还住在园中的高脚屋,双脚因误闯地雷阵被炸毁了。高脚屋的木柱上挂着我家的“十五音”大挂钟。八美叔说,夜夜钟声响,他就想起我们。六十年后我回到村里,一棵果树也看不到,更无人认识八美叔。

2013.6.1

P5-8

后记

感谢澳门基金会吴忠良博士征稿,让我这个远离澳门多年的忘乡人可以在澳门文学丛书中叨陪一席。

我的散文都是为《澳门日报》副刊专栏写的文章。我们生活单调,周期性写稿,求一题材艰难。由于散文是有文学属性的文字艺术,经营时重视优化语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射作者思维网络的密度和感情流泻的强度,而且时空感要切合实际;张罗铺排,点染挥洒都不得天马行空,难免一番搜索枯肠。

整理文稿期间,眼疾复发,工作被迫停顿,幸得友人闻山拔刀代为审稿,叶志荣君协助处理有关事项,使书稿依时完成,十分感谢他们!

陶里

2015年12月

于多伦多

目录

自序

野渡横舟

 荒谬的印支边境

 吃大包,忆南洋茶楼

 榴莲树传说

 搁在公园的思念

 老华纶泰的下落续篇

 山楂姐

 数算自己的日子

 大国手、大佬大与小沙鳗

 小叶坐飞机上班

 与老爷相机共老

 老夫子喜相逢

 园游惊梦

 秋色斜阳里的幽思

 高速公路过客

 轮椅上的黑人

 夏日四部曲

 我的冬季三部曲

 泡冰咖啡风浪

 向南的窗子上的六个梦

 千年草中碧的“鬼血”

 杖

 不似你的温柔

 半月无聊梦马交

 狼狈迎春兔,忧患悟人生

 候诊室中的醉翁之意

 不断起锚一归人

 我在这里

 晚秋的诺言

 胡老大,别了

 迷惘时分

 为不文而文

 伤逝外章

 颠覆之重复

 墨西哥湾烈日下的寻找

 诚意互动和效果

 是个数码还是神偷?

 现实爱情诗篇

 雨想说的

 凄迷春雨梦回

 让钞票飞

 杯中几度夕阳红

 长风一夜吹到尽头——悼念挚友陈君

 传说

 悼念亡友林昭泉

 蒙头面纱隙间的眼神和人性

 “足下,足下”

 从山林到闹市恋恋夏日

 春雨里读杜牧

 亚婆井

 在澳门骑单车的日子

 妈祖娘娘塑像

 此生端合附灵均

 回乡

 祭花过清明

 解释

 心灵纽带效应

 餐桌交情

 夜行

 昙花开放的时候

 素食

 这就是生活

 后巷

 铁刺网内

 琴

 夏夜

 写字台的沧桑

 照片

文思缭绕

 爬楼梯

 寻找澳门五月诗社的足迹

 项羽颂歌三首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大胆创作是一种历险

 内部矛盾与人性脆弱

 越南华文第一本诗集

 看变幻中不变幻的滋味

 窥望古典视窗里声色繁华

 山楂树活祭之荒诞

 我们俩的春夏秋冬

 “你美丽如得撒”

 雨烧衣,轻烟不绝如缕

 若问生涯原是梦

 落海城堡一住客心事

 香魂一缕随风散

 意境中主体和客体的结合

 大悲剧的哀歌

 词家多幽绮凄美

 有女怀春,吉士尤物

 众望所归的喝彩

 冰窟里和屋顶上的幸福

 踏雪归来的惊喜

 澳门文化花环上的……

 “断肠声里忆平生”

 郭桓,小城艺术感叹号

 海底梦

 妙联雅趣

 象外之思——读童建颖的抽象画

 巴士上的“诗”

 空洞

 诗思入禅关

 两性关系的描写

 点·染·挥

 含蓄与意境

 名士自风流

 虚无缥缈贵妃墓

 从美谈起

 写作与读书

 艺术家与疯子

 旅行文化与文化旅行

 天才无性

 秋枫·白发·愁

 蝉

 落日时分

 春雨诗酒年华

 南风的引诱

 美的世界

 春雨

 四月,带走了春天

 台风之夜

 马克思的诗

 窗

 可乐煮牛肉

 梦

 海角游云

 桥

 书法朦胧美

 春夜灯语

 香港节奏

 乍寒还暖时候

 雨怀

 冬宵幽兰

 小铜钟引起的遐思

海有惊涛

 烂钱罂上的盛宴

 海盗剑下没有善良

 国殇·误读

 潘多拉的盒子和石油

 危机四伏,苦果谁共?

 樱花凄美标签带来的忠告

 当海民遇到沙漠风暴

 大政客和大宵士的夏天

 油的诱惑与王者智慧

 《建党伟业》还原历史真相

 江湖政客十年灯

 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明月急流中的耳顺者

 从防恐到问真神何在?

 百年历史的迷离出口

 寒夜里的休憩公园秘密

 当她盖锦被躺下

 她闯进到户护理的大门

 从含糊和颠覆到变幻

 要巨龙擦亮眼者的梦

 对爱情执著的歌者

 向魔鬼滑行的道路

 启丰二号承载了什么?

 “海上仙山”的博弈

 北浪恶涌,孰令致之?

 百年大梦一航母

 澳门城市性格的背后

 湄公河,你要什么?

 冷暖治乱枯荣一笔勾浅

 春的思维乱码后遗症

 他们参拜的是什么“神”?

 壮士一去兮……

 狮子山下有狮子

道可道乎

 皆因缺乏容让宽恕

 圆球无玄理

 美人颦笑悟人生

 “世界遗产”旁系解码

 W6,旧瓶新酒

 寻找人性的防火墙

 从鬼神到大盗和人性监狱

 有感觉,没感觉

 平常人平常议

 是色是空都不痴妄

 南无阿弥陀佛

 心灵的秘密

 Product Your Valuables

 流言流出舌头和葡萄果子吗?

 从竞选到宗教信仰

 灵性

 零度感觉

 养生与性爱

 “神仙祖宗”

 恍惚

 鬼话连篇

 空间

 片断

 来自马肚的汉子

 泛

 遗憾

 金色的鸽子39了

 战士·浪子·老姑婆

 读《论战》谈用才

 年

 玫瑰花与仙人掌

 贼夫人之子

 “我这个人”

 肥猪脚里的诚意

 没有地图的旅行

 抉择

附录

后记

序言

岭上造船,以诺亚为首。宇宙洪荒之前,他保存了人类和生物,他的方舟,被考古学家发现搁浅于土耳其的崇山峻岭之中。

我向往“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界,从珠江口自我放逐多枫岭,造船岭上,不问其用,即使移至岭下水湄,也未必有渡客,成为空置的野渡横舟,兀自孤泊水涯,其实人生许多追寻,到头来发觉是虚妄。

文学是文化领域中人杰地灵的光辉反射。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形容写作人对文化的贡献是适当的,写作人不为“领风骚”而写,文思缭绕却是本能,欲罢不得,苦苦思索,倾喜怒哀乐于笔端,求其友声于字里行间,如此而已。

新世纪伊始,中国第一艘航母下水,中国舰队纷纷放洋,引起广泛掌声,也教别具祸心者恶言相向。一场新的海上博弈正从钓鱼岛海域沿着西太平洋岸边直铺南中国海诸岛,中国正面对滔滔恶浪冲击;涛声依旧,人面不陌生,中国人要付出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智慧来应付。

本集第四个主题,归纳若干篇讨论宗教小文章而成。宗教在中国曾受到尊崇,也曾受到摧残,反映不同时期知识分子对宗教的态度。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哲学精华,是宏博奥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于宗教,我们不应一味抱着否定态度。期望《岭上造船笔记》带给你一点启发。

作者

2014.2.20于多伦多

内容推荐

《岭上造船笔记》系“澳门文学丛书”之一。分为“野渡横舟”、“文思缭绕”、“海有惊涛”及“道可道乎”四部分共计二百余篇散文。作者陶里阅历极丰,博闻广识,行文逻辑缜密。这些文章中纯粹的散文很优美,意境隽永;而时论在简单、直接的文笔下,努力发掘生活的深层内涵,从中揭示某种哲理或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形成了鲜明的创作个性。

编辑推荐

“澳门文学丛书”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不同类型作品近40种,近期已推出22种,每种由一位澳门作家撰写,其中既有写作经验丰富的前辈作家,亦有朝气十足的文坛新秀,全面网罗澳门文学界的创作人才,展现不同的写作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书写澳门。《岭上造船笔记》一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陶里老先生的散文作品,共计201篇,分“野渡横舟”、“文思缭绕”、“海有惊涛”及“道可道乎”四辑编排。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44:55